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居养老:乡村社会解构下留守老人的社会重构模式
——基于山东Z村集居案例

2016-08-26 09:53怀洋洋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关键词:课题组意愿养老

怀洋洋(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集居养老:乡村社会解构下留守老人的社会重构模式
——基于山东Z村集居案例

怀洋洋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我国农村社会形态目前正发生深度变革,显著化特征表现在人口流失、高龄化、空巢化趋势加速。随着人口流失和老龄化趋势加速,乡村面临熟人社会逐步瓦解、留守老人群体扩大、乡村文化衰退等问题,最终导致了乡村社会逐步瓦解。如何在乡村社会解构的背景下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留守老人生活是日后乡村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探寻实现乡村社会重构的方式越发具有现实意义和急迫性。文章提出了以集居养老模式来作为缓解乡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的路径,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Z村留守老人集居意愿进行分析,分析影响Z村留守老人迁居意愿的影响因素,找到显著因素加以分析,以此为提出留守老人集居政策提供依据。基于社会对农村日益普及的留守老人集居模式探究存在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山东Z村抽样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当地愿意集居的留守老人所占比重为64.4%,有35.6%的留守老人不愿集居,愿意集居比例人数占多数。(2)房屋区位、公共服务水平、孤独感、子女生活水平、患有老年疾病等因素对于留守老人集居意愿影响具有显著性,其中房屋区位、公共服务水平呈负相关性,孤独感、子女生活水平、患有老年疾病呈正相关性。

留守老人;集居养老;Logistic回归分析;模式建构;迁村并居;“空心化”

DOl:10.11965/xbew20160406

一、问题提出

自20世纪末起,城乡二元结构下城镇化快速发展,乡村的人口结构、生活空间、乡土文化、传统养老模式等多纬度解构,农村“空心化”日趋严重,留守老人普遍已构成当地人口主体。根据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农村空巢化速度加快,占老年人总数一半,其中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上靠自己比例达到67.8%。当农村社会“未富先老”与“空巢”现象并存时,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日益严峻。随着农村“少子高龄化”与“又分又离”的代际居住模式常态化,留守老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顾、精神赡养等方面的缺失愈加严重。

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养老资源差距较大的客观现实,农村留守老人难以享受到城镇老人同等的养老资源,更多的是需靠自己养老。“空心化”已经导致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因大量住宅闲置等因素停滞,造成农村公共服务有效性减弱。在农村养老机构少且入住门槛高、市场化养老机构成本偏高的背景下,具备互助性质的集居模式正在成为弥补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养老模式。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造成土地需求紧张且价值升高,而农村建设布局粗放,土地浪费突出。鉴于此,借助留守老人集居政策重新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同时将土地收益用于留守老人集居建设,受到诸多地区推广施行。然而推行留守老人集居是个复杂工程,涉及土地流转、社会保障、生态保护、参与对象的意愿等方面。

目前国内学者对整体迁村并居方面的研究已较为完整,如陈社通、郑少锋学者从补偿角度探究了宅基地流转补偿制度[1];田毅鹏学者探究了村落的“过疏化”导致社会活力丧失、公共性衰退问题[2]。而针对特定群体留守老人集居的研究却并不多,如卢慕雪,郭成学者从心里健康角度探究了邻里关系,有助于情感脆弱的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3];王晓利学者从集居房屋内外设计角度提出将老年人特殊需求转化为相适应的空间及设施设计观点[4]。纵观农村留守老人集居研究的少数研究成果,学界更注重的是他们老年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的心理、情感变化及对策建议,不可否认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但他们更多是从“问题”角度对集居生活现状的描述,缺乏从微观角度分析留守老人集居前福利需求和集居后福利变化。脱离留守老人真实意愿的集居政策,不但无法解决留守老人的困境,甚至造成其更加弱势状况。基于从留守老人集居意愿角度出发,分析集居的显著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适宜的集居模式研究成果甚少,课题组选取有典型性的Z村实证调研,结合调查数据,兼固定性与定量分析,因地制宜地提出改善留守老人生活的集居模式,这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家制定农村留守老人合理的集居政策和模式提供依据。

二、研究个案概况与数据收集、处理

(一)个案概况

Z村处于山东省鲁中腹地,所属乡镇泉沟镇所辖面积92.5平方公里,农业人口3.6万人,耕地面积3.6万亩,是集山区、矿区、景区于一体的乡镇。Z村是典型农业村,经济结构单一,收入来源狭窄。近年受城镇化冲击,大量劳动力的外迁造成老、妇、幼,构成Z村人口主体,据当地资料显示Z村老年人空巢率超过53%(全国约为51.1%①),同时留守老人“高龄务农”现象普遍,留守老人普遍感觉生活枯寂乏味,养老问题突出。由于2009年起Z村被纳入新泰市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同时处于煤炭采空区,其大面积农房斑裂严重的缘故②,2014年末村里计划筹建留守老人集居社区,欲将大部分留守老人迁入,借此改善居住环境,以缓解空巢带来的社会性问题。根据课题组当时调研结果,64.4%留守老人有集居意愿,但迁居政策颁布后,迁居进程缓慢,原因在于搬迁政策与老人期望值相差较大(即先按照原房屋估价给予补贴,然后在选址地区划定地皮由迁居人自行建造房屋)。课题组认为,该政策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留守老人实际状况,缺乏对搬迁者经济状况的考察及对选址、集居后养老保障、社区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规划。基于Z村典型性,课题组选其为研究对象,利用先前对Z村留守老人集居意愿调研成果,结合分析迁居政策的问题,以期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课题组于2014年10-12月在Z村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入户调研,结合阿玛蒂亚·森新福利理论和课题研究目标,预设定初始指标。此外通过实地调研不断调整问卷指标内容,以求提高问卷内容效度。本次课题组共发放198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0份,有效收回率90.9%,剔除缺失变量的问卷,剩余160份,符合模型所需样本数。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模型构建

新福利经济学理论学家阿玛蒂亚·森认为,创造福利的并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机会和活动,而这些机会和活动是建立在个人能力基础之上的,因为福利的实现还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比如房屋、舒适的环境和健康等[5]。住房对于留守老人而言不止是留守老人居住,其中还涉及邻里间的精神慰藉、交通、医疗、购物的便利性等留守老人自身福利,而住房零星分散状态形成的空间隔阂便会削弱上述福利。因此课题组根据阿玛蒂亚·森新福利理论和Z村留守老人自身福利状况,设定农户特征指标、宅基地特征指标、子女特征指标、心理特征四大指标。

1.农户特征指标

农户特征指标包括农户年龄、家庭收入、家庭非农收入比例。森虽然批判了聚焦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个人收入提高、工业化、技术进步等的狭隘发展观,但不可否认以金币为特征的物质利益也是提高福利水平的重要部分。年龄往往被看成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年龄越低人力资本优势越大,提高收入福利可能性越高。家庭经济状况往往是留守老人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迁居意愿的物质基础,留守老人的生活对收入来源极为敏感。由于土地资源稀缺性,利用宅基地出租或庭院经济活动,也可提高留守老人家庭收入,非农收入比例体现的是留守老人收入的多元化,多一个收入途径意味着多一份生活保障。

2.宅基地特征指标

宅基地特征指标包括住宅区位、补偿标准、房屋质量。新福利经济理论指出,福利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其带来的机会和欢乐。Z村留守老人住房零星分散,尤其居住偏僻的留守老人就医、购物极为不方便,区位对生活重要性不言而喻;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是推动迁居进程的物质基础,能否保障迁居方利益不受损,合理评估宅基地价值,是影响迁居方行动意愿的重要因素。房屋质量是影响老人迁居意愿的重要因素,质量越好,意愿越低。

3.子女特征指标

子女特征指标包括子女探亲频率和公用服务水平。目前还离不开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的传统模式,公用服务水平越高,老人迁往集居区的意愿越高。在现代生活压力倍增背景下,子女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家庭,探亲成为承担对留守老人生活照顾和精神赡养的主要方式,探亲频率往往被父母当作孝顺程度的测量指标,一般而言,探亲频率越低,老人精神上满足感越低,借助集居生活排遣孤独的意愿越强。

4.心理特征指标

心理特征指标包括有无孤独感、是否担忧安全、患有老年疾病。森理论认为,福利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也有精神上的影响。Z村人口的“空心化”直接造成留守老人可交流对象的流失,是诱发孤独感的重要因素;农村作为熟人网络社会,人口的流失则破坏了这一稳定的网络,削弱了原有的安全保障功能,同时弱化了对留守老人的安全保障作用;老年疾病是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搅拌石,就医的便利性对他们非常重要。集居后上述福利若能提高,留守老人集居的意愿便会越强。

综上所述,把影响留守老人集居意愿因素从微观福利角度分成农户、住房、子女、心理特征四大指标和农户年龄、收入来源、公用服务水平等11个分指标,构建基于留守老人福利的集居意愿函数CENTRALIZED LIVING=F(X1、X2、X3,....X11)。

(二)计量模型构建

被解释变量答案只有“愿意”和“不愿意”两种,因此是一种二分类变量,课题组将愿意的因变量设为“1”,不愿意因变量设为“0”。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没有关于分布的假设条件,最终结果以发生概率的形式提供结果。将上述农户年龄、收入来源、非农收入比例等11个分指标依次设为X1、X2...X11。为构建Logistic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1]范围内。Logistic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

(1)式中P是被解释变量概率,i是被调查者的样本序列,j表示影响该模型的变量数量,Xij是解释变量,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种影响因素的大小和方向;βj为偏回归系数,表示当Xij每变化一个单位对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

(三)变量赋值及描述

课题组收集、整理数据后,为构建模型,需对数据进行量化赋值,同时对每个变量进行释义及预测作用方向。如表1:

表1 意愿度影响变量赋值、预期作用方向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统计结果分析

被调查留守老人平均年龄为71.14岁,在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中,60~69岁占47.8%,70~79岁占40.9%,80~89岁占10%,90岁以上占1.3%,相应年龄段支持集居的比例依次为60.5%、69.2%、70.5%、0%,因为90岁以上年龄段的样本仅两例,存在误差可能性可忽略不计。数据大体显示留守老人支持集居的比例与年龄段成正比关系。从数据统计看,103份显示愿意集居,总体比重为64.4%;57份显示反对,总体比重为35.6%,超过一半留守老人愿意集居。

(二)计量模型结果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各变量进行显著性分析,综合统计结果,模型拟合优度较好,有进一步分析的价值。各因素的回归系数和显著性见表2,其中存在五种变量对留守老人集居意愿影响显著,依次为X5-房屋区位、X6-公用服务水平、X9-孤独感、X10-补偿标准、X11-患有老年疾病。

表2 Logistic回归结果

1.X5-房屋区位

房屋区位变量对集居意愿呈负向作用,与预期作用方向相同。P值0.042说明其较为显著,B值-0.492说明房屋区位越差,集居意愿越强。一方面,课题组发现当地留守老人的集居意愿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离村口较近的留守老人集居意愿明显低于村内部的留守老人,调查发现后者住所由于地处村内部,其外出就医、购物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成本明显要高,同时其若患有疾病迁居意愿更高。这与彭致禧学者的观点相一致,即距中心商业区距离及就业、上学、购物等出行的便利程度共同决定着住宅区位的通达性,决定了该地区的人们出行的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6]。另一方面,大部分留守老人依然“高龄务农”,务农就代表着生活依然离不开农田,此外农民普遍都有安土重迁的恋家情结,尤其是老人们对祖辈生活的庭院更是依依不舍[7],他们对迁居新地址与耕地距离极为关注,访谈时就有老人表示出如果迁居后与田地太远,担忧耕种难度。增加他们认为农业收入虽低,但依然是最有保障性收入,有地种心里就不会慌。因此,当他们区位越好,其集居的意愿就越低。

2.X6-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水平对集居意愿呈反向作用,与预期方向相同。其P值0.029(小于0.05)对集居意愿影响显著,说明公共服务水平越不好,集居意愿越强烈。这与预测结论相一致。Z村留守老人集居意愿达到了64.4%,这与传统抗拒搬迁的社会现状显现出差异,对此课题组调查发现:第一,村内交通设施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尤其村内部交通很不畅,有的路段是用拆迁的砖石、灰渣垫路或直接是“泥巴路”,在雨雪天通车、行走更为不便。第二,Z村存在桥梁围栏常年失修、危房改造停滞状况,极易引起安全事故。对于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弱势群体威胁较大。第三,Z村留守老人中现代通讯设备覆盖率只在60%左右,其中还包括即使有通讯设备,也并不熟练掌握或经常使用的老人。加之居住分散现状,当他们突发疾病时,很难第一时刻得到急救。第四,当子女不在身边,日渐衰弱的身体使他们独自应付水、气、电等缴费时也显得费力。因此,集居后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越高,留守老人集居意愿越高。

3.X9-孤独感

孤独感与集居意愿呈正向作用,与预期相一致。其P值0.034,其在95%置信区间显著,孤独感越强,集居意愿越强烈。调查发现当地62.5%留守老人存在较严重孤独感,Z村目前常住人口数量下降到一半左右,人口的“空心化”弱化了传统上子女赡养、邻里互助的功能。值得警惕的是,乡镇卫生机构相关数据显示,当地留守老人由心理疾病诱发生理疾病的案例呈递增趋势。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虽然农村经济在发展,但是留守老人需求层次却固定在社交甚至向安全、生理需求层次倒退趋势,农村“空巢”养老若没有妥善解决措施,任其发展将是不可忽略的社会危机,从人类社会学角度看,这不是社会发展进步,而是农村社会的倒退。课题组在访谈中亲身感受到,往往心理上的伤害对留守老人来说比身体上伤害更为严重。因此,对于越能拉近老人间距离,他们集居意愿就越强烈。

4.X10-补偿标准

子女生活水平作用方向与预期一样,呈正向作用。P值0.014低于0.05,在95%置信区间显著。虽然留守老人依然通过务农获取农业收入,但收入毕竟有限,对于较大医疗、生活费用还是主要依靠子女供给。补偿标准高低与留守老人生活质量一般呈正相关性。调查发现,Z村老人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过低的补偿会使老人陷入困境。如迁居、装修等费用使老人难以负担,因此补偿越低,老人迁居意愿越低。

5.X11-患有老年疾病

集居适应性与预期方向一致,都是呈正向作用。其P值为0.00,在95%置信区间极为显著,也在所有变量中最为显著。总体统计留守老人中患有老年疾病比例为57.5%,这显示当地留守老人健康状况堪忧。课题组发现“就医难”是困扰当地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Z村距镇卫生院有1小时路程,受当地医疗资源有限缘故,留守老人看病“排队五小时,看医五分钟”情况时有发生。当子女不在身边照顾时,邻里互助作用突显,尤其在突发疾病时刻。集居社区具有区位上优势,当其越增加留守老人就医便利性,同时也增强邻里互助作用时,留守老人集居意愿越强烈。

五、农村留守老人集居模式建构

农村留守老人集居化是一个复杂工程,它从哪些方面能解决留守老人老无所养的困境、各个参与主体如何参与、所需资源从何而来、如何持续经营下去等问题,如果无法回答留守老人集居化养老只能成为空谈。基于Z村留守老人集居意愿影响因素和当地社会发展情况,课题组认为建构政府为主导、社区为载体、组织机构参与、留守老人互助一体化模式是未来农村留守老人集居养老的可行路径。

(一)政府构建完备的财政支持、民意调查、政策评估及社区规划体系

1.建立多元化财政支持体系

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秩序的提供者,在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增进公民幸福生活和实现公平与正义方面起着不可推卸的责任[8]。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留守老人这一特定群体的专项保障举措,在农村快速老龄化与空巢化新常态下,只依托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难以为继。乡镇政府要转变发展思路,由单一经济发展为中心向经济发展、养老保障、公共服务多元化转向。尤其对正推行集居模式的农村地区,应设置专项财政支持体系:第一,迁居时给予留守老人合理的迁居补贴资金,保证其迁居、装修等过程不增加额外经济负担。第二,推动企业参与政府主导的“贫困留守老人补助专项基金”,适当补贴集居后老人日常生活、医疗、交通费用等,对“政府+企业”模式的惠民工程进行探索。第三,在老年社区建立专业老人看护人员培养体系,为老年社区配备1~2名综合掌握服务、管理、心理、医疗技能的专业看护人员。第四,建立“乡镇卫生院+老人社区”养老医疗模式。为打破当地“排队3小时,看病10分钟”的就医症结,构建镇卫生院与农村老人社区深度合作医疗机制,由“贫困留守老人补助专项基金”补助当地乡镇医院建立Z村留守老人医疗档案,搭建村卫生所与镇卫生院的信息通讯平台,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将来可随着多村落留守老人社区的合并,在成规模性的农村留守老人集居社区,由政府或企业以合理模式投资运营“社区老年医院”,以解决留守老人就医难问题。

2.建立民意调查与政策评估体系

政府应发挥民意调查在政策评估过程中重要的信息收集与传递功能[9]。将Z村留守老人集居意愿作为政策评估基础,分析其各种社会福利需求,提高政策的有效性。考虑到农民会对搬迁前后利益的得失进行初步估算,这是农民的合理权利,政府在推行集中居住的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采用成熟一个解决一个的方针,让愿意入社区居住的农民先期施行[10]。

3.构建多元的老年社区规划体系

老年社区规划体系事关留守老人未来生活质量的高低,课题组提出规划重点应放在以下领域:(1)从经济角度看,Z村可在增减挂钩政策下整合宅基地、建设用地资源,对符合条件的废弃小学楼舍、厂房改造为集居社区用房,以极差地租获得的收益支持集居社区相关设施建设,以降低留守老人迁居成本。(2)建立保障服务中心,包括在特殊照料、休闲、医疗、维权等方面给予留守老人力所能及帮助。(3)合理规划集居环境。社区选址要兼顾交通通达性、务农便利性,不可完全套用普通社区规划,在选址点、形态、规模上要符合当地留守老人意愿,社区房屋内外景设计要符合当地风俗习惯,使集居的留守老人不失去“家”的氛围。

(二)加强社会组织机构参与农村养老事业建设,填补农村公共服务“空心化”

目前Z村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社会组织机构参与案例并不多见。课题组认为,应采取措施调动社会组织机构填补Z村养老公共服务的空心化现状:第一,Z村可抓住工商资本下乡机遇,针对其多进入果蔬、中药材、养殖业等高附加值行业特点[11],从观光农业出发,将原生态的农耕文明重新提出来,唤起人们对传统农业价值的重估[12],依托土地连片整合优势,引进技术资本,达到规模化生产效应,以扩展当地就业、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控制劳动力外流,充实财政,落实公共服务项目。第二,开放学校、体育机构等封闭性公共资源服务于老年社区,充实留守老人养老体系中,在全社会逐渐形成参与养老共识,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最大化,以缓解政府压力和负担。第三,激励非营利性组织或个人参与养老,建设分担政府压力,根据2014年Z村所属新泰市税收合计(国税+地税)37.0亿元,同比下降0.1%③形势,近几年财政收入吃紧,独立承担养老事业非长远之策。对于非营利性组织或企业、个人参与农村养老事业建设的给予一定优惠扶持,最大限度扩大养老服务直径。

(三)革新集居生活方式,建立互助养老新模式

集居的有益性在于克服老人交际的地域障碍,实现彼此间相互照顾的效应,以此形成一种“老人照顾老人”模式,发挥邻里相互照顾机制,拥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可以照顾半自理及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因此课题组提出几点互助养老措施:第一,在老年社区建立可以存取积分的“积分银行”,规定低龄、能自理的留守老人通过照顾高龄、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老人获取积分,当积分累加到一定数值,可以在“积分银行”支取积分换得相同待遇的照料,以此激励留守老人互助,推动“积分银行”的可持续性运行。第二,发挥老年食堂的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的优点,以弥补留守老人身体机能的弱势,最大程度解决留守老人吃饭问题。从运营角度看,课题组提出两种运营模式以供参考:第一,在Z村财政较为充实情况下,可全部或者部分承担食堂运营成本,留守老人交纳少许费用。第二,在Z村财政难以承担相关费用但社区留守老人支持意愿较高条件下,交由老年社区自筹经费运行,独立推选责任人,向下分配职责职能,共同决策伙食标准。上述集居方式可有效减轻半自理或完全无自理能力留守老人的生活压力。

六、结 语

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乡村解构背景下的空巢老人在迁村并居浪潮下实际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并居对于改善空巢老人精神生活,得到更完善公共服务作用显著,另一方面不顾当地留守老人经济能力偏低、恋土情节重、生理机能较弱等限制因素,急功冒进的推动空巢老人群体迁居会使其陷入诸多困境中。因此,推动空巢老人群体并居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空巢老人自身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适宜这一群体的迁居政策,以此提高空巢老人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环境。

注释:

①全国老龄办2014年公布《十城市万名老年人居家养老调查现状》显示中国留守老人所占比例为51.1%。

②数据来源于《新泰市东都镇等十九个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修改方案》。

③数据来源于《2014年新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陈社通,郑少锋.农户合村并居意愿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3(2):190-193.

[2]田毅鹏.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J].浙江学刊,2011(5):31-32.

[3]卢慕雪,郭成.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2):264-265.

[4]王晓利.集居化养老社区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9-10.

[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世界[M].任姬,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0.

[6]彭致禧.住宅小区建设指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11-12.

[7]申秀清,张磊.基于农民视角的农村集中居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4(9):23-24.

[8]苏礼和.公共行政道德化:新公共行政社会公平观的现代价值[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96-97.

[9]许益军.民意调查与社会政策评估——以N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为个案[J].南京社会科学,2010(6): 51-52.

[10]黄耀明.对留守老人的心理关爱:国内外文化比较口[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25.

[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新常态下四川“三农”发展形势研判及应对[J].农村经济,2015(8):5-6.

[12]叶文明,竹艺,李静芸.现代农业供产销一体化模式下农地流转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2-63.

责任编校:万东升

Centralized Residence:The Reconstruction Mode of Empty Nesters Commun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Social Disintegration——Based on the centralized residence case of Village Z,Shandong Province

HUAI Yangyang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9,China)

The Chinese rural social forms currently are undergoing a deep change.The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speeding trends of population loss,aging,and empty nest.With the population aging and loss trend’s acceleration,the rural faces the problems of social acquaintances gradual collapsing,leftbehind elderly population expanding,and rural culture recession etc.leading to the gradual disintegration of the rural society.How to guarantee the life of the left-behind elderly people under the rural social deconstruction background is a question of reality in the future.Based on the situation,to explore new ways to achie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society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urgenc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entralized residence mode can be a path for alleviating the predicament of the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care. Throug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the paper caries out the analysis of the elderly kibbutz willingness and its factors in village Z.The significant factor is found and analyzed,and is provided as the basis for the elderly kibbutz policy.Based on the sample survey of village Z,Shandong Province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using Logistic,it is found:1)local empty nesters who are willing to live together account for 64.3%, and those who are unwilling account for 35.6%,which means the former group is the majority;2)housing location,public services,loneliness,children's living standards,aging-related disease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willingness of the empty nesters.Housing loc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willingness of centralized residence and loneliness,children's living standards,and aging-related diseas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willingness of centralized residence.

emptynesters;centralizedresidenceoftheelderly;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constructionmode; villagerelocationandcentralizedresidence;"hollowvillage"

C979

A

1672-8580(2016)04-0058-10

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大学生校级科研立项(427332);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638018)

怀洋洋(E-mail:870267675@qq.com)

猜你喜欢
课题组意愿养老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课题组成员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