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贵福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州 350007)
财政金融研究
海西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基于修正变异系数法
许贵福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州 350007)
基于修正变异系数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海西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以海西经济20个地市2014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海西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总体水平不高,改善海西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海西经济区各地方政府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产业,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体系,完善金融生态链,提升地方政府对金融的服务功能,实施信用建设工程,建立金融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
海西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修正变异系数法
2004年1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时报发表了《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文章[1],借用生态学理论,提出了完善金融法律制度、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观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逐渐引起国内相关学者注意。
国内许多学者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金欣雪、谢邦昌(2014)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了海峡两岸10省市的总体金融生态环境[2]。陈雁云、刘晔(2013)运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法评价了江西省11个地市的金融生态环境[3]。贺朝晖(2011)对常用的因子分析、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4]。徐小林(2005)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作为衡量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指标,综合考虑了法律环境、社会信用水平和政策环境等因素[5]。胡滨(2009)从政府对经济的主导、经济运行质量、地区金融发展、信用基础和基础制度建设等维度构建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估了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6]。
本文将专家区间赋权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建立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多层次评价体系。文章的创新之处有两点,首先,提出了基于修正变异系数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将专家区间赋权方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其次,本文实证评价了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相关评价结果可为可为海西经济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1.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根据姚爽(2015)[7]、汪祖杰和张轶峰(2006)[8]、徐小林(2005)、胡滨(2009)等学者的研究,选取政府对经济的主导、经济运行质量、金融发展、信用基础作为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一级指标体。政府对经济的主导包含政府控制资源、政府干预和政府效率3个二级指标;经济运行质量标包括经济总量、收入分配和私人发展3个二级指标;地区金融发展包括金融深度和金融效率2个二级指标;信用基础与基础制度建设包括市场中介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2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面又有若干个三级指标(见表1)。
2. 数据标准化处理
(1)
(2)
表1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yi值越大说明城市i金融生态环境就越好;yi值越小说明城市i金融生态环境就越差[9]。
3. 修正变异系数法
采用的大类指标(一级指标)主要有对政府对经济的主导、经济运行质量、地区金融发展、信用基础与基础制度建设等四类。采用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赋权可能会使某一大类指标(一级指标)权重过大(或过小)。为此,我们采用先由专家对各大类指标(一级指标)给出指导区间权重,再结合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实际权重[10]。
(3)
定义:我们把指某一级指标所包含的所有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之和称为该类别指标变异系数。令V1-4、V5-9、V10-12和V13-16分别表示政府对经济的主导(X1-4)、经济运行质量(X5-9)、地区金融发展 (X10-12)以及信用基础与基础制度建设(X13-16)4个类别指标的变异系数。将四个变异系数V1-4、V5-9、V10-12和V13-16标准化处理后,得到各类别指标的初始权重,分别记为W1-4、W5-9、W10-12和W13-16。如果各类别指标初始的权重W1-4、W5-9、W10-12、W13-16不在专家给出的区间权重内,则须对类别指标权重进行调整。
初始权重落在专家给出的指导区间权重外的类别指标的集合记为I1;初始权重落在专家给出的指导区间权重内的类别指标的集合记为I2,则I=I1∪I2,I1∩I2=φ。其中I为各类别指标的全集。
则:
(4)
(5)
我们称以上方法为修正变异系数法,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1.数据采集
根据构建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16个三级指标,收集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2014年经济数据,数据来源于各地市2015年的统计年鉴和2014年统计公报,及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四省律师网、注册会计师网。
2. 评价过程及结果
准备过程:通过对专家调研,得到四个一级指标的专家指导区间权重分别为[0.15,0.30]、[0.20,0.40]、[0.15,0.30]和[0.15,0.30]。将所收集到的各个城市2014年经济数据按式(1)、式(2)进行无量纲化、一致化处理(见表2),再将处理后的数据代入式(3)得到16个指标的变异系数Vj(见表2)。根据类别指标变异系数的定义,求出各类别指标的变异系数,V1-4=1.084,V5-9=1.048,V10-12=1.699,V13-16=2.903。接下来,对类别指标变异系数归一化处理,得到各类别指标的初始权重,W1-4=0.161,W5-9=0.156,W10-12=0.252,W13-16=0.431。
把类别指标初始权重和专家指导权重相结合,确定类别指标修正权重。
由此可得,四个类别指标修正权重(见表2)。
3. 结果分析
根据汪祖杰、张轶峰(2006)研究[8],我们将金融生态环境划分为5个等级(见表4)。
从表3可知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中,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优”的没有;评价为“良”的只
表2 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续表2 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表3 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值
续表3 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值
有厦门(0.874);评价等级为“一般”的地市有福州(0.728)、温州(0.692)、泉州(0.615)、三明(0.548)、龙岩(0.545)、衢州(0.542)、南平(0.540)、莆田(0.526)、潮州(0.509)、漳州(0.507、汕头(0.501);剩下8个城市综合评价值均在0.40~0.50之间,评价等级为“差”。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平均值为0.534,说明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总体水平不高。
海西经济区厦门、福州、温州、泉州、莆田、潮州、漳州、汕头、宁德等市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均在0.5以上,平均值为0.606,内陆各地市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平均值为0.475。显然,沿海各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总体表现要比内陆地市好。其中,厦门、福州、温州分别排在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前三名。2015年国务院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第七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厦门、福州、温州在中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分别排在第17、22、31名,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之是相吻合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排在第一位的厦门,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城市,经济运行质量、地区金融发展、信用基础与基础制度建设等指标的综合评价值,在海西经济区各城市中均列第一。
表4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划分
表5是海西经济区四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的平均值,从表5发现福建省、浙南的金融生态环境要比赣东南、粤东好一些。其中,福建省又比浙南好一点,赣东南又比粤东差一些。
表5 海西经济区四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对比
本文构建了海西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修正变异系数法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海西经济20个地市2014年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提出改善海西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首先,海西经济区各地方政府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厦门市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居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之首,主要受益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对其实行的对外改革开放政策。海西经济区沿海各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比内陆地市好,福建、浙南的金融生态环境要比赣东南、粤东好,也是因为福建、浙江沿海各城市对外开放政策要比内陆地区全面彻底。
其次,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产业。从四个一级指标综合评价值来看,地区金融发展(X10-12)这一指标平均分最底,说明地区金融发展是海西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短板。因此,要改善海西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加大金融业招商力度。
再次,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体系,完善金融生态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介入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商业运作机制,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级机构、担保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
最后,要提升地方政府对金融的服务功能,实施信用建设工程,建立金融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创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1).
[2]金欣雪,谢邦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4,(15):160-162.
[3]陈雁云,刘晔.江西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J].江西社会科学,2013,(5):77-82.
[4]贺朝晖.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方法比较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81-85.
[5]徐小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金融研究,2005,(11):39-45.
[6]胡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31(6):16-22.
[7]姚爽,黄玮强,张展,等.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基于修正变异系数法[J].技术经济,2015,34(100):61-67.
[8]汪祖杰,张轶峰.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5):150-158.
[9]李扬,王国刚,刘煌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广东区域金融生态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6,(11):5-8.
[责任编辑:李效杰]
10.3969/j.issn.1672-5956.2016.06.013
2016-09-08
2015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0868)
许贵福,1968年生,男,福建永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电子信箱)xgf627@ sina.com。
F832.7
A
1672-5956(2016)06-00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