电子书包应用实践与探究*

2016-08-31 12:23:22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4期
关键词:电子书班级课堂

李 娟 石 静 刘 军

电子书包应用实践与探究*

李 娟 石 静 刘 军

2014年,为紧跟现代化信息教育的步伐,胶州市电子书包联盟校成立。北京路小学作为联盟校之一,选取8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将电子书包引入教学,用于语、数、英3门学科,16位身经百战,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能教学、能科研、能管理的“三能教师”参与其中,电子书包在北京路小学的应用探索正式起航。

一、电子书包的应用背景

1.教学现状——囿于五大弊端

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存在以下弊端。(1)教与学的方式单一,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究的积极性。(2)资源少,教材是唯一授课资源,课堂容量小,效率低。(3)教师不能及时把握真实学情、准确诊断学生的学习行为,耗时低效。(4)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过程“齐步走”。(5)各种试卷习题名目繁多,纸张浪费严重。

2.推进力量——源于两个联盟

北京路小学不仅是胶州市翻转课堂实验联盟校,也是合作教学联盟实验校。行走在“翻转”与“合作”的路上,北京路小学努力探寻两者的对接点与发展点,最终将探究的触角共同指向“十二五”教育重点研究专项课题——电子书包。

3.指导思想——归于一种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建构”不是由别人而是要由学习者自己完成——要由学习者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完成。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作用。

纵观当前教育形式,引导学生自主、互助、愉悦学习,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扎实改革现实课堂的需要,更是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鉴于此,我们尝试将电子书包引入学校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

二、电子书包为教学打开“天窗”

1.课外学习回归起点 提高教学时效

以往教学,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而今,电子书包将学习知识“搬回家”,开渠引水,再造教育。教师课前在后台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制作微课、准备其他资源,发布在班级空间里,学生在家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观看微课,前进、倒退、重播……再通过借鉴教师提供的其他资源,完成任务,达成目标,实现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

在学习《古诗两首》一课前,教师梳理了古诗学习四步法;即:一读正音,二读质疑,三读释疑,四读悟情;并将其制成了微课(如图1所示),让学生课前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有了方法的指引,在课堂学习环节,学生合作交流,轻松自如。电子书包介入教学,课堂时间紧张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可以适时拓展,教学工作游刃有余。

图1 教师自制微课

2.班级空间智慧共享 加强师生互动

班级空间实现智慧分享,打造师生随时交流的舞台,让教师对学情了然于胸,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为实现“以学定教”奠定了基调。课后,学生在空间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分享。电子书包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让课堂异彩纷呈。

教师将作业进行网上发布,弥补了传统教育中学生记录作业可能出现的漏抄、错记等缺陷,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共同监管的平台。教师在作业的设置上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可针对学情进行差异化设计。客观作业电脑自动批改并加入错题本,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给学生及时反馈,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主观作业不仅局限于文本形式,还可由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呈现,且能在班级空间共享,而习作、资料分享等任务,学生们能直接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图2 电子书包班级空间

三、电子书包 让学生纵享学习

1.以课堂互动为增长点 促进学生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课堂借力电子书包,利用互动课件和班级空间,将教学资源富媒体化,化“平凡”为“神奇”,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教学过程更生动、更活泼。电子书包变“静”为“动”: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课堂在互动中充满动态的智慧,形成无法预约的精彩。

2.活用工具资源 拓展学生思维

投票功能时机恰当,聚焦难记生字,重点突破:语文课上,教师出示文中所有生字,让学生认真观察,投票选出最难记住的生字,然后聚焦所选的字进行集中讨论,交流识字方法,突破了识字教学的难点,落实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

拍照上传看得清,写字指导当众评:语文课上,学生在讨论了生字的写法之后,进行书写练习。写得怎么样呢?教师让学生拍照上传自己练习的生字,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优缺点一目了然,为学生的再次修改指明了方向。

图3 学生将所写生字拍照上传

电子试卷当面改,题目讲解有的放矢:为了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既有选择题,又有客观填空。电子书包的即时批改功能,不仅让学生直面错题、及时纠正,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其直观具体的统计分析,让教师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图4 学生端多类型答题界面

互动题板异彩纷呈,架起师生交流“小虹桥”:课堂上,教师多处运用互动题板,让学生操作提交,然后面向全体学生展示。如《鸟语》一课,上课伊始“送鸟儿回家”环节,以游戏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详略得当”这一内容的理解,学生兴趣盎然。在感悟课文片段时,学生对关键词语的勾画、批注、思考,不仅要点突出,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轨迹一目了然,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可谓一石数鸟。

图5 “送鸟儿回家”游戏界面

电子课本自然切换,引领教学新趋势:在课堂上教师时而引领学生在电子书包中分享交流,时而让学生切换到电子课本页面中朗读感悟。手指轻点,页面翻转,学生体验到了现代媒体的神奇。

抢答与即时评价,激活学生热情:对于简单的问题,为迅速客观地分辨出最先获得发言权的学生,启用电子书包的抢答功能,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举手回答,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全体学生积极响应。不管是小组合作展示环节还是随机提问交流时刻,应用电子书包平台上的即时评价表扬功能,发放智慧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图6 抢答功能

录屏播放,还原思维轨迹:数理学习中,思维占据重要地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在使用互动题板时,其呈现的仅仅是学习的结果,而非思维的过程。录屏功能记录学生答题全过程,通过重现、还原,再次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反思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和家长通过录屏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图7 录屏界面

四、电子书包的应用效果及评价

电子书包应用实践一年后,观测实验班课堂教学,感受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语言表达、独立思考等实践能力都较强。比对同级部成绩发现,实验班成绩均高出非实验班,平均提高1.5分以上。据此说,电子书包突破课改“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成绩。电子书包实现了“书本为中心”向“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得以和谐发展。

电子书包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一个更好、更新的平台。当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时候,有疑问的时候,电子书包给予支持和帮助;在需要学生进行观察、表达的时候,电子书包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为学生提供大量资源……电子书包将个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在一起,通过作业促进学生的“再学习”“再发现”“再锻炼”,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为教学打开天窗,让学生纵享学习。

作者信息

李娟,本科,中教高级。山东省胶州市北京路小学,266308

石静,在读硕士研究生。刘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100048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优学派互动学习系统环境构建及其教学创新应用模式研究》(编号:136120977);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电子书包应用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十所电子书包试点学校为例》(编号:CJA13148)。

猜你喜欢
电子书班级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美在课堂花开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学与玩(2017年5期)2017-02-16 07:06:30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