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设计通用技术教学项目*

2016-08-31 12:23:22张桂凤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对象素养

张桂凤

如何开发设计通用技术教学项目*

张桂凤

通用技术教师在授课时往往运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项目的开发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其科学性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究竟该怎样开发设计教学项目呢?笔者立足本区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教学项目开发和设计的一般流程、原则和方法,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和思考。

通用技术;教学项目;开发设计

通用技术学科是一门突出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强调“做中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用技术教师往往运用项目教学法组织实施教学,通过在过程中设计教学项目,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和创新能力。教学项目是按操作逻辑划分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载体(如项目、任务、活动等)的集合,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完成。教学项目的编排设计是对一门课程的整体规划,通过选择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进行分解与整合,最终形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具体流程包括的主要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一、梳理知识点

教学项目不能天马行空,而是有所依据的。项目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相关的知识领域和概念又是什么?这些都来源于课程标准。技术课程标准是通用技术教学工作的准绳。因此,在进行教学项目设计之初,就应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结合最新版考试说明,查阅多种版本的教材,对课标中提到的相应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类与整合,系统梳理确定最终的知识点。

二、调研教学对象

在项目教学中,项目设计与对象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有教学对象,后有项目设计。一个项目的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到项目的实施对象,这些对象是项目教学中的重要成员,是项目的主要作用对象和主要培养对象。项目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基本特点和基本需求进行制定,制定出的项目要满足教学对象的成长需要以及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而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项目对象又是项目活动的主体,是项目的主要制作人和完成者。因此,对教学对象的调研与分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笔者调研了12所学校2 224名高一学生,从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学习效果以及项目倾向7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了学生对教学项目类型、实施方式等基本信息点,为下一步项目的设计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三、设计教学项目

设计一个好的项目是项目引导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项目的内容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熟悉的,且难度应该适中。这个项目不仅要实现课程的总目标,还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来。所以在设计教学项目时,至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设计的项目和任务紧紧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既含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涵盖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技术素养的理解和深化,每个项目的设计,要求在学习中能突破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课程的一些问题有较深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例如开放性项目“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可以做成定位小车,也可以做成寻迹或避障小车,既可实现单一功能,也可集合多项功能实现智能化。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开环、闭环控制的区别,体验工程思维以及提高创新设计和物化能力。

2.可行性原则

设计项目时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难度,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主或者协作学习能够完成任务,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另外,对于通用技术这门学科来讲,项目的设计要立足于现实生活,项目内容不是脱离实际的,但又不是特别熟悉的,以防学生进入思维定式和原型模仿。例如“多功能用品盒的设计与制作”,就是考虑到全区开设类似项目的广度以及前期调研时学生对木质项目的认可和推崇,在全区范围推广具有可行性。

3.典型性原则

设计的项目要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承重桥梁的设计与制作”,对加深学生结构强度、稳定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对应用知识分析实际案例也打下很好的基础。

4.系统性原则

项目不能单一,会产生审美疲劳。依据重复作用原理,设计时应包括至少3个以上教学项目,覆盖全部课程内容,整体涵盖课程标准,保证教学的效果,但不能太多,影响系统性和知识的联系。考虑学期的时间安排,项目最好基本相当,有一个项目教学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明确开发设计的项目在整个框架中的位置和关联。例如:上学期立足认识、了解,下学期立足熟悉、应用、创新,体现能力与价值观并重,体现通用技术学科特点。最后在进行教学项目命名时,要注意尽量使用“动词+名词”的组成结构。

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和调研时学生们对项目的选择倾向,依据以上几个原则,设计以下教学项目,详见表1。

表1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教学项目列表

表1 (续)

四、制定项目目标

项目学习作为一种基于实践活动的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对于技术知识的自主构建,也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项目分析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等。一个项目由始至终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次情感体验过程,其间可以发展学生的技术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习惯。当项目主题确定以后,教师要依据项目内容制定该项目的学习目标。项目目标的制定应紧紧围绕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设定。即学生通过学习通用技术课程应该掌握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大致分为5个方面: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所谓技术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真正把技术融入生活,形成技道合一理念和正确的人机观念;所谓工程思维,是以系统思考和整体分析为特征的,对复杂对象和多因素系统的深入思考,实现人、工程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创新设计,即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创新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成为拥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图样表达,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地用图形语言表达自己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案,这种能力是学生进入技术化社会的必备能力;物化能力是让学生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在项目学习中,教师要思考哪些素养品质对于高中生是重要的,会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发展?由于教学对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项目目标设定中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根据笔者的理解,列举出了项目学习中可供选择的学习目标(见表2),目标确定时可做参考。教师也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从下表中选择合适的具体说明。

表2 项目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说明

表2 (续)

五、结束语

教学项目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进行教学项目设计时要注意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品质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并通过制作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项目设计的严谨与否关系到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关系到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是否全面到位。只有通用技术教师且行且思,才能渐行渐远。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龚毅.项目教学法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作者信息

张桂凤,硕士,中教高级。北京市海淀教师进修学校,100080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技术素养提升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实践研究》编号:DBB14070。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对象素养
神秘来电
睿士(2023年2期)2023-03-02 02:01:09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 15:17:24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