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式申遗”背后的问题与对策
——以中国丹霞申遗为例

2016-08-09 07:42王云庆吴国娇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丹霞地貌

王云庆,吴国娇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济南250100)



谈“中国式申遗”背后的问题与对策
——以中国丹霞申遗为例

王云庆,吴国娇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济南250100)

摘要:2010年8月,随着“中国丹霞项目”捆绑申遗的成功,中国的“申遗热”再次升温。然而在丹霞成功的喜悦背后,很多人关注到原列入申遗名单的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由于资金缺口遗憾退出申遗。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有关申遗的种种讨论层出不穷。在中国申遗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背后,“中国式申遗”暴露的问题与隐患也逐渐受到关注。笔者以全国“申遗热”为背景,以中国丹霞申遗为例,对“中国式申遗”进行解读,探究“申遗热”产生的原因所在,进一步分析当前背景下面临的问题,力求为更好的保护和开发丹霞遗产提出有效建议,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式申遗;丹霞地貌;申遗热

2010年8月,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以及浙江江郎山6地区捆绑组成的“中国丹霞项目”成功的通过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批准后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0项世界遗产,一股申遗的热潮再次席卷全国,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第三的遗产大国。这股浪潮一直持续至今,截至2015年7月,我国已有世界遗产48项,其中包括自然遗产10项,世界文化遗产34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项,同时含跨国项目1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在数量上已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遗产大国。就目前来说,中国仍有包括良渚遗址、蜀道、江南古镇以及纳木错、中山陵、青海湖风景名胜区在内的数10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规定,一个国家每年最多只能申报一个文化遗产项目及一个自然遗产项目,因此各地提出申遗的名单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这样的景象,只能荒诞地形容为——“中国式申遗”。

“申遗热”不得不让人们反思,中国式的申遗在成就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以丹霞项目申遗为例,从申遗前期的大规模准备,中期的巨额费用开支,以及后期费用不足、不能合理保护开发等问题都获得广泛关注。“中国式申遗”理应有所遏制,唯有改变这种重申报、轻管理,重利用、轻保护的方式才能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作者简介:王云庆 (1964—),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学、图书档案学。E-mail:wyq@sdu.edu.cn;wyq7815@163.com.

1 解读“中国式申遗”[1-4]

申遗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或者说,是为了保存记忆。自然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人类重要的财富,对一个主权国家来说,失去属国范围内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意味着失去精神的屏障和依靠,是无可估量的损失。然而并非任何国家都可以完好的保护这些遗产,主权的交替导致的战争和灾难就能轻易的毁灭这些人类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考虑到任何有价值遗产的破坏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面临遗产枯竭的危险,考虑到一些国家不具备足够的经济、科学和技术条件,不可能有完善的保护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于4年后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建立《世界遗产名录》,旨在保护全人类共有的资产,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供持续发展和利用的永久财富①新华资料.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DB/OL].(2003-07-03)[2010-11-21].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7/03content951783.htm.。如此,各个国家皆可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这样一个认证,也是为了唤醒各国对遗产的重视程度,达到更好的保护,以便长远的维持。

然而在实际的落实和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中国地大物博,丰美物饶,中华民族耀眼的文明结晶和无间断的文化传承,使得我国在遗产申报资源方面占有无可比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优势,因而取得了不少的成就。随着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人们对经济效益的需求日益增加,有无遗产的差异就显现出来:它更像是一张身份的“名片”,代表了国内外的认知和旅游热度,能够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这样的品牌价值力量,对各地,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说,成为了追求申遗的不竭动力,这才造就了中国式的申遗热潮。每一项遗产的申报,都伴随着当地人民过高的期望:期望提高国内外的知名度,吸引大批的游客,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以缓解就业,最重要的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腾飞,最终改善人民的生活。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范例,拿湖南崀山为例。

崀山所在地为湖南省新宁县,申报前的知名度很小,这个县城距离长沙400多km,62万人口的县城2009年财政收入仅2.5亿元,属于贫困县,旅游收入仅占县财政收入的20%,旅游资源没有变为经济资源而有所荒废②唐磊,万佳欢.“中国丹霞申遗”:一个死去活来的故事[J].中国新闻周刊,2010(9):79.。然而,申遗成功的2010年,崀山接待游客27.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亿元,相比2009年增长88%的接待量,旅游收入翻了一番(图1)。崀山丹霞申遗带来的经济效益持续发酵,2012年,新宁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GDP)597 105万元,同比增长11.8%,财政总收入6.17亿元,虽同比只增加46万元,但收入结构得到优化。值得一提的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3%,人民生活日益安康。申遗的成功不仅为新宁带来了旅游业新机遇,也推动着各类服务行业的进步。2013年崀山景区接待游客58万人,门票收入达4 500万元,其他收入1 500万元。可以看出,申遗的初期效益来源主要是旅游业,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门票收入逐步攀升,旅游业也日益在财政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日渐增加的旅游承载量为一些衍生的服务业提供了机遇,景点内营销种类的增加也有利于带动其消费需求,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这样的利益摆在眼前,申遗的优势再一次被强化,各地都迫切想要在这样的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图1 崀山丹霞旅游及财政收入柱状图

就连捆绑进入申遗名单却主动退出的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由于前期的宣传和有关退出的争论也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度和经济效益。从2009年到2014年,其门票价格至少上涨100%,门票总收入也以每年30%~35%的幅度向上攀升,充分体现了“申遗”这一品牌价值的优势所在。然而,在这一系列的经济效益背后,人民对门票价格水涨船高、景区管理不善等问题的质疑却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提出,这样的经济状态就如同漂浮在政府债台之上的泡沫,并不能真正为人民带来福祉,正如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崀山新宁县,为这一次申遗花费4亿多元,而其2008年的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投入全县近2年财政收入申遗,削减公共设施的建设支出,这样的申遗观念也受到不少质疑③“中国丹霞”申遗花费十几亿[J].理财,2010(9):8.。中国式申遗,究竟能否成为经济的“兴奋剂”,仍然值得商榷。

2 退出申遗为何受追捧

2010年8月,“中国丹霞”项目在巴西召开的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接受审议,但就在6月初,世界遗产技术咨询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丹霞项目的评估报告却给出“Defers”的结论,即推迟申报,这样的结果无异于死缓④李婧.丹霞申遗:在争议中突出重围[J].文化月刊,2010(10):29.。就在丹霞项目行进在波折的申遗路上时,张掖丹霞由于资金缺口退出申遗的消息受到关注,在得知6大地区为申遗花费十几亿资金后,张掖实事求是退出申遗的消息宛如清风拂面,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也引起了有关申遗的热烈讨论。

张掖丹霞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中国7大最美丹霞”之一,面积510多km2,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复合区,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冠绝全国。然而要想通过“申遗”,让丹霞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系列的花费则在所难免,2007年张掖市财政收入10.6亿元,地方预算收入4.7亿元。从现实条件来看,“申遗”的确有困难。若穷尽全市力气申遗,就可能无法保民生、保生态,也就谈不上稳定和发展⑤郑朝华.张掖丹霞地貌退出申遗的背后[N].甘肃经济日报,2010-9-16 (003).。在现实的难题下,张掖量力而行选择退出申遗。众多网友对此决定的支持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前 “中国式申遗”背后的隐患。

笔者认为“中国式申遗”的一个具体表现在于:很多地方只看到经济效益而忽视自身的经济发展条件,认为只要申遗成功便可一劳永逸,却忽视申遗的花费和旅游管理费用是否会挤占公共投入,减损公共福利,甚至让政府掉进债务陷阱。从这一点来看,张掖退出“申遗”是明智之举。有专家认为申遗是件好事,张掖丹霞在申遗之前,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专门的管委会,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如一张白纸,一旦纳入新的遗产保护体系之中,可以受到国际遗产基金会的扶持,保护也会越来越好,因此退出申遗值得惋惜。但笔者认为申遗和保护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申遗之前的开发利用不完善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的落后所导致的观念落后,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不注重保护的观念必然会被匡正。申遗之后可能会得到保护,但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过大的旅游承载量、由于“公务接待”而损失的门票收入、环境的污染问题、大规模的开发与利用等。两相比照,发展经济,务实的进行保护和开发,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据知,张掖旅游局提请张掖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其中涉及到丹霞地貌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希望张掖丹霞能在当地政府的积极保护下更加绚烂,给公众真正留下一块涵养精神、启迪灵性的胜地⑥乾羽.“张掖丹霞”退出申遗为何受追捧[N].今日信息报,2010-08-25 (B01).。

3 “中国式申遗”的问题与对策[5-12]

3.1明确申遗初衷

门票和景区内额外花费问题是“中国式申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丹霞项目申遗的初衷是有效保护中国丹霞地貌,提升国内外对“丹霞”的认知度。从本质上来说,世界遗产属于公共资源,理应具有公共占有性和非营利性,然而现实上,由于申遗的成功,门票也水涨船高,使得理应人人占有的公共资源成为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进得去、花费得起的地方,这已经严重的偏离了申遗的初衷。

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后,韶关市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黄大维表示,相对于当时120元的票价,有很大上涨的空间。广东丹霞山为了申遗,对遗产地环境进行整治,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2亿元资金,资金主要由景区向银行贷款解决,每年向银行偿还千万元以上的贷款本息。一边要还贷,一边要对景区内旅游设施进行投资,涨价也是理所应当的事。这一言论引发了人们对门票问题的讨论,“申遗=涨价”的猜想将丹霞山推到了风口浪尖⑦刘建华.中国丹霞申遗的台前幕后[J].小康,2010(9):72.。政府若要依靠门票涨价,增加景区内额外花费这样的方式来尽快收回前期申遗的投资成本,就会将普通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众拒之门外,最终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因小失大。目前,我国遗产地的门票水平应该是世界上最高的,每年的涨幅也日益增加,尤以节假日为甚。2014年国庆节假期,韶关丹霞山门票由100涨至200元,涨幅达100%,并统一不分淡季旺季。究其原因:一是还贷,二是人员工资增加和物价上涨,使运营成本提高。除此之外,景区为了落实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的有关要求,2010—2012年,共计补偿当地农民山林资源保护费377.79万元。这些原因,不仅造成门票价格大幅上涨,而且容易造成当地政府入不敷出。由于门票增幅超过人均GDP增幅,如表1所示,涨幅差距越大,居民的消费能力就越弱,门票定价超过了居民的承受能力,进而失去了通过游览世界遗产地感受和了解我国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权利,也使世界遗产作为教育公众的载体这一功能得到弱化。对门票价格进行听证和统一监管,与居民收入及同等自然遗产资源相比较,平衡投入与产出比,制订合理的还贷计划,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表1 韶关丹霞山门票增速与人均GDP对比表

3.2重视后续管理

某些地方政府单纯的认为只要能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意味着身价百倍,游客蜂拥而至,旅游收入节节攀升,“世遗”这块金字招牌能迅速给遗产地带来滚滚财源⑧丛一.申遗:环境在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尴尬[J].中国质量,2007(8):42.。因此全国各地以空前的热情加入“申遗”的队伍。以丹霞为例,中国丹霞耗资十几亿元,从开创性的捆绑式申遗、动议到审议成功,4年征程历经波折,上至国家外交等诸多部门,下至六地省市之间的相互争执与协助,各方利益盘根错节的集中于此,最终目的是为了申遗成功,更准确的说是追逐申遗背后巨大的经济产出。比如作为联合申遗的领头单位湖南省,就一切都以崀山的需求为中心,崀山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有条公路本来应从崀山景区经过,因为申遗挪到了景区外,这一挪,便要花费1.5亿元,六大丹霞各景区的整治费用中,钱的去向究竟如何,尚没有系统性的回答⑨唐磊,万佳欢.“中国丹霞申遗”:一个死去活来的故事[J].中国新闻周刊,2010(9):81.。在世界遗产申报方面,不得不提防急功近利的思想,需要全面的了解和准备并付出一定的代价,毕竟不是儿戏。

笔者认为,如若不对申遗成功的遗产进行有效管理,那么动辄上亿的申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就是破坏的开始。一旦遗产的价值被金钱衡量,对各地而言都是一场灾难,因为世界遗产并非终身制,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被踢出队列,甚至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如何对景区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体制实行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分权体制,从遗产的行政划归上来说,世界自然遗产划归建设部管理,世界文化遗产则归国家文物局管理,而林业、旅游、水利等很多部门又享有各自的管理权,由于世界遗产分属不同的部门,各部门职责分工不甚明确,导致政府部门之间出现比较混杂的局面,一方面有重复管理之嫌,另一方面又存在“划归盲区”,进而使遗产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从遗产的地区规划来讲,我国地区规划界限清晰,国家又采用分权的方式,虽然世界遗产在名义上属于国家,但其管理实则下放至各地政府。政府往往受当地经济与需求的限制,一些部门把世界遗产只当作经济的载体,而忽视环境生态、教育教化、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内容。久而久之,导致一些地方的世界遗产所有权“虚化”,甚至以各种形式变相转移,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监督权混淆,从而导致遗产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步履维艰⑩王小利.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体制改革策略的思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若想促进我国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应站在国家的角度,改革完善统一的管理机制,建立管理体系的监督制度,预防多元化决策,明确地方政府职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世界遗产的管理问题。

3.3力求长久保护

随着中国丹霞项目的成功申遗,丹霞成为了全国人民宝贵的物质财富。“申遗”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些“大自然的礼物”,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丹霞景区的保护状况令人担忧。扶夷江是崀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景区之一,但是由于近年污染严重,扶夷江的河床因污染呈乳蓝色,严重破坏了水文动植物的生长,进而破坏了崀山的生物多样性11沈念祖,杨晓菲.贫困县的”世遗”账本[N].经济观察报.2014(05).。污染情况不改善,崀山“世遗”的牌子又能保留到何时呢?一旦被踢出世界遗产的名单,申报投入的资产付诸东流,都头来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见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不仅仅是认证和荣光,更重要的其实是责任。

除污染之外,还有更多人为的破坏。申遗成功之后,大量游客涌入丹霞景区,这些游客的素质良莠不齐,随手涂鸦,乱扔垃圾,竟能在山坳处形成小型的垃圾场。不可否认发展旅游与保护资源之间存在矛盾,游客多对保护不利,对承载量更提出高要求,然而限制游客会限制旅游业发展,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不利,但这样的矛盾并非难以调和。一些部门虽然门票收入不菲,但除去上交政府及景区内设施的维持费用等,用于修缮和保护的经费少之又少,因而又出现了收入可观和保护经费少的矛盾。不管怎么说,如何把宝贵的遗产交到子孙后代手中,是当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以江西龙虎山为例(图2),2011—2014年,江西龙虎山旅游收入直线攀升,2014年高达4.06亿元,相比较而言,景区的保护经费占旅游收入的10%~20%左右,2011—2012年增长趋势较平缓,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随着龙虎山新型宣传方式的推进,旅游收入获得飞升的同时保护经费也较高幅度的增加,可见保护与否,主要不是钱的问题,还是观念和意识的问题。

图2 江西龙虎山丹霞景区旅游收入和保护费用对比图

要想对丹霞景区获得更好的保护,除经济条件之外,还应加强对人的宣传和培养。对游客而言,限制每日游客人数,并对进入景区的游客进行合理的宣传与引导,强调环境保护和遗产保护意识,倡导自觉遵守游览规定保护自然遗产;对工作人员而言,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遗产工作团队的素质与规模,使保护遗产的任务后继有人,有效保护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及其真实性。

4 结束语

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恒久的财富。文化的传承并非一朝一夕,毁灭却在旦夕之间。我国的国土特点、政治经济发展水平都决定了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方面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理应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开发和利用的方式虽多种多样,但一定要以保护为中心,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对子孙后代的承诺。另外,只有意识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本文从“中国式申遗”概念入手,探讨其背后的问题与对策,旨在认清目前的社会现实,为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对中国世界遗产管理领域的研究提供作料,该领域的研究价值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于海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3]李新,况明生.“中国式申遗”背后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4]李志起.谁为中国式申遗买单[J].中国经济周刊,2012(62).

[5]王骏勇.申遗不是目的,保护才是根本[J].中国人大,20110(5).

[6]王小利.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体制改革策略的思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7]徐晓倩.我国捆绑型世界遗产项目的管理模式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9.

[8]郑立华.中国式申遗的冷思考[N].中国商报,2007-01-30(017).

[9]吴帙凡.张掖丹霞地貌景区开发利用优化方案探讨[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0]林治波.张掖丹霞为何无缘“世界遗产”[J].中国经济周刊,2010(5).

[11]朱四倍.“中国式申遗”掉进债务陷阱[J].政府法制,2009(10).

[12]严红枫,胡晓军,吴春燕,等.中国丹霞:申遗成功之后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0-08-03(005).

中图分类号:F592;K928.3

文献标志码:A

Questions and Solutions about Sinicism Heritages Application on the Example of Dan Xia Landform

WANG Yunqing,WU Guojiao
(Couege Historg Culture Shang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On the August of 2010,with the success of“Danxia project”binding to apply the world heritage,the upsurge of heritages application in China has risen up again.However,behind of the happiness of success,more and more people paid their attention to that Danxia landforms in Zhangye of Gansu province,which was retreated from this list because of the fund shortage.This news made their last news splash-plenty of talks about heritages application boomed.Besides the big achievement to the heritage career,the potential questions about“Sinicism heritages application”are gradually exposed.The author regard the“upsurge of heritages application”as the background,explore the reasons caused the situation,furth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and put towards the solution in order to have the efficient suggestions to take measure of protecting and utilizing the Danxia heritage,for more,bringing it out the continual development.

Key Words:Sinicism heritages application;Danxia landform;upsurge of heritages application

猜你喜欢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感受自然风光,学习革命精神
崀山丹霞地貌美学鉴赏及研学旅行设计
广东平远南台山丹霞地貌面积计算的研究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
中国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研究方向
游于闽西山水间,居于咫尺画卷中
四川盆地丹霞地貌的体育旅游开发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