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跃
摘要:正确引导离异家庭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是一项艰巨和意义重大的任务。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从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入手,总结了离异家庭大学生经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正确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督促他们建立合理生活习惯、鼓励多参加集体活动和调动学习积极性等方法,以期能正确引导离异家庭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2
离异家庭大学生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小群体了。离异家庭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父母离异给他们心理上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正确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一、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抑郁性
家庭关系的破裂对子女的性格影响是深远的,他们不愿意和外界接触,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存在戒备、厌烦心理,自信心缺乏,神经过敏。对生活缺乏应有的热情,总是生活在家庭破裂的阴影中。不轻易相信别人,不愿透漏心声,不爱和同学接触,不善言谈,出现矛盾不愿意和老师沟通[1]。
2.自我控制力差
离异家庭大学生普遍缺乏自我控制力。离异家庭子女当环境发生改变时,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较大的波动。社会经验的欠缺使他们遇到事情不会处理,又不愿意咨询父母,内心惶恐不安,甚至出现神经衰弱、失眠、噩梦等现象[2]。脾气暴躁,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和同学发生口角和矛盾。
3.自卑
离异家庭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认为生活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认为命运不公平,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对待周围的事物缺乏情趣和激情,自卑心理严重,认为自己能力不行,也不愿意去尝试,极少参与集体活动。
4.对人焦虑心理
父母之间离异对离异家庭大学生造成的伤害是深远的,父母间的敌视甚至相互攻击不良行为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对他人产生防卫心理,不相信别人,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可怕的,不安全的,心中充满郁闷也不愿意向别人倾诉、难以排解。
二、离异家庭大学生大学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人际关系紧张
离异家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常都是比较差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得不自信,不信任身边的同学朋友,对别人说的话总是很敏感,常常误解他人的言语,性格的敏感与多疑导致了他们人际交往上的失败[3]。高中阶段,以学习为主,很少进行人际交往。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人才聚集在大学里,地域之间文化的差异使每个同学处事风格以及思维方式都有很大差异,这样就给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面带来很大的困难,不能合理处理同学之间、舍友之间的关系,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2.学习动力上的不足
家庭的变故,致使他们缺乏生活的热情,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从残酷的高中生活突然走进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容易造成他们精神上的懈怠和迷茫。有很多离异家庭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适应能力差,不能很快适应大学学习方法,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很容易致使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甚至放弃学习。
3.心理承受力差
大学是一个人才的聚集地,是施展自身多方面才华的地方,离异家庭大学生性格抑郁孤僻,缺乏活力和缺乏施展才华的冲动,和熠熠逼人的同学相比会产生很强的自卑感。加上破碎的家庭关系,使他们变得非常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生活或学习上稍有不顺,就变得极为暴躁。整天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尤其是恋爱感情上的变故,对他们影响是最大的。如果出现感情方面问题,甚至会出现轻生的念头。
4.经常违规违纪
由于家庭的变故,造成一些家庭离异大学生养成我行我素的行为特征,对外界很多事物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任性放纵,漠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组织无纪律,无视管制,夜不归宿。迟到、早退、旷课、打架等现象经常出现。
三、如何引导离异家庭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1.正确的心理疏导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人际关系的平台,让离异家庭大学生感情上对老师、班级和集体产生依赖。爱能化解他们心中的恨和怨,教师要以诚心、爱心、关心对他们。诚心地与他们交心,多和他们谈心,对其心理进行疏导,疏导过程中要以理导引。让他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宽容和理解。从父母的位置去理解他们的感受,理论上的指导,思想的启迪,行动上的实践,情感上交流,都起到潜移默化的疏导效果,使他们的心态趋向平静[4]。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让他们担任适当的职务,给他们提供为大家服务的平台,在此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学会与人交往,尊重别人、爱惜自己、培养好的品质。
2.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帮助离异家庭大学生调整好心态,具有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引导他们客观正确的评价自我、接纳自我。不卑不亢,大大方方自信满满的和人交往;不对过分,苛刻、过分的要求自己。端正交往动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适当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如:人际吸引增强术、语言表达术、交谈对答术、巧妙回避术、批评表扬术等[5]。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能理解他人,才能学会宽容。理解他人、善待他人、宽容他人,这样就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改善。
3.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
帮助他们了解大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高中的区别,引导他们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化到以学生主导的自学模式中来。在大学里,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来发展自己,抛弃中学单单坐在教室死读书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在大学里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业的最终成绩。在思想上给他们明确,要想在学业上获得成功,就一定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明确目标,确定发展和努力的方向,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督促建立合理的生活习惯
离异家庭大学生进入大学,也就意味着离开那个让他们伤心的家,获得了足够多的自由。如果不能合理利用这些自由,生活没有规律则会给身体和精神造成双重伤害,大学生活也会一塌糊涂。所以,尽快帮助离异家庭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让他们做好独立生活的心理准备,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②养成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健康饮食、科学的体育锻炼和高度的生活规律性。③合理安排业余时间。大学生活的业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可以合理安排一些文艺活动、学术报告会、社交、图书馆自习等等活动。合理的业余时间安排能够让他们摆脱往日的阴郁,充实他们的知识,为将来积攒更大的发展资本。
5.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
离异家庭大学生通过参加大学丰富多彩的的集体活动,能够调节他们的消极情绪、释放心理的压力。老师应该多组织他们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比如篮球赛、足球赛、文艺表演等)。通过这些集体活动能够加强他们的人际交往,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让他们在充满爱心的学校大环境下健康成长。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发挥挖掘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特长的发挥有利于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课外小组、兴趣小组、绘画、书法、文学、集邮等活动能使他们的不快情感转移。在集体活动中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涂牧.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策略探讨[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02(10):
[2]杨艳华.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2(15):
[3]周茜,苗金燕.离异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途径探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2(25):
[4]臧帆.离异家庭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09.
[5]李慧民,翟景峰.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与应对[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06(25).
作者简介:蒋 跃(1984-),女,重庆人,助教,硕士,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管理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