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临床改善作用

2016-08-15 09:00:31余方芳吕美华蔡惠娟范晓晶莫款华
河北医药 2016年15期
关键词:障碍量表心理

余方芳 吕美华 蔡惠娟 范晓晶 莫款华



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临床改善作用

余方芳吕美华蔡惠娟范晓晶莫款华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临床改善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8.4%)显著高于对照组(86.9%)(P<0.05)。经过护理,2组患者PCL-C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PCL-C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生存质量均得到提高,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有助于患者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护理;PCL-C评分;生存质量

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理反应,是指特殊事件出现引起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精神障碍,病程易迁延,预后较差[1],一般认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可治愈。随着近些年心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治愈已经成为可能,目前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应激免疫训练、脱敏治疗、认知治疗等[2,3],为分析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影响,以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诊断和统计手册:精神障碍中有关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排除:精神疾病、脑器质性损伤、妊娠期、肝肾衰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依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男23例,女38例;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8.4±12.5)岁;婚姻不幸19例,突然身患重病18例,重大纠纷10例,车祸7例,破产2例,其他5例。大学及以上12例,高中26例,初中级以下23例。对照组男20例,女41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9.5±10.6)岁;婚姻不幸20例,突患重病14例,重大纠纷9例,车祸8例,破产1例,其他9例。大学及以上10例,高中毕业29例,初中及以下2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2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给予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尽量安排单间病房,集中操作医疗护理活动,减少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制定合理饮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增加饮食营养,必要时少量多餐。采用集体授课防治,采用通俗语言向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鼓励患者积极讨论自己心里感受,要求成功治疗患者向其他患者传授相关经验。保证睡眠质量等,为患者提供安静睡眠环境,调整光线,避免吗晚上饮用刺激性饮料,必要时安排患者家属陪护。

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采取合适语言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意愿,帮助患者分析自身感情困惑,教会患者克服焦虑、调整情绪的方法。对患者开展支持性心理干预,采用真诚的态度和语言积极主动接触患者,鼓励患者讲述生活经历,帮助患者接受所面临的不行和自身反应,使患者能够勇敢接受自身不幸。对患者症状护理中,缓解患者心理顾虑,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患者情绪后,采用行为疗法校正患者心理,教导患者采用全身松弛疗法,调节自主神经,减少患者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生。对患者认知治疗加强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更加清楚认识应激事件,告知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原因,并帮助患者改变以往不正确的认知观念,让患者学会应激处理的认知和行为技能,通过治疗护理,帮助患者改变错误认知,摆脱心理危机。对患者开展脱敏治疗,让患者小剂量暴露在引起精神障碍的环境中,使患者逐渐使用这些环境,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

1.3观察指标患者均采取5周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分析2组患者护理效果,患者焦虑症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评分越高,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评价,得分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佳。分析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评分变化,得分越高患者治疗效果越差。

2 结果

2.11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n=61,例(%)

2.22组患者干预前后PCL-C量表评分变化经过护理,2组患者PCL-C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PCL-C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PCL-C量表评分比较 n=61,分,

2.32组患者HAMA评分变化比较经过护理,2组患者HAMA评分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HAMA评分变化比较 n=61,分,

2.42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经过护理,2组患者生存质量均得到提高,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创伤严重应急因素引起的异常精神反应,多数患者伴随抑郁、恐惧、愤怒等症状,以往治疗中多采用药物和常规护理相结合[4],使用镇静剂、抗抑郁药物等,效果不佳,随着心理学不断发展进

表4 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n=61,分,±s

步,心理护理逐渐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5],研究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效果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本组研究中主要分析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临床改善作用。重大事件发生后,患者身体受到损伤的同时还会引起精神障碍,也就是创伤后应急障碍,疾病反复出现加重[6,7],在影响患者生活的同时对患者家属带来很大精神压力,间接导致患者病情疾病反复。常规治疗和护理效果不佳[8],多数研究认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出现[9],患者不仅会表现出心理障碍,还会出现一些正性心理改变[10],在护理工作开展中充分挖掘和培养正性心理改变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以往研究提出采用共情式心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11,12]。不少研究认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能顾针对性解决患者心理问题[13],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在本组分析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8.4%)显著高于对照组(86.9%)(P<0.05)。经过护理,两组患者PCL-C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PCL-C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生存质量均得到提高,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以往研究报道结果相一致,说明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心理护理研究中,归因防治的心理护理方式有较多使用[14],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受到重大事件的打击,会选择悲观归因方式,产生自责心理,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在护理中,帮助患者理性分析事件[15],找出正确的归因方式,分析原因的重要性,能够使患者尽早康复。因此在心理护理操作中需要把握重点环节,消除患者应激源,改变患者对应激事件的态度和认识,提高患者应对能力。

总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有助于患者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1周宵,伍新春,袁晓娇,等.青少年的创伤暴露程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核心信念挑战、主观害怕程度和侵入性反刍的作用.心理学报,2015,47:455-465.

2刘力勇,王力,青于兰,等.创伤暴露青少年群体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600-603,584.

3路鹏程,卢家银.地震灾区记者的心理创伤暴露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现代传播,2014,36:36-39,62.

4Roncone R, Giusti L, Mazza M, et al. Persistent fear of aftershocks, impairment of working memory, and acute stress disorder predic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6-month follow-up of help seekers following the L’Aquila earthquake.Springerplus,2013,2:1-11.

5戴艳,雷鸣,周宵,等.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61-67.

6Chemtob CM,Gudio OG,Laraque D.Matern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in pediatric primary care: association with child maltreatment and frequency of child exposure to traumatic events.Jama Pediatrics,2013,167:1011-1018.

7宋玉慧,盛玉霜,徐晚月,等.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影响.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42:114-118.

8孔艳婷,张劲松,帅澜,等.儿童应激障碍检查表中文版的效度、信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452-457.

9夏哲远,孔悦,殷婷婷,等.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35-1039.

10李敏,周劲松.心理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中外健康文摘,2013,10:30-32.

11廖春梅,赵一琴.心理干预在创伤儿童的创伤性应激障碍中的影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52.

12周玲玲,童静,张明,等.品管圈在急诊护士经历工作场所暴力致创伤应激障碍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4041-4044.

13黄海群,童静,张明,等.多媒体宣教对急诊创伤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981-1982.

14李向荣,王正英,李英姿,等.术前心理护理对术中知晓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作用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456-1458.

15杜小丽.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52:370-372.

2015-12-23)

10.3969/j.issn.1002-7386.2016.15.044

523110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脊柱外科

R 473.74

A

1002-7386(2016)15-2385-03

猜你喜欢
障碍量表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