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烽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北京100083)
从梯级的角度阐释“宁可”句式及其教学建议①
王瑞烽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北京100083)
梯级;宁可;虚词教学
首先从梯级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宁可A,也(不)B”句式,发现“A在某一度量维度上劣于B”的梯级是此句式的重要特质,并分析了这种梯级维度的多元性和显著性;此外,还发现此句式的语法意义是“彰显行为主体的反常选择”,语用目的是为了“表达坚决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决心”。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于“宁可”句式的教学建议。
对于“宁可”复句,学界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宁可”的词性归属研究(张谊生,2000:3-23;吕叔湘,2010:418-419);“宁可”复句的归属研究(邢福义,2001:340-342;宋晖,2012a);“宁可”复句中成分的省略研究(王天佑,2009、2012);“宁可”类复句之间的转换条件研究(周有斌,2004;高书贵,2005;宋晖,2009、2012b;李艳丹,2014);“宁可”类相关词语的辨析研究(王天佑,2009;李艳玲,2012)。
关于“宁可A,也(不)B”句式的语义及语用,是“宁可”复句研究中最为集中的部分,也是争论最多的部分。已有的研究多是孤立地从A与B本身的“利”(正向评价)“害”(负向评价)属性来研究取舍倾向的表达,但是所得结论却不尽相同。何宛屏(2001)认为这一句式中的A和B都是“害”,相比之下,A的危害性要小于B,所以说话者勉强选择A,而舍弃了B,实际上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而邵敬敏(2003)则认为A和B有不同的“利”“害”属性,在A和B都是“利”的情况下“两利相权取其重”,A和B都是“害”的情况下“两害相权取其轻”,A和B各有“利”“害”的情况下“两难相权取其优”,在A“害”B“利”的情况下“压利抬弊取其爱”。另外,还分析了A和B都是“害”且A还甚于B的情况产生的语用原因,指出一般不可能是A“利”B“害”。王灿龙(2003)、张宝胜(2007)也认为句式中A、B存在复杂的“利”“害”属性,还进一步分析了A和B不同的“利害”属性与所处分句肯定与否定的复杂关系。
为什么从同一角度进行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是前一类研究过于粗疏,后一类研究精细深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宁可”句式真的有这么错综复杂吗?还是这一研究角度存在问题?
西方语言学者(Faueonnier,1975;Israel,2004:701-721)发现人类大部分的基本概念域都是以梯级(scale)形式存在的,梯级表现出程度和等级的特性,即梯级的内部成员间在大小、高低、强弱等方面存在量的差别,而且这些特性会自然而然地反映在语言的词汇语义中。
在言语交际中,概念域中的这种梯级可以帮助人们通过梯级推理(scalar inference)获得隐含的梯级含义(scalar implicature)。梯级推理是指人们以梯级中的某一参照点的情况去推知或者认定同一梯级中的目标点的情况,其推导方法分为最基本的两种:从较低级的参照点的情况推导出较高级的目标点的情况;从较高级的参照点的情况推导出较低级的目标点的情况。(蒋勇,2004)例如:
(1)小孩都搬得动。(大力士当然搬得动)①文中的例句除了标明出处的,都为作者自拟。
(2)大力士都搬不动。(小孩儿当然搬不动)
“大力士”和“小孩”在力量的大小上存在一个梯级序列,在这个梯级序列中,“大力士”处于较高的序列位置,而“小孩”处于较低的序列位置。从例句(1)中,我们可以从较低的参照点(小孩)推导出较高的目标点的情况——“大力士搬得动”,而从例句(2)中,我们可以从较高的参照点(大力士)的情况推导出较低的目标点的情况——“小孩儿搬不动”。
国内英语学界的一些学者(蒋勇,2004;龚卫东,2006;周家发,2012)在西方梯级含义理论的启示下对于汉语中的梯级含义现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极性词语的梯级含义功能、极性隐喻现象、夸张性隐喻的梯级含义功能、虚拟参照点的梯级含义功能、主观量的梯级模型解释等。汉语学界的一些学者(崔希亮1990;沈家煊,2001;张旺熹,2005;曹秀玲,2005;郭锐,2006;袁毓林,2006;陆方喆、李晓琪,2013;石慧敏、吴为善,2014)在其汉语语法研究中有的引入了梯级及梯级推理的概念,有的使用了别的概念,但其所指其实也是梯级及梯级推理。
我们发现“宁可”句式其实与梯级密切相关,如果从A、B相互之间的梯级进行研究,可以对“宁可”句式做出更简洁且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提出对于“宁可”句式的教学建议。
“宁可A,也(不)B”句式中的A和B是说话人的两种选择,这两者相比而言存在优劣的梯级差别,即A劣于B。例如:
(3)我宁可[A]撑破肚子,也不愿意[B]把瓜剩下。(张贤亮《我的菩提树》)
(4)老金是一个宁肯[A]割脑壳也不愿[B]割耳朵的汉子。(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例句中,比较而言,“撑破肚皮”这种情况明显要比“把瓜剩下”差,“割脑壳”也明显劣于“割耳朵”。
如果将句中的A和B互换一下位置,则句子就变得让人觉得别扭,等同于废话了。
(3') *我宁可[B]把瓜剩下,也不愿意[A]撑破肚子。
(4') *老金是一个宁肯[B]割耳朵也不愿[A]割脑壳的汉子。
以上两个例句之所以不能将A和B互换位置,是因为A几乎已经达到了“害”的极点——死亡,任何其他的情况与之相比都要显得好一些,也就是说,A无论如何都劣于B。两者在“宁可”句式中不能互换位置,这从反面证实了“宁可”句式的特质:A必须劣于B。
邵敬敏(2003)发现,当句中A“害”B“利”时,不能将两者互换位置,即“宁可”句式中不能出现A“利”B“害”的情况。例如:
(5)我宁可[A]吃烂杏,也不愿[B]吃鲜桃。
如果将这个句子中的A和B互换位置,则句子就不能成立:
(5')*我宁可[B]吃鲜桃,也不愿[A]吃烂杏。
在我们看来,这类句子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限制,是因为A和B“利”“害”属性非常明显,两者之间的优劣差别非常显著,即A明显劣于B。不能将两者互换位置,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宁可”句式中“A劣于B”的特质。
有学者对于“宁可”句式的观点也反映了这一特质。王还(1999:293-294)指出“宁可”句式中的A虽然是行为主体做出的选择,但是它是一种“勉强选择”。邢福义(2001:340-342)也指出A是行为主体“不乐意而为之的事情”。虽然两位先生并没有明确指出“A劣于B”,但是指明了A其实是行为主体所做出的一种不好的选择。
前文已经提到,关于“宁可A,也(不)B”句式,已有的研究多是孤立地从A与B本身的“利”(正向评价)“害”(负向评价)属性来进行分析,学者们努力地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构建各自的解释框架。且不论这样的分析使得对于“宁可”的解释变得非常繁杂,而且孤立地分析A和B本身的“利”“害”属性也是难以做到的。王灿龙(2003)也承认“对于有些命题,孤立地看,我们无法做出正向或负向的评价,因此,关于这类命题的评价一般都是与之相关的另一命题比较而来的。”但是,他只将对这一现象的分析用来简单地弥补其解释框架,可能没有意识到孤立地分析命题的正向和负向评价这一研究角度是存在问题的,可能更没有意识到命题的“比较”其实才是“宁可”句式的重要特质。我们认为,对于“宁可”句式中的A和B,两者本身的“利”“害”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优劣比较,即A和B两者之间相比而言存在“A劣于B”的梯级差别才是这一句式的重要特质。
前一章中所举例句中的A和B之间的优劣梯级都非常明显,两者之间基本上只存在A劣于B这一种优劣梯级。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两件事之间的优劣,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两者往往存在不同的优劣差别,也就是说,两件事之间在不同的度量维度会形成不同的优劣梯级。例如“坐汽车”和“坐飞机”在不同的维度就形成不同的优劣梯级。
维度1(速度):“坐飞机”优于“坐汽车”
维度2(票价):“坐飞机”劣于“坐汽车”
如果这两件事出现在“宁可”句式中,则位置是自由的,也就是说两者都可以分别出现在A和B的位置,例如:
(6)(虽然坐飞机快一些,但是)我宁可[A]坐汽车,也不[B]坐飞机。
(7)(虽然汽车票便宜,但是)我宁可[A]坐飞机,也不[B]坐汽车。
例句(6)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在“速度”这个维度上,“坐汽车”要劣于“坐飞机”,而例句(7)也能成立,是因为在“票价”这个维度上,“坐飞机”要劣于“坐汽车”。这仍然符合“宁可”句式中“A必须劣于B”的特质。
在前文例句(5)中,“吃烂杏”和“吃鲜桃”之间只有一个度量维度(质量),前者劣于后者,因此两者在“宁可”句式中的位置不能互换。但是,如果在其中加上量的限定,则两者的位置就可以互换了,例如:
(8)我宁可[A]吃一个鲜桃,也不[B]吃一筐烂杏。
(9)我宁可[A]吃一筐烂杏,也不[B]吃一个鲜桃。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一个鲜桃”和“一筐烂杏”在不同的维度形成了不同的优劣梯级。
维度1(数量):“吃一个鲜桃”劣于“吃一筐烂杏”
维度2(质量):“吃一筐烂杏”劣于“吃一个鲜桃”
邵敬敏(2003)从A与B本身的“利”(正向评价)“害”(负向评价)属性分析“宁可”句,发现一些句子中的A和B各有“利”“害”,但只是把它们作为其解释框架中的一类进行了简单分析。其实,这类句子非常明显地体现了A和B在不同度量维度形成不同梯级的特征,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句就是这类句子。邵敬敏还发现,在A和B都是“利”、A和B都是“害”这两类句子中,A和B的位置可以互换,而句式仍然成立。在我们看来,这些句子中的A和B之所以可以互换位置,与上面所说的情况一样,即A和B在不同的维度上存在着不同的优劣梯级。例如:
A和B都是“利”:
(10)(虽然白开水不如可乐好喝,但是)我宁可喝白开水,也不喝可乐。(在口味的维度上,“白开水”劣于“可乐”。)
(11)(虽然可乐不太健康,但是)我宁可喝可乐,也不喝白开水。(在健康的维度上,“可乐”劣于“白开水”。)
A和B都是“害”:
(12)(虽然饿得难受,但是)我宁可饿肚子,也不上街要饭。(在个人温饱的维度上,“饿肚子”劣于“上街要饭”。)
(13)(虽然上街要饭丢人,但是)我宁可上街要饭,也不饿肚子。(在尊严的维度上,“上街讨饭”劣于“饿肚子”。)
如前文所述,“宁可”句式中存在“A在某一维度劣于B”的梯级,否则句子将不能成立。当A与B两者进行比较的维度和优劣差异很显著,容易让受众联想体会得到时,“宁可”句就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往往不需要特定的语境也能成立,如例句(3)和(4)。
而当A与B两者进行比较的维度和优劣差异不显著,受众很难联想体会得到时,“宁可”句就难以被理解和接受,往往需要特定的语境辅助才能成立。例如:
(14)(小路虽近,但是)我宁可[A]走大路,也不[B]走小路。
(15)(小旅店虽然便宜,但是)我宁可[A]住大宾馆,也不[B]住小旅店。
比较“走大路”和“走小路”这两个选择的优劣,我们往往联想到是“大路宽阔好走,小路狭窄难走”,“走大路”优于“走小路”。对于“住大宾馆”和“住小旅店”这两个选择的优劣,我们往往联想到是“大宾馆舒适,小旅店不舒适”,也就是在“舒适性”的维度上,“住大宾馆”优于“住小旅店”。以上两种情况都不符合“A劣于B”,如果没有语境的辅助和提示,句子就难以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是在“小路虽近”的语境中,能让听者体会到“在路途远近的维度上,走大路劣于走小路”,同样在“旅店虽然便宜”的语境中,能让听者体会到“在花费的维度上,住大宾馆劣于住小旅店”,即在语境的提示下能让听者体会到“A劣于B”的梯级,因此这两个句子就能被理解和接受了。
很多学者孤立地从A与B本身的“利”(正向评价)“害”(负向评价)属性来进行分析,由于从这个角度分析其实难以完全自圆其说,于是,有的学者引入了预设评价的概念加以辅助,王彦杰(2002)使用了“公众利害观”和“自我利害观”的概念,王灿龙(2003)使用了“社会常态评价”和“个人动态评价”的概念。虽然两位学者使用了不同的概念,但其实这些相对应的概念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我们认为,除了那些A和B“利”“害”属性非常明确,且两者分别是一“利”一“害”的句子,如例句(5),可以从预设评价的角度还能解释得通以外,其他的情况的句子则很难从这样的角度进行解释,因为A和B往往从不同的维度看各有优劣梯级,很难说哪种维度上的优劣梯级就是属于“公众的”或者“社会常态的”,如例句(14)中“走大路”和“走小路”相比孰优孰劣,怎么会有一种“公众的”“社会常态的”评价?这样看来,还是从A和B优劣梯级比较维度的显著性与否进行分析更合理,当说话人对于优劣梯级的比较维度很显著,容易联想体会得到时,就容易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当然这种维度之所以显著,往往是因为这是公众和社会通常对A和B两者进行比较的维度,如“住大宾馆”和“住小旅店”的“舒适性”维度;或者即使不是公众和社会所常采用的比较维度,但是说话人在语境中比较明确地指明了这一维度,如“住大宾馆”和“住小旅店”的“花费”维度。
“宁可”句式中A和B是行为主体的两种选择,前文分析过,A和B这两者之间相比较而言在某一度量维度上存在“A劣于B”的梯级差别,也就是说,行为主体做出了一种不合常理的反常选择,在两者之间,竟然选择了其中那个更差的。按理说,行为主体应该在“A劣于B”的情况下,选择对己更好的B才合情合理,为什么这样不明智、不合常理地选择了更差的A呢?行为主体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反常的选择呢?正是由于这是一种反常的选择,所以需要进行一定的解释才能让人理解其动机,否则会让受众觉得难以理解。因此,在“宁可”句所处的语境中,往往都会有对行为主体这一反常选择的原因的解释。例如:
(16)那里的房子质量差,设施配套不全,交通不便,社区服务水平低等,导致人们“宁可[A]要原先的一张床,不愿[B]花冤枉钱去买一间房”。(1994年报刊精选)
(17)三等仓和四等仓的价格相差不大,但是仓内环境却差距很大,一个是几个人一间,而另一个却似通仓。因此,人们往往宁愿[A]多花点钱买三等仓,却不[B]愿买四等仓。(1998年报刊精选)
在例句(16)中,“一张床”和“一间房”相比,前者劣于后者,但是人们却选择了前者,原因是那里的房子存在各种问题,前文波浪线部分就是对这种反常选择的原因的解释。在例句(17)中,从花费上看,三等仓比四等仓花钱更多,前者劣于后者,但是人们却选择了前者,前文波浪线部分解释了这种反常选择的原因,即两者的价格相差不大,但仓内环境差距却很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彰显行为主体的反常选择”是“宁可”句式是所要表达的主要语法意义。有的学者在研究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王彦杰(2002)认为,“从公众利害观的角度看,选择者使用了一种违反常规的选择模式”;邵敬敏(2003)认为“宁可”句式的语法意义是,“反驳别人的选择,而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选择。”两位学者的表述中后半句的“违反常规的选择模式”、“与众不同的选择”与我们“行为主体的反常选择”的表述是基本一致的。但是,我们不太同意他们前半句的表述,如前文所述,“宁可”句式其实不能从“公众利害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宁可”句式是否一定具有“反驳”的作用呢?还有学者在研究中也有近似的表述,“宁可”句“适用于论辩场合”(高书贵,1989)。我们认为,正是因为“宁可”句所要表达的语法意义是“彰显行为主体的反常选择”,强调的是一种“不同”,因此会常常出现在“反驳”的语境中,但是“反驳”却不是“宁可”句所处的必然语境,很多时候,“宁可”句出现的语境并无“反驳”的意味,如例句(16)。
说话人通过“宁可”句彰显了行为主体的反常选择,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指出这种反常现象吗?很多学者(邢福义,2001:340-342;邵敬敏,2003)注意到“宁可”句常被用来表达行为主体的决心。邢福义(2001:340-342)指出,“‘宁可'表明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对不乐意而为之的事情不得不有所忍让以便实现某种决心。……如果(后分句)采用肯定形式,是强调决心‘要怎样';如果采用否定形式,是强调决心‘不怎么样'。”我们认同这种观点,即“宁可”不仅彰显了行为主体的反常选择,很多时候也是为了表达行为主体坚决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决心。为了表达这种决心的强烈性,“宁可”句中的A往往具有虚拟性、极端性、夸张性的特征(王彦杰,2002)。例如前文中的例句(3)和(4),“撑破肚子”和“割脑壳”都是死亡,这应该是对于行为主体最为极端不利的情况,而且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也不具有现实性,而是一种假设的情况。说话人通过行为主体宁可接受这种假设的、极端不利的情况,表达无论如何也不做某事的决心。后分句是肯定句的“宁可”句也是同样的情况,表达的是坚决做某事的决心。
对于“宁可”句式的教学,对外汉语学界的研究并不多,仅有几位学者进行了研究。高书贵(1989)主张在教学中先将“宁可A,也不B”句换为“既不A,也不B”句,使留学生理解A和B都不是行为主体所希望的选择,进而指出隐含在句子中行为主体所希望的选择。杨玉玲(2000)主张在教学中提供含有两种消极的被选项的问题,如“如果你今天没带钱,你是借钱买饭吃,还是饿着?”,让学生使用“宁可A,也不B”来进行操练。以上两位学者的教学建议很有启发性,但是却都是以“A好于B”的传统观点作为其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在中级的汉语教学中,我们曾按以上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留学生容易产生以下错误的理解:一是,“宁可”句就是用来表达说话人的一种符合常理的正常选择,A与B这两个事件对于说话人来说,A好于B,所以说话人选择了A。会产出这样的句子“*我宁可休息,也不工作”“*我宁可健康,也不生病”;二是,“宁可”用于回答别人提出的选择性提问,表达强烈的意愿,如别人问“你吃饺子还是面条?”留学生为了表达特别想吃饺子,不吃面条,就回答说“*我宁可吃饺子,也不吃面条”。另外,留学生还常常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很多“宁可”句中的A和B可以随便地互换位置且都可以成立?如既可以说“我宁可坐飞机,也不坐火车”,也可以说“我宁可坐火车,也不坐飞机”?
搜索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我们发现留学生使用“宁可/愿/肯”的情况主要有两个特点:一,留学生较少使用该句式,在语料库中仅有52条相关语料;二,使用的错误率比较低,仅有6条错误语料。由于语料较少,很难从中研究留学生的习得情况,于是,我们随机选取了23名中级水平留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访谈,其中21名留学生都表示,虽然学过“宁可”,但是不知道怎么用,所以尽量不用。仅有2名留学生表示会使用“宁可”,并分别正确地造出了3个句子,但对于“宁可”的语义和语用特点,这2名留学生表示自己也说不清楚。留学生对于“宁可”较低的使用率,我们认为可能还是因为留学生并不理解“宁可”的语义和语用特点,在回避使用“宁可”。
我们认为,对于“宁可”句的教学,重点在于使留学生理解此句式“在某一维度上A劣于B”的特质,还有此句式常用来表达“坚决做某事和不做某事的决心”的语用义。由于“宁可”句式这些特点比较复杂,为了使留学生逐步理解“宁可”句式的特点,需要由易到难地安排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应该首先让留学生理解“宁可”句式中“A劣于B”的基本特质,为此应该首先教A和B之间优劣差别非常显著的句子,如:
(18)(为了减肥)安妮晚上宁可[A]饿死,也不[B]吃饭。
引导留学生发现对于安妮来说,“饿死”是劣于“晚上不吃饭”的,即“A劣于B”,然后指出如果互换两者在句中的位置,句子就会不成立:
(18')*安妮晚上宁可[B]吃饭,也不[A]饿死。
以此使他们意识到“A劣于B”是此句式的基本特质。
在留学生理解了这一基本特质之后,引导留学生意识到行为主体之所以宁可接受对己极端不利的情况,是为了表达其“坚决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决心”,如上句表达的语义重点不是“安妮”选择了“饿死”,而是为了通过选择“饿死”这一对己极端不利的情况,表达“(为了减肥)晚上不吃晚饭”的决心。
最后,再教A和B在不同度量维度形成不同优劣梯级的句子,如:
(19)(虽然火车很慢,但为了省钱)大卫宁可[A]坐火车,也不[B]坐飞机。
(20)(虽然机票很贵,但为了省时间)山本宁可[B]坐飞机,也不[A]坐火车。
引导留学生意识到这两句中的A和B可以互换位置都成立,是因为两者在不同度量维度上存在不同的优劣梯级,在“速度”维度上,“坐火车”要劣于“坐飞机”,在“票价”维度上,“坐飞机”要劣于“坐火车”。“大卫”为了省钱,所以他选择了“坐火车”(虽然耗时长),而“山本”为了省时间,所以他选择了“坐飞机”(虽然花钱多)。为了使留学生充分认识到“宁可”句中A和B往往在不同维度存在不同的优劣梯级,可以在教学中多给出这样的例句,引导留学生发现句中A和B的不同优劣梯级。
这样的教学过程及教学目的可以归结为:
曹秀玲2005再议“连……都/也……”句式[J].语言研究(1).//Cao Xiuling2005Rethinking the sentence pattern lian…dou/ye…[J].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1).
崔希亮1990试论关联形式“连……也/都……”的多重语言信息[J].世界汉语教学(3).//Cui Xiliang1990On the multiple linguistic inform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m of“lian…ye/dou…”[J].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3).
高书贵1989“宁可……也不”句式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5).//Gao Shugui1989A study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ningke…yebu…[J].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5).——2005“宁可”类句式对取舍项语义结构形态的变异要求[J].南开语言学刊(1).//Gao Shugui 2005Variation requirement of semantic structural categories of elective items from ningke-like sentence pattern[J].Naikai Linguistics(1).
龚卫东2006广义梯级含义理论及其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Gong Weidong2006 The Extended Theory of Scalar Implicature and Its Applications[D].Ph.D.Thesis,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郭锐2006衍推与否定[J].世界汉语教学(2).// Guo Rui2006Entailment and negation[J].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2).
何宛屏2001说“宁可”[J].中国语文(1).//He Wanping2001On ningke[J].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
蒋勇2004夸张性隐喻梯级含义功能[J].现代外语(3).//Jiang Yong2004The scalar implicature function of hyperbolic metaphor[J].Modern Foreign Language(3).
李艳丹2014现代汉语“宁可”复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i Yandan2014A Study of Compound Clauses with ningke[D].M.A.Thesis,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李艳玲2012对外汉语教学之“宁可”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i Yanling2012A Study of ningke Sent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D].M.A.Thesi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陆方喆,李晓琪2013“何况”的主观性表达功能——兼析与“况且”的区别[J].汉语学习(6).//Lu Fangzhe&Li Xiaoqi2013The subjectivity expression function of“hekuang”[J].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6).
吕叔湘(主编) 2010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418-419.//Lü Shuxiang(ed.)2010Eight Hundred Words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418-419.
邵敬敏2003“宁可”格式研究及其方法论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5).//Shao Jingmin2003A study of “ningke”structure and its methodology meaning[J].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5).
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4).//Shen Jiaxuan2001A survey of studies on subjective and subjectivisation[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4).
石慧敏,吴为善2014隐性语义等级序列的激活机制及其语篇整合效应[J].世界汉语教学(4).//Shi Huimin&Wu Weishan2014Activ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vert sematic hierarchy and its effect on discourse integration[J].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4).
宋晖2009现代汉语中的“与其p,宁可q”复句格式刍议[J].语言与翻译(汉文)(1).//Song Hui 2009A study on the syntactic structure“yuqi p,ningke q”in modern Chinese[J].Language and Translation(1).——2012a“宁可P,也q”与“宁可P,但q”的转换条件[J].汉语学习(1).//Song Hui2012aOn the conversion condition of“ningke p,ye q”and“ningke p,dan q”[J].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1).——2012b“宁可”类复句关系归属解[J].语言研究(2).//Song Hui2012bTopic:the attribution of ningke(宁可)complex sentences[J].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
王灿龙2003“宁可”的语用分析及其他[J].中国语文(3).//Wang Canlong2003A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adverb“ningke”and the relevant problems[J].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3).
王还1999新编汉英虚词词典[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93-294.//Wang Huan1999A New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Function Words[M].Beijing:Sinoligua:293-294.
王天佑2009“宁可、宁愿、宁肯”差异的认知及语用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5).//Wang Tianyou 2009The Cognitive analysis about the Differences of “ningke”“ningyuan”and“ningken”[J].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5).——2012“宁可A”后无舍弃项照应考察[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Wang Tianyou 2012A study of discarded items after the“ningke(宁可)A”that can not be matched[J].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3).
王彦杰2002“宁可”句式的语义选择原则及其语篇否定功能[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Wang Yanjie2002The Selection Principles in Semantics and the Negative Function in Discourse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with“ningke”[D].M.A.Thesis,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邢福义2001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340-342.//Xing Fuyi2001A Study ofChinese Complex Sentences[M].Beijing:The CommercialPress:340-342.
杨玉玲2000谈“宁可……,也……”的语用条件和教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Yang Yuling2000Onpragmatic condition of ningke sentence pattern and its teaching[J].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Supplementary Issue.
袁毓林2006试析“连”字句的信息结构特点[J].语言科学(2).//Yuan Yulin2006The information structure of the lian-construction in mandarin[J].Linguistic Sciences(2).
张宝胜2007“宁可”复句的语义特征[J].语言研究(1).//Zhang Baosheng2007Semantic features of complex sentence with ningke[J].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1).
张旺熹2005连字句的序位框架及其对条件成分的映现[J].汉语学报(2).//Zhang Wangxi2005The sequential framework of the lian-sentence and the projection of conditional constituent[J].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2).
张谊生2000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3-23.//Zhang Yisheng2000The Function Words in Modern Chinese[M].Shanghai:Xuelin Publishing House:3-23.
周家发2014主观量的梯级模型解释[J].汉语学习(4).//Chow Kafat2014A scalar model interpretation for subjective quantity[J].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4).
周有斌2004可转换成“宁可B,也不A”的“与其A,不如B”的类型及其他[J].语言研究(4).//Zhou Youbin2004The transformation of“yuqi A,buru B”into“ningke B,yebu A”and others[J].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4).
Faueonnier,G.1975Pragmatic scales and logical structure[J].Linguistic Inquiry(6).
Israel,M.2004The pragmatics of polarity[A].In L. R.Horn&G.Ward(eds.),The Handbook of Pragmatics[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701-723.
The Scalar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with ningke(宁可) and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Wang Ruifeng
(College of Advanced Chinese Training,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scale;ningke(宁可);teaching of function words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sentence pattern“ningke A,yebu B”(宁可A,也不B)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ale theory and discovers its implication as“the scale of A is lower than that of B in terms of certain dimension and measure”.The diver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cale dimension are further explored.In addition,the paper discusses both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as“to highlight the anomalous choice by the actor”and its pragmatic function of“expressing the resolve to do something or not to do something”.Based on the above discussion,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the sentence pattern with ningke.
H146;H195.3
A
1674-8174(2016)03-0046-08
【责任编辑匡小荣】
2015-12-04
王瑞烽(1977-),男,山东淄博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虚词教学、二语习得、读写教学。电子邮箱:wangruifeng@blcu.edu.cn。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梯级理论与虚词二语教学研究”(14YBB03)//Science Foundation of BLCU(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The Scalar Theory and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Function Words”(14YBB03)
① 感谢《华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提出的宝贵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