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玲
穴位按摩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张传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手术室(福建 350004)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与护理干预组(B组)各10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手术结束时进行手足底按摩各10min。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期SpO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和苏醒后躁动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复苏期 SpO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和苏醒后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均P<0.05)。结论对进入复苏期的全麻患者进行手足底穴位按摩,不仅能够降低复苏期SpO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和心率,而且还减轻患者苏醒后的躁动、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更为安全、顺利的渡过麻醉恢复期,提高患者的安全度与舒适度。
关键词:穴位疗法;按摩疗法;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
苏醒期躁动是全身麻醉术后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兴奋,高度烦躁,强烈挣扎,企图拔除气管导管、输液管、胃管和伤口的引流管,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苏醒期躁动可使患者循环系统剧烈波动,引发气管痉挛、呕吐返流误吸等导致呼吸困难,增加手术创面出血,严重者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躁动患者的肢动与挣扎可使引流管、导尿管、输液管及气管导管等脱出,甚至可能发生自伤、坠床等意外伤害,是围手术期全麻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运用手足底穴位按摩作为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护理方法,有效的预防并缓解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择期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200例,均为女性,年龄18~77岁。均予以静脉复合麻醉、气管内插管。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既往均无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及药物依赖病史。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与手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组(B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A组实施手术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加上双足底穴位按摩,具体操作方法:在手术结束时,足部采用搓摩及点按的方法,先用手掌搓摩涌泉及足底10分钟,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拇指点按涌泉30下。手部采用拇指按揉法在内关穴按揉10分钟。
1.3观察指标患者复苏期SpO2下降比例、血压及心率变化及呕吐和苏醒后躁动发生率。苏醒后躁动发生率以苏醒期操作配合评级为评价标准,0级:安静合作;1级:吸痰导管等刺激时肢体有活动,用语言安慰解释可改善;2级:无刺激时即有肢体挣扎,具有反抗表现,但不需医护人员制动;3级:强烈挣扎,需要多人制动或辅助用丙泊酚。0、1级为配合,2、3级为躁动。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护理干预组复苏期SpO2下降比例、血压及心率变化及呕吐和苏醒后躁动发生率均有所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经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苏醒期躁动发生机制迄今为止仍不完全清楚,但有文献提示苏醒期躁动主要与全麻药物的残余作用、手术中的疼痛刺激、各种不适刺激如气管插管、尿管及拮抗与催醒的药物治疗等有关。但是术后疼痛往往是诱发和加重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处理目前仍然是临床上的难题,主要是按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进行。
穴位按摩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手段之一,早在《黄帝内经》的《足心》篇中对穴位按摩即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人体脏腑各部位在脚底都有反射区,用按摩刺激反射区,通过血液循环、神经传导,能调节机能平衡,恢复器官功能,收到祛病健身之效。搓摩及点按法因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效果显著,是临床被使用较多的手法。有学者认为搓摩及点按法通过外部的力学刺激不仅仅对肢体的局部产生效应,通过经络系统还会引起特殊的中枢效应。这种效应是由于中枢神经中的神经元对按摩刺激产生反应或兴奋性增高所致。通过穴位按摩后人体的脑功能区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激活,可以减少全麻药物的残余作用,有效促进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苏醒。
涌泉穴是足部保健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穴位,《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即是说人之先天根于肾,涌泉为肾经起始穴位,如泉水之涌出,为精气之所发。因此涌泉具有滋肾水、降虚火止痛,镇静安神、健脾和胃、益肾利尿、疏肝明目之功效。西医学研究发现人类的足底部含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以及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等器官,它与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涌泉穴的按摩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效地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从而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在体内的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达到镇静安神的目的。
内关穴属于心包经,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该穴位于手部,裸露在外侧,护士取穴时非常方便,不受体位的限制,十分利于进行手法操作。内关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广泛,具有定惊止悸,涤痰开窍,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养心安神,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按摩此穴可促进身体的内啡肽分泌,而它是一种人体自然产生的镇静剂,能很好地安神、舒缓紧张,缓解呃逆等。因此按摩涌泉、内关穴可以通经活洛、改善循环,缓解肌肉的痉挛,镇静止痛,进一步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减少呕吐的发生。
本实验结果示对全麻手术患者进行手足底穴位按摩可有效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因此,手足底穴位按摩可能成为预防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新的治疗护理方法。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4.006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4-0468-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刘言言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