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思想指导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

2016-08-06 16:36陈辉
成才之路 2016年21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传统文化

陈辉

摘 要:语文教学要有多元开放的课程观,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可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的资源,加强人文素养培养;品味咀嚼课文中传统文化精华;品味语文教材中美文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四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注入人文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1-0026-01

现代高中语文教育强调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高中生不但要掌握重要的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才会不断提高,从而对形成健全的人格有一定的帮助。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高中生德育工作重要的一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教师就高中语文如何开展人文教育进行研究。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的资源,加强人文素养培养

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感悟的文化,它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温儒敏也强调:“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语文教学要承担起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责任来。”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特别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和广泛的。语文教材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内容丰富、涉猎广博,如从《史记》《二十四史》古典名著中选编的作品及《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这些古今中外的名篇,都对学生的熏陶有重要作用。《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有许多英雄人物,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屈原沉江,岳飞背上刺字“精忠报国”,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这些是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发扬,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也有些文章是宣扬民主、法制或者反映伟大母爱、亲情人性的,这些作品中凸显出的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搬,叫学生死记硬背,或者抠字词、抠语法,而应该让学生品读美文,从中体会作品中反映的思想精华,品味其中的语言魅力,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品味咀嚼课文中传统文化精华,善于散发

传统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非常好的精神资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爱恨、憎恶、善恶、美丑产生共鸣,让学生受到启发。例如,学习儒家在人格修养上的诚信仁爱、刚正不阿、敬业乐学、尊师重道、以德交友等思想;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英雄保尔的崇高形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了解《红楼梦》,并愿意去阅读四大名著;通过学习《氓》《采薇》可让学生去品读《诗经》。通过这些延伸性阅读,能让学生视野更开阔。而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以“技术化”的训练为手段,注重学生的分数的高低,忽视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特别是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的陈旧方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品味语文教材中美文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的小说,从韵文到散文,无不凝结着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的气韵,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语言魅力,使学生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得以提升,从而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中去锻炼和培养。如老舍的《我的母亲》和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都是关于人物自身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散文,文字优美,感情细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作品中如何通过一个人、一个地点来表达回忆中最具印象和代表性的情感出发,让学生在体悟感性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讲授这些美文的时候,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作品中的充满语言魅力的部分加以技巧讲授,否则干巴巴的课堂会使这些优美的语言失去了魅力。如讲诗歌创作时,可融入节奏、比喻、隐喻等相关文学技巧的学习和运用。诗歌与其他文体不同,主要在于其节奏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冲击,教师可提供诗词让学生用不同节奏读出不同味道,体会诗歌独有的情感特性。

四、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的教,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品读美文加强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把握,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去,给学生树立榜样,提升感染力。其次,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班风、学风。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应该充满爱,以温情的爱感化人,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对待学生应平等、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完善个性,提高创新能力,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语文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语文教学应给学生更多人文精神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味,注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魏清.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叶上雄.中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传统文化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