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2016-08-23 07:17黄长明
考试周刊 2016年58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黄长明

摘 要: 本文阐释了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实施意义和可行性,通过对中学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积极探究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及应该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初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 实施途径 原则

一、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1.地理教学生活化概念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地理学科知识为载体,高度提炼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创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教育,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与方法,并利用所得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源于生活,而且最终服务于生活。

2.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地理生活化教学将地理教学指向学生身边熟悉的社会生活现象与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乐趣,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身边各种地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生活化教育引导学生运用独特的地理视角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与探究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可能性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要求地理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人教版地理新教材积极贯彻课程改革新理念,在编排上十分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将中国、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知识层次清晰地组合起来,同时把乡土地理纳入教学计划,使教材与学生生活环境融为一体。再者,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感受到许多地理现象,这些都为地理课堂教学联系日常生活提供了可能。

二、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生活化教学理论最初起源于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杜威认为教育和生活同生共长,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杜威的学生,他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出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这三大方面。“社会即学校”强调整个社会和生活都是教育的场所,教育与社会融为一体。“教学做合一”强调教学过程应与实践性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的内容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

三、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具体实施途径

1.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活常识,初一年教材以世界地理为主体内容,主要介绍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气候和陆地自然带、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初中二年级以中国地理为主要内容,总括我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工农业等内容和中国地理的区域和划分。教材在活动环节,选取了大量富含生活气息的素材,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将课本中的案例替换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例如:讲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可以结合本地的农业生产特色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其形成条件。

地理学科是一门非常讲究时效性的学科,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地理教材中的一些信息和数据往往会滞后于现实,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握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及时对教材过时信息进行更新,比如学习中国人口这部分内容时,告诉学生我国最新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

2.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生活化

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基本途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是沟通地理与生活的平台。常常采取以下的方式:

(1)运用媒体技术。初中生感性意识强,喜欢直观的事物,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图片、音像、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地球公转十分抽象,教师如果采取播放动画的方式,逼真呈现公转的过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效缩短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化难为易,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

(2)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地理学科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不妨多结合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意识。例如:教师要提醒学生养成坚持看天气预报的习惯,为学习新的课程打下基础。

(3)引用与地理知识相关的诗文、谚语、谜语故事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异彩纷呈。诗文的创作蕴含浓厚的人文底蕴,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料。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恰当地选用诗词比较准确地表述出地理现象,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促进师生互动;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其中有不少反映出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等;在地理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穿插妙趣横生的地理故事,可加深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

3.初中地理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课后作业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外延,教师要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生活化的作业内容要尽量丰富,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比如在讲“地球和地球仪”一课时,课后布置学生自己制作简易地球仪,并在画出经纬线,以促进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4.初中地理教学课外活动生活化

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把地理课堂搬到大自然界中,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到工厂去了解工业生产的流程,利用社会的大课堂去增长学生的社会见识,开阔学生的地理视野,提高他们观察生活要素的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例如,初二上学期学习《水资源》后,可以利用周末带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水污染的危害,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5.初中地理教学评价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提倡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机制。强调评价方式生活化,首先要做到评价内容生活化,地理作业和测试不应该拘泥于课本知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社会中的时事热点编制一些生活化的地理习题与试题,真正把地理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地理试题中蕴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应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从某城市近几年盛夏高温图表探究热岛效应的成因等。

四、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原则

地理生活化教学强调生活与地理的联系,然而教师在地理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分寸,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生活性原则。生活性原则指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因此,教师要充分分析教材,找出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点,挖掘教材中的生活情境和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强烈的认知,体会到地理知识的生活价值。

科学性原则。生活素材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并不是所有生活经验都具有科学性,地理生活化教学要规避“泛生活化”倾向,不能纯粹充斥着生活实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地理事实与现象进行加工提炼,首先要辨别素材是否符合科学规律,去伪存真,取其精华的部分。不能为了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而创设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情境,忽略教学目标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从课外活动视角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