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恒亮+赫晓慧+赵姗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必备场所,其利用现状日益成为大众关心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某高校部分实验室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总结了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利用现状,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改善实验室利用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今后实验室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实验室;现状;问题及分析
一、引言
作为高等学校办学三大要素(教师、图书馆和实验室)之一的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亦是学校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小觑。目前,我国对高校实验室的研究比较分散,且大多从实验室建设的角度出发,如,提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加大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的理念等。然而,随着实验室建成,其利用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以某高校实验室为例,采用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各实验室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二、实验室利用的现状调查
所选高校涵盖文、理、工、医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颇大,鉴于各学科实验特点,选取部分理工科院系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为A学院、B学院、c学院和D学院,共计125间实验室。本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面向学生,主要了解目前实验室利用率的情况;第二部分面向老师和学生,主要目的是明确师生对实验室的了解程度。
(一)走访调查
分别在工作日和周末对各学院实验室进行实地调查,平均投入使用情况如下:A学院平均只有3问,B学院14间,c学院4问,D学院13间实验室投入使用。各学院实验室利用率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不难发现,调查的几个学院实验室利用率很低,总体为27%,不到三分之一,A和c学院实验室利用率最低,多数实验室空置。
针对“为什么不去实验室”这个问题走访了一些学生,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怎么申请实验室,大约占到四分之三;有10%的学生申请过实验室但是没有得到批准;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实验室仪器不能满足自身需求或者仪器所得的数据不够准确而放弃。
(二)问卷调查
1.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
主要围绕去实验室的时间、目的等设计问题,调查对象为各学院本科生,共计1000份,按照各学院学生数量,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学院。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在1000名学生中,856人只有在老师上课时才会去学院的实验楼,这其中有40%的学生不知道实验室是对学生个人开放的;109名学生曾有过去实验室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的意愿,但大多被搁置,搁置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个人只是有想法而没有付诸实践,另一方面是不知道该怎么申请使用实验室;只有35名学生顺利申请到实验室,并开展了相关研究。
2.针对教师的问卷
主要目的是了解教师对实验室设备的了解程度,包括所属院系、其他院系、其他学校的实验室。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对于自己院系的设备了解将近50%,对于其他院系相关实验设备的了解程度为10%,了解别的学校实验室资源的占5%,还有相当一部分对实验室资源不使用也不了解。
三、实验室利用问题及分析
(一)各学院实验室数量设置与需求不成正比
调查期间,大部分实验室处于闲置状态,个别实验室却“节节爆满”,如c实验楼承担着全校公共实验课,针对每一项实验仅有一到两间实验室,学生实验课需要按照单、双周上课,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常学习需求。而另外一些未承担学校或学院实验课的实验室,则长期处于“冷清”状态。
实验室数量的设置需要考虑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科研任务的增加以及企业和社会对高校实验室需求的加剧,现有实验室数量的设置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申请流程繁琐,利用效率低
调查发现,大部分实验室利用效率低,近三分之二实验室被闲置。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申请不到实验室,无法进行相关学科研究。结合高校目前实际情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以学生个人为单位申请实验室流程太过烦琐,往往要经过层层审批,很多学生往往选择“避开”。其次,实验室老师基本都是“死工资”,与工作量无关,在实验室申请方面,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积极性普遍不高。学院领导对实验室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欠缺,关于实验室使用问题常年“无人过问”,因此实验室申请往往得不到批准。再次,学院虽然设有实验课,但实验仪器的使用没有进行系统培训,仅仅靠实验老师“临时交代”,师生不清楚如何使用和操作,加之损坏实验仪器需要师生承担责任,很多人不到“万不得己”就不去实验室。
(三)实验室设备陈旧,后期维护不到位
本次调查的高校实验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处于较高水平,但有个别院系因为学科关系,所需要的实验设备更新速度快,比如,A学院实验室提供的测量仪器大多为水准仪,全站仪仅有一台,远不能满足学生正常实习要求,学院采购的实验室仪器明显滞后。另外,有些实验设备所测得的数据不够精准,满足不了科研需求,当然这与仪器“更新换代”有关。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校“重建设、轻维护”,在运行维护阶段,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环境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实验室日常运行所需的人力物力,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学校每年用于实验室维护的费用偏少,这是目前高校存在的“通病”。某些公共课的实验室高频率地使用,再加上后期维护欠缺,一些常用实验设备常常处于“半瘫痪”状态,缩短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实验室仪器可利用率的下降。
(四)各院系实验室只供本院系使用,相对封闭
除个别学校公共实验课外,大部分院系的实验室只对本院系师生开放,无法满足其他院系师生的实验需求。这样一来,学科间的交流就会受到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势必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自身缺乏一个统一有效的实验室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打破学院间实验室不能共享的壁垒,而不是以学院为单位“各自为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师生对实验室仪器了解程度不够,不知道所属院系、其他院系都有哪些实验设备,造成学校实验室资源的浪费。
四、结论
实验室利用情况是衡量一所高校实验室设置和管理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同时,实验作为一种教学和科研的手段,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某高校为例,通过大量调查,发现高校实验室利用现状不容乐观:实验室数目配置不均、利用率低、申请流程烦琐以及后期设备维护缺失,总体来说,存在着“资源闲置”和“资源缺乏”双重问题。一方面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师生科研需求,另一方面实验资源大量空置。建议学校在实验仪器采购上,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订不同的计划;建立统一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增加师生实验室培训课程,简化实验室申请流程。另外,加大实验室后期维护投入力度,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