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人际信任和情商与自尊的关联性分析

2016-08-26 09:58伍业光
高教论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际情商高校学生

王 楚,伍业光,张 超

(1.广西大学 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3)



·研究与探索·

高校学生人际信任和情商与自尊的关联性分析

王楚1,伍业光2,张超1

(1.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广西南宁530003)

本文采用自尊量表、情商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对广西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364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广西高校学生自尊水平不存在人口统计学差异,自尊和情商呈负相关,与人际信任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与特殊信任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与普遍信任呈负相关。高校学生情商和人际信任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高校学生;人际信任;情商;自尊

自尊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低水平的自尊可能会降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高水平的自尊可作为一种缓冲剂,减少各种应激反应从而保护心理健康。

人际信任是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承诺、言语、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1]。情商又称情绪智力,即认知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识别情绪并运用情绪信息指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当前关于情商与自尊的关系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探索上,实证研究很少。Danniel Goleman,Bar-On,Darwin B.Nelson,Garvy.R.Low等都把自尊作为情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而关于人际信任方面,学者多将人际信任作为一个简单的一般变量,缺乏将其作为一个有多种维度的综合变量的相关研究。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对卓越生活品质的追求促使人们给予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自尊作为评价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愈发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人际信任的特殊信任和普通信任两个维度进行创新性分析,对广西高校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和情商的关系进行探索性实证研究,旨在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加强高校学生自尊意识的培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于2015年1月在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两所高校中,从大一到研三共七个年级中选取400名同学作为调查样本,前者为综合性大学,后者为专业性学院,两所高校学生80%以上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学生,在广西高校具有一定代表性。剔除无效问卷,实得有效问卷364份。其中男生164人(45.1%),女生200人(54.9%);本科生224人(61.6%),研究生140(38.4%);汉族学生304人(83.5%),少数民族学生60人(16.5%);平均年龄22.7±3.31岁。

(二) 方法

1.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

该量表由Rosenberg编制,是国内外常用的自尊自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中国版的SES由季益富、于欣于1993年翻译并修订[3]。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其中3、5、9、10为反向计分,量表分为四级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得分范围为10-4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

2.情商量表(Emotional Quotient Scale)

该量表在巴昂情商量表基础上改良编制而成[4],共计囊括情商5个方面因子。采用三点式计分,经信度检验,全量表分半信度为0.95,p<0.01,达到显著相关。经过分析显示五个因素占总方差66.713,说明它们对全量表有较强的代表性,与情商五大方面因素吻合。量表共有33个项目,得分越高意味着情商越高,反之越低。

3.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该量表由Rotter JB于1967年编制,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的可靠性。本量表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五点自评式量表,从“完全同意”至“完全不同意”分别评定为1-5分。故量表总分从25分(信任程度最低)至125分(信任程度最高),测验时间为10-15分钟。量表由特殊信任(对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信任)和普遍信任(对无直接关系者的信任)2个因子构成。

(三)统计处理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将数据录入,运用单一样本t检验分别分析检验自尊、情商、人际信任、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学历方面差异的显著性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大学生自尊、人际信任与情商三者之间的两两相关性,情商、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对自尊的预测作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分析

(一)自尊、情商和人际信任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见表1)

表1显示女生自尊平均得分略高于男生,t检验结果则提示男女自尊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9,p>0.05)。以是否独生子女为自变量,经t检验,自尊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05);以学历为自变量,经t检验,自尊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8,p>0.05)。

情商变量方面,表1显示,男生情商平均得分略高于女生;以性别为自变量,经t检验,情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4,p<0.05);以是否独生子女为自变量,经t检验,情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5,p>0.05);以学历为自变量,经t检验,情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59,p>0.05)。

人际信任方面,表1也显示女生平均得分略高于男生;t检验结果表明,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5,p<0.05);人际信任的独生子女与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9,p>0.05);人际信任的学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3,p>0.05)。分别以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为自变量,经t检验,普遍信任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自尊和情商、人际信任总均分及其t检验分析

(二) 情商、人际信任与自尊的相关分析结果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大学生自尊、人际信任与情商的相关性,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对学生自尊和情商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131,p<0.05)。自尊和人际信任相关分析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r=-0.059,p>0.05)。分析自尊和人际信任中的特殊信任因子相关性,结果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342,p<0.01);自尊和普遍信任因子相关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367,p<0.01)。情商和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表明,学生在情商量表上得分与人际信任得分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270,p<0.01)。

表2 学生自尊和情商、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

注:*p<0.05,**p<0.01

表3 情商、人际信任对自尊的回归分析

(三) 情商、人际信任与自尊的回归分析结果

为进一步考察情商、人际信任对自尊的预测作用,以自尊为因变量,将情商、人际信任中的特殊信任因子和普遍信任因子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3)。

结果显示:情商、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均进入了回归方程,三个预测变量共同预测自尊19.7%的总变异量,其中普遍信任的贡献最为显著。所建立的原始分数回归方程为:自尊=28.237-0.020×情商(EQ)+0.127×特殊信任-0.159×普遍信任。

三、讨论

(一)情商和人际信任与自尊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自尊水平不存在人口统计学差异。男生情商高,女生人际信任得分高。自尊总体水平比较均衡,女生总分略高于男生,但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新时代的知识女性作为一个巨大的主体已经获得与男性平等的位置。在大学里,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她们拥有和男生同样的、平等的机会,因此在对自己内在品质的评价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即其自尊无性别上的显著差异[5]。在是否独生子女的维度上,独生子女的自尊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可能是由于独生子女在成长中更依赖他人,会得到更多的照顾,他人、集体和社会对其受尊重的期望更大,在社会比较当中感到更多优越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自尊。而非独生子女从小与他人共享父母的爱、食物等,因此在自尊上处于平稳发展状态。在年级上,大三学生的自尊最高,这与大三处于大学生涯重要中期阶段有关。这时的学习生活比较稳定,各种学习成绩、成功抱负已经有所体现,竞争比较激烈,所以这阶段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最高。

在情商维度上,男生比女生的情商高。这可能是由于女生的情绪问题较为明显,焦虑、敌对、恐惧比较突出显著;女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在社交中存在一定自卑感[6]。

本资料显示,女生人际信任水平比男生高,这与冯现刚、左恩玲[7-8]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表明人际信任可能与性别有关。可能原因是女生与外界接触较少、社会阅历少,思想较为单纯,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缺乏理性思维能力。基于以上分析,建议高校女生要避免过度地、无原则地、无理智地相信他人,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及应对能力;建议高校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性教育,注重引导,科学管理学生的人际信任。

(二)自尊高的学生情商低

本资料对学生自尊和情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即自尊越高,情商越低。这一结果提示情商高的学生由于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及时体察他人的情绪行为变化从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为人处事比较谦逊,隐忍,显示其自尊感也会较低[9]。而情商低的学生则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方式不够灵活,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讲过头话,有的甚至不惜用攻击他人的办法,来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当受到外界不符合自身期待的评价时,高自尊者会比低自尊者更容易出现防御和攻击状态。

近年来,高校校园宿舍悲剧频发:个性要强的学生如马某与同学发生口角而连杀四位舍友;争强好胜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大学生袁某因生活琐事与舍友发生矛盾,将其残忍杀害……这不免使人联想到高校学生自尊和情商状况的现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层次从高到低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已不占支配地位,而高层次的需求自尊和自我实现是主要的需求。在宿舍里,由于空间邻近、视听觉紧密,学生与舍友的关系更为亲近,他们渴望得到舍友的认可和尊重,如果渴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带来人际关系障碍,在认知上体现为自卑、不自信,在行为上表现为逃避或者具有攻击性[10]。只有当自尊高的大学生成功和抱负都处于适当水平,才意味着有良好的自我尊重、自我爱护意识。因此,高校在将强调个性、追求自我作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侧重点时,也不该忽视青少年学生的自尊教育,鼓励其谦虚和气、换位思考,接纳他人与自己的差异,保持良好、健全的自尊水平。

(三)情商高的学生人际信任低

本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人际信任与情商呈显著负相关,即研究对象情商越高则人际信任水平越低。情商和人际信任水平较高可能具有某些负面影响,即情商较高者具有较强的掩饰性,这使得他们不轻信第一印象,有较强的的安全防范意识;人际信任水平较高者缺乏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易轻易相信他人,这可能使其自身陷入危险。情商和人际信任相较于自尊而言,易于改变,因此高校在提升学生情商和人际信任水平时,要辩证全面看待,避免忽视两者的负面影响[11]。

(四)自尊高的学生,特殊信任程度高,普遍信任程度低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尊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自尊高的学生对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员等特殊个人表现出更高的信任水平,对无直接关系者却表现出较低水平的信任。

有研究发现:权变性高的高自尊者会拥有更高的攻击性水平[12],这部分人群的积极感受更多来源于他人的评价和自我成就。所以自尊水平较高的学生更在意家人、邻居等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个人的想法观点,从而在与他们的相处过程中,更为积极主动,表现出对他人的信任,也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而这恰好有利于特殊信任过程的启动与维护[13]。但是在公共生活中,自尊高的个人却对他人特别是陌生人的猜忌怀疑较重,更敏感的意识到竞争、虚伪现象的存在,他们关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对陌生人更容易表现出防御状态,表现出较低的普遍信任水平。

高校学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他们的身心健康、对社会的信任度不仅是当下民众心理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国家政府信任的未来走向和社会整体民主程度的提升。谢治菊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普遍信任对政府信任的增长和强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4],那么,合理引导其自尊发展,增加高校学生的普遍信任,就成为其提升政府信任的有效途径。基于本研究结果和当代高校学生的教育现状,建议高校加强志愿服务等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拓展青年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范围,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社会问题。

(五)情商和普遍信任程度越低,特殊信任程度越高,自尊水平越高。

本研究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自尊水平较高可能具有某些负面影响,即自尊水平高的学生,普遍信任程度低,他们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很难与他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15],缺乏应变能力,尤其在进入一个新环境中后,怀有排斥、抵触心理。根据社会脱离轨制,低信任的个人由于难以引发社会互动、回报合作和披露个人信息,所以通常难以融入适龄的社会网络和关系中去。

四、结语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自尊水平取决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良好的自尊水平是动态平衡,过高和过低的自尊水平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不利。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大学生的情商,适当提高大学生的普遍信任水平,形成良好的自尊水平,三者相互作用动态均衡,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黄孙庆)

[1]ROTTER J.B.A new scale for the mear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7,35(4):651-655.

[2]孙虎林.苏北农村留守初中生情绪智力、自尊实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田录梅.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中文版的美中不足[J].心理学探新,2006,(02):89-91.

[4]蒋晓蓉.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护生EQ与就业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8.

[5]张灵.大学生自尊、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6]高健,于春泉,尹立群.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1251-1254.

[7]冯现刚,王青.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 2011,24(7),75-78.

[8]左恩玲.大学生成人依恋、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9]伍业光,唐全胜.父母养育方式对民族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5):493-494.

[10]郭锐.本是同窗,相煎何急——从复旦投毒案看大学宿舍心理危机[J].生命世界,2013,284(6):46-49.

[11]张超,伍业光.高校学生情商和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关联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1(6):1298-1302.

[12]BROCHNER J,L LOYD K.Self-esteem and Hkability:Separating fact from fantasy[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496-508.

[13]ASTRA RL,SING S.The role of self-esteem in affiliation[J].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oiplinaiy,2000,134(1):15-22.

[14]谢治菊.大学生特殊信任、普遍信任与政府信任成长之关联研究——基于江浙和贵州高校的实证调查[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1):18-26.

[15]徐芬,王阳丽,马凤玲.大学生信任倾向对社会适应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2,18(2):120-138.

Analysis of Association about Self-esteem,Emotional Quotient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ANG Chu1,WU Ye-guang,ZHANG Chao1

(1.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2.Nanning Social Welfare Hospital,Nanning 530003,China)

Self-Esteem Scale (SES)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 (EQI)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I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364 students from Guangxi University and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no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on the level of self-esteem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Guangxi.A negative correlation is observed between self-esteem and EQ.Meanwhile,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interpersonal trust.Self-esteem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pecial trust,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eneral trust.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EQ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students in higher school;interpersonal trust;emotional quotient;self-esteem

G444,B844

A

1671-9719(2016)7-0120-04

王楚(1992-),女,山西长治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

2016-04-24

2016-05-16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高校稳定问题研究——高校学生自杀危机的预防、预警与干预”(11FSH024)。

猜你喜欢
人际情商高校学生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二则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