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教育体育局 陈旺生
····························卷首····························
科学规划 优质发展
——涉县高效课堂建设思考与实践
○涉县教育体育局陈旺生
前言:教育改革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涉县教育体育局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研形式,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逐步构建系统、精细、科学、高效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素质教育持续深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近年来,我县狠抓教育教学改革,以促进教育优质发展为目标,以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科研形式,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为重点,以高效课堂建设为突破口,严密部署,积极推进,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有效促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
1.抓开局,营氛围,提高认识。为切实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我们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为创建高效课堂营造积极氛围。首先,成立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常务组长,教育科组织,教研室策划,各学校校长任成员的领导小组,以此为高效课堂创建提供组织保障;其次,出台了《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再次,通过召开创建高效课堂动员会,组织校长、教师认真学习文件内容,切实领会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理解高效课堂创建的内涵,是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与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营造适当的氛围。
2.抓培训,提师能,强力推进。(1)教育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更新理念。为此,我们积极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先后组织校长、教师到国内知名课改学校参观学习达12次。其中赴河南一次就组织30余名校长和业务骨干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对教学管理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领会。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校长的管理理念、引领教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得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水平得以提升。
(2)专业培训提升教改能力。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兴趣和能力,我们利用寒暑假,对全县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理论培训和部分专业知识再提高培训。培训采取集中理论培训和自学实践相结合、案例式与专题式相结合的形式,对教学理念、教法改革、课堂操作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通过培训,老师们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对高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到了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方法,客观上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3.模式创建激活课堂活力。多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学校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自上而下推动与自下而上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结合以往教学改革经验,充分借鉴全国高效课堂“九大范式”,创建了适应我县师生的“一体多元三线四环”生本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即:一体:以学生为主体。多元:课堂形态多元、教学内容多元、学习形式多元、学习方法多元、评价方式多元。三线:探究主干线、情感活力线、创新生命线。四环:生本课堂四个基本环节:导疑定标——探究体验——展示交流——应用拓展。
以此框架为统领,各学科针对自身特点分别创建了相应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学科的“五步目标阅读教学模式”,数学学科的“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科学学科的“问——探——问”循环发展教学模式,英语学科的“三环五步”会话教学模式等。一些学校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创建了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4.活动开展促进课堂深入。(1)走近名师课例观摩研讨活动。我们遴选了特级教师优秀课例光盘,定期组织召开“走近名师课例观摩与研讨活动”。先后针对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吴正宪、朱乐平、华应龙等著名特级教师光盘课例进行研讨,通过观摩研讨充分感受特级教师课堂魅力,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
(2)高效课堂创建优质课比赛活动。我们每年都要进行高效课堂创建优质课比赛活动,通过比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及时总结高效课堂实施经验,展示课堂教学改革的风采。
(3)高效课堂名师宣讲活动。遴选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成果,组建高效课堂名师宣讲团,深入基层学校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宣讲。每年名师宣讲优质课例多达200余节,高效课堂理念得以全面推广。
1.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一是建立教研员有效补充机制,加强学科专职教研员培养和配备;二是遴选学科带头人组建兼职教研员队伍,实现教研阵地前移,教研重心下移;三是创新教研机制。通过以上措施探索建立专兼结合、校本为主、上下联动的新机制,全面推行专职教研人员承包引领、学校学科带头人示范推进、教学专家问诊把脉等研讨活动,进一步激发教研活力。
2.健全教研网络。教育科研网络建设不断得到完善,由最初的“县——乡——校”三级扩展到“县——区——乡——校”四级教研网络,较好解决了教研中间梗阻和小学科教师“附庸”(小学科教师因人数少难开展活动常成为其他学科附庸)问题。
3.搭建盟校教研平台。作为四级教研网络的延伸和拓展,由教研室牵线搭桥,将跨区域的学校建立盟校关系,积极开展盟校教研。一方面是同一乡镇不同学校之间的校际联盟,另一方面是乡镇与乡镇之间的教科研联盟。此外,还主动与先进县、市建立联系,积极开展更大范围的盟校教研。目前,县域内盟校已建立42所,与其他县、市建立盟校关系16所,充分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和效能。
4.明确教育科研主题。充分发挥校本教研作用,以问题研究与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以学校在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中所面临和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提炼升华教研主题,在主题教研统领下开展问题研究与课例研究。
5.推进“一课一研”开展。转变过去单兵作战局面,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积极开展“一课一研”活动,分三步进行:课前研——课中观——课后思,在集体议课基础上,先由骨干教师主备课,拿出初案;再由主备教师主讲,团队其他成员观察;课后集体研讨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再由主备教师修订,形成精案,作为通案。做到课课有精案,堂堂是精品,节节能高效。
6.强化课程研究。拓宽教研领域,由传统的课堂教学研究延伸到课程开发研究。优化学科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强化活动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提炼方法,固化成果,实现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7.推广教研成果使用。加大教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指导。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工作在教学实际中的作用,让教科研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通过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推广、展览等活动,将教研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借力,互相补充,有力地推动了高效课堂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师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教育教学改革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教学观摩
教学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