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忠(嘉兴学院商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农户风险偏好下的土地经营权拍卖报价研究
——以浙江省嘉兴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例
杨卫忠
(嘉兴学院商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研究目的:探究农户不同风险偏好的土地经营权拍卖报价特征,为构建供求均衡的流转价格机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运用拍卖理论,构建土地经营权流转拍卖报价模型,并通过嘉兴市调查数据分析机会成本与拍卖报价、风险溢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随着保留价范围的扩大,农户机会成本与拍卖报价之间的相关性变得显著,并使得高机会成本农户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2)保留价范围扩大时,农户总体上表现为风险爱好程度逐步降低,而风险规避程度逐步增加的趋势;(3)仅当保留价为固定值时,机会成本与风险溢价差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而当保留价范围扩大时,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先增加后减少,并在保留价范围等于30%时达到最大值。研究结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中,可运用拍卖报价机制并通过设置适当的保留价范围,以达到供求均衡,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土地经济;土地经营权流转;拍卖;风险偏好;风险溢价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普遍出现了土地经营细碎化、农户兼业化、劳动力老龄化、农业边缘化等土地利用低效率现象[1-2]。因此,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①资料来源: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重要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8年10月31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明确提出“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②资料来源: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5年2月1日。。这均体现了党和政府部门关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坚定决心和深刻认识,以及寻求土地集约利用和探索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的强烈愿意。
在此背景下,探究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罗必良等认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不仅是经济要素的流动问题,也不仅是预期收益与机会成本权衡的问题,而是农户的社会心理问题[3]。杨卫忠认为,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决策受到相关群体的影响,并容易产生羊群行为[4]。翟研宁和梁丹辉研究发现,家庭收入情况、社会保障水平、家庭劳动力人数、被调查者年龄等因素均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显著影响[5]。诸多影响因素中,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是关键问题之一,而流转价格问题是其重要内容[6]。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起基础性作用[7]。武深树等依据马克思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和土地价值理论,形成了地租、资产要素和资源福利为核心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计量模式[8]。高艳梅等探讨了土地经营权转包、出租、入股等流转方式所反映的价格表现形式及其价值基础,并构建了相应的价格评估模型[9]。陈洁和龚光明从产权视角,运用契约理论探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价值计量问题[10]。以上价格计量模式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了参考,然而,单方向的价格计量方法容易导致供求不均衡。王春平等认为,现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背离价格均衡,政府部门越俎代庖,农民土地被流转等问题[11]。杜明义发现,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价格管制”,形成了较多的“公共领域”,引发了广泛的土地租值消散,损害农户权益[12]。张成玉认为,中国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大量交易无法达成的原因在于转出者的意愿价格高于转让者的意愿价格[13]。杨国力等通过对比土地经营权转让意愿需求曲线和意愿供给曲线发现,现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严重偏离农户意愿[14]。因此,构建农村土地经营权供求均衡的价格机制将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保证制度创新长久有效的关键[15]。拍卖方式能平衡提供者和支付者间的成本效益,考虑自愿和公平原则,是确定补偿较好的方法[16]。在拍卖过程中,农户可根据土地经营权的机会成本和风险偏好进行报价,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则可根据自身的资金等具体情况设置保留价范围并筛选参加者,这样便可兼顾农户流转意愿和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需求,达到供求平衡。
因此,本文将运用拍卖理论,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拍卖报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确定农户风险偏好和风险溢价,并探究机会成本与拍卖报价、风险溢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推广拍卖方式、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效率提供理论和实证建议。
假设农户土地经营收入为Y0,农地劳动时间为t0,农地生产性资金投入为M0,农地劳动力价格为c0,农户效用函数U(·)为冯·诺伊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且仅与收益相关。因此,在不考虑土地经营权流转成本的情况下,Y0- M0- t0c0为农户参加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机会成本。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农户而言,农户效用函数是对风险偏好的度量。因此,采用货币收益减去风险溢价l来表达农户效用大小。假设参加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农户的投标价是b,设置投标保留价函数∂,且和分别代表∂的上下限值。如果投标价被接受,那么农户总效用为U(b - l1);如果投标价被拒绝,那么农户总效用为U(Y0- M0- t0c0- l0)。根据邓晓红和徐中民构建的拍卖模型[17],农户最优投标策略为:
式(1)中,(fb)和F(b)分别为农户对∂期望值估计的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最大可接受投标价取决于投标数量、土地流转项目总资金预算以及土地利用预期收益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假定∂外生于竞标模型。现假定∂服从[]的均匀分布,且和在投标过程中公开。由式(1)得,农户最优报价策略为:
式(2)中,当l0- l1=0时,农户为风险中性者;当l0- l1>0时,农户为风险规避者;当l0- l1<0时,农户为风险爱好者。
2.1 调查区域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现有人口457余万人,下辖2个市辖区(南湖区、秀洲区)、3个县级市(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2个县(嘉善县、海盐县),共有44个镇,29个街道(涉农街道22个),246个城市社区,115个城镇社区,809个行政村。2008年,嘉兴市被列为浙江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启动了以“两分两换”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①所谓“两分两换”,即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据统计,2013年嘉兴市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664.700 km2,占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41.200%,累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52家,入股面积达17 km2,农业规模经营率达到50.800%。
2.2 数据收集
调查地点:嘉兴市土地流转示范镇——洪合镇、新塍镇、王店镇、王江泾镇、油车港镇、大桥镇、凤桥镇、七星镇、新丰镇和余新镇。调查时间:2014年9月29日至2015年10月27日。调查对象:18—70岁的农户户主。调查内容:2013年农户土地经营面积、土地经营收入、农地生产性资金投入、农地劳动时间、农地劳动力价格,以及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背景下的土地经营权拍卖报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并告知调查对象基本注意事项:(1)本次调查结果将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交到嘉兴市有关政府部门,并为嘉兴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的制定与改革提供政策建议①本次调查得到嘉兴市农业经济局等部门支持。。因此,本次调查关系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您的意见将为嘉兴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定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提供参考,请按照真实情况填写。(2)请根据不同保留价范围进行拍卖报价,视拍卖报价在保留价范围之内的农户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愿意参与人员②保留价范围分为11种不同的情景,分别介于嘉兴市土地经营流转均价(13218.750元/hm2·a)上下限偏差的0、10%、20%、30%、40%、50%、60%、70%、80%、90%、100%。当保留价范围扩大到100%时,被调查的农户均愿意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3)一般情况下,土地流转项目将根据总资金预算、流转规模和报价等因素筛选最终中标农户③假定土地流转项目要求资金小于等于1500000元,总流转土地面积大于等于60 hm2·a。按照上述二个条件,如果从保留价范围等于100%的样本中确定中标农户,剔除拍卖报价大于20000元/hm2·a的投标农户,可从187户农户中确定111位中标农户,获得总流转土地面积69.872 hm2·a,并需支付流转费用1204696元;如果从保留价范围等于30%的样本中确定中标农户,剔除拍卖报价大于17000元/hm2·a的投标农户,可从132户农户中确定124位中标农户,获得总流转土地面积75.021 hm2·a,并需支付流转费用1138566元;如果从保留价范围等于0的样本中确定中标农户,会发现只有73户农户愿意投标,累加流转土地面积共为46.379 hm2·a,无法达到预期招标目标。。(4)中标农户将按照公式“土地规模(hm2·a)×报价(元/hm2·a)”的计算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流转补偿。(5)报价低的容易中标,但获得的流转补偿将小;报价高的不容易中标,若中标获得流转补偿将高。分别在10个示范镇发放20份调查问卷,总计获得200份调查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共计获得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93.500%。
2.3 研究结果
2.3.1 机会成本与拍卖报价 农户土地经营收入包括粮食种植、油菜籽种植、蔬菜种植、果用瓜种植、花卉苗木种植等收入;农地生产性资金投入包括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农药、机械费用、水费、小农折旧以及管理费用等投入。农户土地经营收入与农地生产性资金投入的差值再减去农地劳动投入(农地劳动时间×农地劳动力价格)就是农户参加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机会成本。保留价的上下限等于土地经营流转均价(13218.750元/hm2·a)加减其偏差量。愿意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农户会选择报价大于保留价下限且小于保留价上限,而不愿意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农户会选择报价大于保留价上限。不同保留价范围下的机会成本与拍卖报价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保留价范围下的机会成本与拍卖报价Tab.1 Opportunity cost and bid price under different reservation price ranges
表1统计结果显示,随着保留价范围的扩大,最小机会成本保持不变,而最大机会成本和平均机会成本持续增加。这表明,保留价范围的扩大将导致越来越多的高机会成本农户愿意流转土地经营权,成为项目参与人。同时,随着保留价范围的扩大,愿意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农户数增加,且其最小报价、最大报价和平均报价均逐步增加。这均表明,保留价范围的扩大将导致高机会成本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并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增加报价。
表2中的机会成本与拍卖报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保留价范围的扩大,机会成本与拍卖报价之间的相关性历经由不存在(保留价范围0),到不显著(保留价范围10%),再到显著(保留价范围20%、30%、40%、50%、60%、70%、80%、90%、100%)的过程。这表明,适当增加保留价范围,有利于增强农户选择自主性,使其拍卖报价更能反映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机会成本。
表2 机会成本与拍卖报价之间的相关性Tab.2 Correlation between opportunity cost and bid price
2.3.2 机会成本与风险偏好 通过比较保留价上下限、机会成本和拍卖报价结果,由式(2)可得农户风险偏好和风险溢价差值。由式2可知,当(l0- l1)>0时,农户表现为风险规避;当(l0- l1) = 0时,农户表现为风险中性;当(l0- l1)<0时,农户则表现为风险爱好。风险溢价差值及不同风险偏好人数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
表3中,(l0- l1)平均值可大致反映出所有农户的整体风险偏好程度,即所有农户的整体上表现为风险爱好类型,且随着保留价范围的扩大,(l0- l1)平均值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保留价范围的扩大,风险规避人数逐步增加,而风险爱好人数先增加后减少,且风险规避人数占总参与人数比例逐渐增加,而风险爱好人数占总参与人数比例逐渐减少。这均表明,随着保留价范围的扩大,农户总体趋势表现为风险爱好程度逐步降低,而风险规避程度逐步增加。可能的解释是随着保留价范围的扩大,农户虽然在报价上选择自由度变得更大,但往往会变得保守,以防止不能中标。
表3 不同保留价范围的风险溢价差值及不同风险偏好人数Tab.3 Risk premium difference and different risk preferences under different reservation price ranges
图1为不同保留价范围下,农户风险溢价差值随着机会成本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不难发现,不同保留价范围下,农户风险溢价差值存在较大差异,且总体上随着机会成本的增加而增加。当农户机会成本较低时,不论保留价范围如何变化,农户风险溢价差值均小于0,即属于风险爱好类型。当农户机会成本增加到一定额度时,不论保留价范围如何变化,农户风险溢价差值均大于0,即属于风险规避类型。机会成本与风险溢价差值之间的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4所示。当保留价为固定值(保留价范围为0)时,机会成本与风险溢价差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因此,当保留价为固定值时,农户风险偏好不能反映其机会成本信息。当保留价范围进一步扩大时,机会成本与风险溢价差值之间呈显著正向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先增加后减少,且在保留价范围等于30%时达到最大值。因此,当保留价范围扩大时,农户风险偏好能够完全表现出农户的机会成本信息,并在保留价范围等于30%时达到最佳。这均表明,机会成本越低的农户,越表现出风险爱好,而机会成本越高的农户,越容易表现出风险规避。可能的解释是:机会成本较低的农户往往是对土地经营收入依附性较低的非农业农户,这类农户更容易发现土地的财产性功能,因而其土地经营权投标决策更具冒险性;机会成本较高的农户往往是对土地经营收入依附性较高的农业农户,这类农户反而不太容易发现土地的财产性功能,因而其土地经营权投标决策更易表现出保守的特征[18]。
表4 机会成本与风险溢价差值之间的相关性Tab.4 Correlation between opportunity cost and risk premium difference
图1 不同保留价范围的风险溢价差值Fig.1 Difference in risk premium difference for different reservation price ranges
农村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机制是否合理,决定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能否健康、顺利进行。现实中,构建农村土地经营权供求均衡的价格机制成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关键步骤。为此,本文构建了农户不同风险偏好的土地经营权拍卖报价模型,并通过嘉兴市187个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为:(1)保留价范围的扩大将导致越来越多的高机会成本农户愿意参与流转土地经营权,且越来越多的参与人选择增加报价;(2)随着保留价范围的扩大,机会成本与拍卖报价之间的相关性由不存在,到不显著,再到显著,因此,可适当增加保留价范围以增强农户选择自主性,从而有利于农户的拍卖报价能够反映其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机会成本;(3)风险溢价差值可反映出农户的风险偏好程度。随着保留价范围的扩大,农户总体上表现为风险爱好程度逐步降低,而风险规避程度逐步增加的趋势;(4)不同保留价范围下,农户的风险溢价差值存在较大差异,且总体上随着机会成本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当保留价为固定值时,机会成本与风险溢价差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而当保留价范围进一步扩大时,机会成本与风险溢价差值之间呈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在保留价范围等于30%时达到最大值,并随后逐步减少。基于农户不同风险偏好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使用权拍卖报价方式,有利于发挥农户和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自主选择权,提高拍卖双方的满意度,达到供需平衡。
(References):
[1] 王兴稳,钱忠好. 教育能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吗?——基于江苏、湖北、广西、黑龙江4省11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 . 农业技术经济,2015,(1): 11 - 21.
[2] 胡霞,丁浩. 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CHIPS 8000农户数据[J]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5): 17 - 25.
[3] 罗必良,何应龙,汪沙,等. 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退出意愿及其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农户问卷[J] . 中国农村经济,2012,(6): 4 - 19.
[4] 杨卫忠.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户羊群行为——来自浙江省嘉兴市农户的调查数据[J] . 中国农村经济,2015,(2): 38 - 52. [5] 翟研宁,梁丹辉. 传统农区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 78 - 83.
[6] 翟研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问题研究[J] . 农业经济问题,2013,(11): 82 - 86.
[7] 王翔宇,郭翔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初探[J] .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3): 19 - 22.
[8] 武深树,邓真惠,张孟飞. 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的计量模式研究[J] . 经济问题,2002,(2): 45 - 46.
[9] 高艳梅,刘海英,李景刚. 基于产权价值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方法研究[J] . 广东农业科学,2011,(15): 181 - 184. [10] 陈洁,龚光明. 土地流转价值计量与风险控制[J] . 理论探讨,2011,(4): 110 - 112.
[11] 王春平,李铁民,刘康,等. 均衡价格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条件、问题与对策[J]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 138 - 142.
[12] 杜明义. 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基于“价格管制”导致租值消散理论的分析[J] . 广西社会科学,2011,(3):50 - 53.
[13] 张成玉. 农村土地流转中意愿价格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 农业技术经济,2013,(12): 64 - 72.
[14] 杨国力,孔荣,杨文杰. 农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意愿价格:一个供求均衡——陕西省三县(区)721户农户调查[J] . 农村经济,2014,(2): 22 - 26.
[15] 钱忠好.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的经济分析[J] . 经济研究,2003,(2): 83 - 94.
[16] Wolfstetter E. Auctions: An introduction[J] .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1989, 10(4): 367 - 420.
[17] 邓晓红,徐中民. 参与人不同风险偏好的拍卖在生态补偿中的应用——以肃南县退牧还草为例[J]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11): 2411 - 2418.
[18] 傅晨,任辉.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机理:一个分析框架[J] . 经济学家,2014,(3): 74 - 83.
(本文责编:仲济香)
Auction Price of Land Management Rights under Farmers' Risk Preference: An Example of Rural Land Management
Rights Transfer in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YANG Wei-zhong
(School of Business,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1, China)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farmers' auction pric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management rights under farmers' risk preference, and therefor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and management rights transfer pric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auction theory, the model of rural land management rights transfer auction pric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portunity cost and auction price, or risk premium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survey data of Jiaxing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reservation auction price rang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pportunity cost and auction price becomes significant, and it enables the high opportunity cost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ural land management rights transfer. 2)With the expansion ofthe reservation auction price range, a trend that the degree of risk preference gradually reduces and the degree of risk aversion gradually increase is presented. 3)When the reservation price is fix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pportunity cost and risk premium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When the reservation auction price range expands, the correlation become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and reaches the maximum value when the reserve price range is equal to 30%.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t is meaningful for applying the auction bidding mechanism and expanding the reservation auction price range t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land management rights transfer, and therefore to promote the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management rights.
land economy; rural land management transfer; auction; risk preference; risk premium
10.11994/zgtdkx.20160616.142808
F321.1
A
1001-8158(2016)05-0046-07
2015-12-16;
2016-04-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4031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JY008);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2016C2501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LY14G030016)。
杨卫忠(1980-),男,浙江衢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与管理。E-mail: yangweizhongjx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