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摘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避免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机械地听讲,不思考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听着知识,觉得只要在课堂上静听就可以获得知识,这种出工不出力的学习方式并没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避免学生的守株待兔,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主动探究;思考;课堂效率
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式下要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主动地思考来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守株待兔只会让学生思维懒惰起来,不主动探究和思考,从而荒废了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能够动起来,通过学生的参与来提高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教师转变思想,鼓励学生参与
为了避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守株待兔,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来获取信息技术知识。为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探究和思考中习得信息技术知识。教师思想的转变就会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通过学生的思考来习得知识,促进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例如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中文输入的方式,教师不要上来就滔滔不绝地给学生讲授中文输入法如何切换,如何去使用半角输入模式、全角输入模式,如何去使用英文和中文标点状态,而是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和思考。教师有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意识就会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或者是“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在亲历学习过程后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高效课堂。
二、设置科学问题,启发学生智慧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设置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用问题来指导学生探究,使学生可以在问题的探究中逐步地掌握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教师问题设置的科学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思维快速运转起来,启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就会在问题的带动下主动地思考,积极地探究,逐步地掌握知识,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掌握学习技巧。例如在学习《插入艺术字》时,教师就可以把自己的文档设计得非常漂亮,并问学生你们想让你们的文档看起来也一样漂亮呢?这种效果是可以通过“插入艺术字”的方式实现的,你能尝试着在自己的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吗?教师的启发式问题使学生对于艺术字的设计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探究精神的产生。学生会围绕着艺术字的设计进行探究,积极地思考分析,通过自己的实践练习来掌握其中的方法,明确插入艺术字的过程,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学生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氛围
在新课改的课堂下,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避免总是学生一个人在课堂上思考,那样学生会感觉到课堂枯燥、无聊。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通过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会开阔视野,使学生能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沟通和讨论中逐步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活跃了信息技术课堂氛围,学生会感觉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和快乐,从而在交流中实现共同进步,达到共赢。学生的合作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在沟通和讨论中,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了。例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后,教师教授了文档格式的设置,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看看哪组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教师把任务的具体内容向学生说明:打开LX3.DOC文档,按下面要求进行格式设置:大标题居中,设置为隶书三号字、加红色3磅边框;文档中的四个小标题设置为四个楷体字,并加黄色底纹;大标题处外的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把第二段第一行设置为分散对齐,并加上“七彩霓虹”动态效果;把第三段进行分栏排版,设置成两个栏宽相等的栏;设置纸张大小为宽度18厘米,高度5厘米。任务明确后,学生之间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共同实践,积极地尝试,在学生的共同努力和交流中,学生会掌握Word文字处理的方式,指导如何去对文档格式进行设置,从而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当堂训练巩固,及时反馈效果
当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通过训练的形式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实现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练习中学生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地应用,在潜移默化中探究知识规律,形成完整的认识和理解。练习的形式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理解,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例如学习了Excel中文电子表格的具体知识时,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任务来促进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练习:在c:\User中建立工作薄文件Hwxs.xls,并输入数据。在Sheetl工作表中,第一行上方插入一行并输入“一周货物销售表”。合并居中、楷体、16磅、红色;对Sheed工作表A2:H8单元格进行格式设置,设为合适的行高、列宽,宋体,11磅、红色,水平垂直居中,并加双线蓝色网格线,浅蓝色底纹。及时的课堂练习使学生在掌握了知识后就能够灵活对应用,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达到对于知识的强化和提升,促进学生真正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探究中,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来掌握知识,习得规律,促进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起来了就会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完善认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