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威(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大安 131300)
常规和综合方案治疗心力衰竭效果的临床观察
孙 威
(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大安 131300)
目的 观察并比较常规和综合方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以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前者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后组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综合方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和总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少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效果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较常见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临床特点,是老年患者死亡的一种主要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常规治疗一般是在给氧的同时,通过联合应用强心剂、利尿剂和扩充血管药物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治疗心力衰竭的目标已经逐渐发展到细胞因子系统、神经内分泌等多方向,讲求多学科共同协作治疗转变。为此,笔者以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前者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后组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以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龄在52~82岁,平均(中位)年龄为67岁;病程在2~14年,中位病程为7.5年。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心功能分级构成等基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均知情同意。心功能NYHA分级在Ⅱ~Ⅳ级;排除静息状态心率在60次/分钟以下和低血压患者,伴有窦房结综合征及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休克患者,伴有支气管痉挛、狭窄等肺部疾病或肾动脉狭窄以及青光眼患者等[2]。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进行综合治疗。
对照组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并给氧,根据血氧饱和度情况保证5~8 L/min的氧流量,同时联合应用强心剂、利尿剂和扩张血管药物,进行常规心电监护;根据肺部听诊啰音和血压水平使用适宜剂量的呋塞米;根据患者年龄和心衰程度合理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但强心剂不得用于伴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具体措施还包括:伴呼吸困难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伴糖尿病者应用降糖药物进行降糖治疗,伴呼吸道感染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疼痛剧烈者适量应用吗啡镇痛;患者病情稳定后联合应用卡托普利、螺内酯等药物联合治疗;同时请中医师辨证加减施治,使用红参、桂枝、黄芪、当归、川穹、百合、炙甘草、附子等强心复脉类中药组成的自拟方剂,心肺气虚者加用党参、川贝等,气虚血瘀者加用丹参、黄芪等,气阴两亏者加用五味子、麦冬等,心肾阳虚者加用女贞子、枸杞等,阳虚水泛者加用炒白术、干姜等。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对心功能进行分级。
1.4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结束后,按照既定标准判定疗效。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基本缓解,心功能分级NYHA明显改善2级以上或达到Ⅰ级;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分级NYHA改善1级以上;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或加重,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或出现恶化。
1.5统计方法: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的比较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完成。
2.1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结束,按照疾病标准判定疗效。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见表1。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的比较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个别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轻微症状,调整剂量后自行缓解,未影响治疗方案实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血常规、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较常见的疾病,以老年患者为多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人群患病率水平呈上升趋势[3]。该病极大影响老年患者的机体健康,如不能有效改善症状,中止病程发展,常会影响和损害多个系统功能,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
心力衰竭常规治疗主要通过联合应用强心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药物,也可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尤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的抗心力衰竭效果,能有效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4]。
因该病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病程发展情况和阶段给予个体化调整。该病患者常会伴有肺部感染、呼吸道阻塞、高血压、高血糖等症状,因此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感染、通气、镇痛、降糖、降压等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联合应用中医药辨证施治也可提高西药治疗效果,整体调整机体状况,巩固疗效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辅助治疗意义[5]。
笔者以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前者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后组进行综合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方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和总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少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黄剑臻,郑方算,杨艺.卡维地洛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药物,2013,34(4):222-225.
[2] 李斐.全科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3, 22(3):236-237.
[3] 郎小飞.坎地沙坦酯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激素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4):36-38.
[4] 李翠利.综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4):41.
[5] 蔡亚敏,许晓琼.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新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3):306-307.
R541.6+1
B
1671-8194(2016)20-01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