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舆图对旅游地图设计之启示

2016-08-03 03:17:13
艺术设计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景区旅游

王 瑾

中国古舆图对旅游地图设计之启示

王 瑾

旅游地图在设计上不仅要清楚传达旅游线路、人文、地理、历史等旅游知识,还要注重游客的情感、生活等精神因素。中国古舆图的绘制方法是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形象画法,它既描述了当时的客观真相,又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与文化。在古舆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青山绿水与闲情逸致、山川地貌与市井街巷,这与现代的旅游情怀不谋而合,也为当代旅游地图设计带来启示。

中国古舆图;旅游地图;旅游景区;设计启示

旅游地图是旅游景区的行动指南﹑是景区与游客互动的重要媒介。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论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均举世瞩目。旅游景区作为传统文化的浓缩和历史的见证,承担着传播历史文化信息的重任,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与时间性。同样,作为景区行动指南的旅游地图在设计上不仅要准确地提供地理信息,更要把景区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呈现出来。中国的地图绘画已有2500年的历史,古舆图绘制采用的是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形象画法,描绘的山水景色让人“可游”,这与现代的旅游情怀不谋而合,为旅游地图的设计打开了一扇窗。

一﹑古舆图与旅游地图的关系

中国古舆图与旅游地图都是人类描述﹑分析和传递时空信息的有效工具,二者同属地图。其面对的描绘主体是一致的,只是存在着历史时空的斗转星移;二者使用目的也是一致的,都是帮助人们在平面尺度上感知其生存的世界。

李孝聪教授认为“地图的方位恰恰反应了制图者的文化观念,各种地图对地理要素所采用的不同表现形式,透视的方向﹑载量的取舍﹑即代表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和世界观”。①中国古舆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其内容包含丰富的环境空间信息与文化背景,它反映出了历史各时代的记忆与想象。旅游景区,特别是具有我国独有地理环境特色的自然类景区和历史人文景区,其旅游地图只有恰如其分的呈现出该景区的中国文化特色,才能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阅读地图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氛围与气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价值的当代旅游地图,是世界人民认知中国和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载体。中国古舆图与旅游地图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无论是外在形态还是内在思想都息息相通。

二﹑古舆图对当代旅游地图绘制方式的启示

1﹑计里画方的绘制方式

中国历史上,皇权封建制的长期统治,决定了中国古舆图基本都是官方绘制。绘制的目的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如农田水利开发﹑军事防卫﹑城池营建等。与这种题材相配合的便是“计里画方”的绘制方式。其主要特征是,以中国疆域作为平面的基准,将幅员画方寸格线而浓缩于平面上,以便于测定疆域或政区的地理范围。用现代地图术语表述,“计里画方”实际就是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一种方法。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相当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以保证一定的准确性。

“计里画方”何时开始使用在中国古地图,已无可考。但自我国晋代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之后,古舆图大致就在这个规范下绘制。图1是一张以“计里画方”手法描绘的清朝盛京围场河流分布图,图中各营堡﹑行政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当精准。这种以方格为准,未考虑到地球曲率的方法,实际上是对现实地理景观的缩小再现,是平面对平面的二维描绘。造成的结果是,描绘小区域的地图较为准确,区域越大,越往外越变形。旅游景区相对于行政区域面积较小,景点相互集中,旅游地图如果利用“计里画方”的方式,可精准的描绘出各景点间的距离。

图1:盛京围场河流分布图《清代绘制》

图2:北京西直门动物园导览图

宋代石介的“中国论”说:“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②“计里画法”这种中心准确﹑四周变形的形式,恰巧反映出古代中国“天地之中与四夷”,即以中国天朝为中心的世界观。这种思想导致了地图中间描绘中国疆域,细节突出,内容详尽,地图四边描绘境外四夷,简单而粗略。“重中间﹑轻四周”的表现形式为旅游地图设计带来重要启示。如图2北京西直门动物园旅游图,构图上把重要景点放置在画面中间,周边根据需要省略甚至留白,这种大取大舍的手法,很容易达到对比强烈﹑视觉震撼的效果。同时,“计里画方”的网格背景,还可突出动物园景区内的食﹑住﹑行﹑购﹑娱等重点信息的相互关系,起到帮助游客判断各条旅游线路的长短,科学制定旅游计划的重要作用。

2﹑图文结合的表述形式

受传统山水画的影响,中国古舆图的文字标注多以诗﹑赋的形式出现。如同传统国画一样,古舆图中通常附有名人所写的名诗名言,竖排放在地图的某一角,使看图者更多了解地图内容。古舆图上的题诗是绘图者的主观表述,用以反映自然世界的感悟。此种手法表明古舆图不仅是了解空间关系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了解情感经验的一种手段。③中国古舆图的图文结合,归其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古舆图在精确度上与现代地图相比,不具太多的科学性。古舆图的不准确性必须依赖文字说明来弥补。第二﹑中国古代的制图活动一般都是在朝廷的主持下进行的,官方需要通过控制文字标注来实现其管理目的。

如中国画题诗盖印般的古舆图文字标注,不仅准确补充了地理信息而且在版面布局上也增加了强烈的视觉美感。图3古舆图的文字标注除了传统的竖排﹑横排,还出现了随山川﹑水径起伏标注;随行走路线标注;围绕城池标注等多样形式。文字本身还有阴阳两刻﹑黑白分明的特点,这种“文字绕图﹑疏密对比﹑节奏韵律”的审美特征,给古舆图增加了更多的艺术色彩,也为当代旅游地图的版式编排带来重要启示。如,旅游地图可根据内容需要增加排列方式,丰富图面效果;注重文字的轻重﹑大小变化,提高艺术表现形式。这不仅可以增加旅游地图的形式美,而且还能与景区的历史人文﹑史料典故相对应,烘托景区氛围,调动游客思绪,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3﹑图形符号的使用

图形符号的使用是中国古舆图在世界地图史的一大创举。在《广舆图》序言中,罗洪先说:“山水城邑名状交错,书不尽言,易以省文,二十有四,正误补遗,是在观者。”④其意是指以二十四个符号代表图上各种内容,省略画面文字的叙述或代表实际存在的内容,使地图中版面所标示的意义一目了然。这是最早明确提出以图形符号代替写实绘画的理论,成为中国古舆图最明显的特色之一。如图4清代地图《汉江以北四省边舆图》,图中以形象描绘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省境内的山脉﹑河流和道路。用不同符号(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分别表示府﹑州﹑县和分防﹑营汛的位置。用三角山形符号表示山川地貌,部分山形符号上加注森林符号,以区别树木多少。水系的粗细象征河流的大小,点虚线表示道路。这些象征符号的应用,大幅增加了图中的信息量和信息的易读性。相对于古舆图,现代旅游地图需要承载更多的信息量,不仅要考虑国内游客﹑同时还要兼顾国外游客的旅游需求。这时,图形符号的使用,就可以超越不同国家语言文字的阻碍,畅通无阻的传递信息。

图3:巡逻航海图

图4:江南各道府表

旅游景区拥有我国特有的自然类﹑人文类景观。如自然景区特有的山峰﹑峡谷﹑溶洞﹑地热水;人文景区的古塔﹑寺庙﹑古桥等景观。作为传统文化的浓缩和历史见证,这些景观承担着传播历史文化信息的重任。所以,现代旅游地图要借鉴古舆图以图形符号代替写实绘画的手法,把这些景观进行图形符号化设计,把景区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呈现出来,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4﹑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美国地图学会主席,马克·蒙莫尼尔曾说:“地图的清晰度要求绘图者对其中大部分内容进行压缩,企图在单张地图上道出全部真相的绘图者,最后常常使地图变得混乱不堪”。⑤这表明地图不仅仅是对客观地理的再现,更是主观的情怀表达。中国古舆图的绘图者多是书﹑画﹑诗皆通的大家,他们针对疆域﹑水利﹑海防﹑风水等不同主题的地图,把山川﹑江河﹑城池﹑道路等多种元素做主观的视觉主次互换和艺术表现,强调画面虚实相生﹑层次分明的效果。无论什么主题的古舆图,图中极具夸张山水画似的山川﹑河流都是必不可少的背景,山川和水系的表现形式异常丰富,表达了绘图者特有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气质。如图5明代地图《江南各道府图表》,图中山川﹑河流采用了中国山水画勾﹑皴﹑点﹑染的技法并用青﹑绿重彩赋染,在写实地形地貌的同时,写意的构图,增添了山川层层叠叠的秀美之情和水流蜿蜒奔腾的壮观之势。图中单独的房子代表村落,各府﹑州以城墙环绕,造型写实,形态各异。长江水面用规则状的波浪纹或涡卷纹装饰。写意的山川﹑河流与写实的房子建筑相结合,使整个画面饱满均衡,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图6《乌里雅苏台边防图》是一张清乾隆年间的中俄边界图,由于该地域盗匪肆虐﹑俄国入侵,局势混乱的原因,相比图5设色浓艳﹑笔墨豪放,山水表现更为抽象写意。突出表达了当地复杂的地势和当时的紧张局势。

中国古舆图不重视物象形貌的写实与再现,而重视灵性自然的写意与表现,即把视觉经验转化为意象记忆,记忆与意象再度融合,共同创造出精彩的地图世界。旅游地图作为一种视觉刺激物,既要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又要使游客过目难忘。这种双重角色意味着旅游地图不能只追求写实,而应借鉴中国古舆图“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思想,把旅游地图的“景”与“思”融汇贯通,直观与隐喻巧妙结合,成为会服务有思想的地图。

5﹑山水画多点透视技巧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应该说与古代的地理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山水画有一个从地理绘画分离出来而后独立发展的过程。⑥中国古舆图取景方法与山水画所采用多点透视法一样,它与山水画同样强调“以大观小﹑咫尺千里”的观察方法,这是一种绘制自然山水时根据需要而变化和移动视点的方法。此种方法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量,不会被焦点透视造成的遮挡关系所局限,可以把绵延万里的胜景完全表现到一图之中。

图5 汉江以北四省边界图

图6 乌里雅苏台边防图

对于游走在景区里的游客来讲,游览景点的视点是不固定的,是移动不定的,其视点不受限制,也就是说游客的视点是多重的。如果采用多点透视法,就使景区所有景点同时置入一张旅游地图成为可能,使游走在景区内的游客随时都可以清晰辨认出自己所处景区的具体位置。多点透视在客观上使旅游地图产生了与动变﹑流化相适应的长卷﹑条幅等具有展动性的格式形制,这种“当千仞之高,体百里之迥”打破时空局限的表现方法,可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景区自然山水的宽广雄壮,恢宏气势,带给游客一种不凡的视觉震撼。

三﹑古舆图对当代旅游地图设计思想的启示

1﹑“游”的精神

古时的地图绘制者往往是大范围﹑长时间徒步游走在所绘空间内,是身体行为时间过程与实际山水空间伸展的零接触﹑全体验,是一种“游”的行为与思想的结合。“游”首先是一种实践,是绘图者感知﹑体悟﹑经验自然生活﹑地貌之源的路径;是储存绘制对象的视觉经验﹑记忆与想象的方法。其次“游”又是一种创作思想,是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⑦中国古舆图的绘制者有“好山水,爱远游”的情趣,他们通过游历名川大山﹑真山实水后,将所“看”和所“悟”到对自然的真实感受及自己独特的山水情怀,以强烈个人艺术语言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游”的行为与思想的结合。

“游”是主体对自然审美的过程,也是主体悟化自然生命的过程。游客或登临,或远眺,随着山体的升高﹑下降,身体的位置由高到低,视觉与思想也就自然的由视点高低变化演变出思想情感的变化。旅游地图的设计就要针对游客游览(动)驻足观看(静)的不同观赏方式,以相应的透视和画面效果展现到地图中,满足游客“游”的思想情感变化。然而,当下许多设计者在三维成像﹑卫星成像﹑GIS技术的普及应用中滋生出严重的惰性,简单地调取市场上的测绘地图,不经过实地“游”的体验,就轻率确定设计方案,造成旅游地图没有本地独特地理地貌景观也无法感染游客的不良后果。

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说:“山水乃图自然之性,非剽窃其形。画不写万物之貌,乃传其内涵之神。若以形似为贵,则名山大川观览不遑,何劳图焉。”⑧黄宾虹从形与神﹑物象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层面揭示了“游”的智慧。也就是说,我们在设计旅游地图时,不能像测绘仪器那种无生命的机械形式来绘制。应该面对景区,把眼前的自然美景,感悟﹑分析﹑整理﹑去粗取精,取最让自己感动的景点特征来深入设计。这样设计的旅游地图才会有生命﹑有灵性﹑才会给游客以美的享受。

“游”与山水是分不开的,游又与人性﹑山水之性相互融合,游是一种心境,一种精神的结果。⑨游客的旅游目的是希望逃脱城市生活的紧张与浮躁,来景区感悟自然,放松心情,陶醉于自然山水之间。旅游地图的设计要借鉴中国古地图的创作思想,从景区全景图到局部景点图,都要以“游”的观赏感悟为出发点,让游客在游览和阅读地图的过程中缓缓感悟景区空间的变化,感受到身体随山体耸立共高低,与水流蜿蜒共伸展的心境,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的游览体验。

2﹑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

中国古舆图是早期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典范。它既重视地理实景的测绘,又天生具有中国山水画艺术表现技巧和人文精神。早期的中国古舆图就采用了数学意义上的定量法,比例尺﹑地图符号等科学测绘手法。西晋人裴秀在地图测绘中提出“制图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分率是比例的度量,准望是准确的方位,道里是道路的量度,高下是高度的水平量度,方邪是对角距离的决定,迂直是曲线的直线量度。⑩“制图六体”证明了中国古舆图的科学性。裴秀还强调此六原则是一体的,只要其中一个原则没有遵守,其余无论如何精确,都会有损地图的品质,表现出中国古舆图科学的严谨性。中国古舆图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对欧洲地图学的融汇贯通。如,清朝时期就出现了计里画方的网格与欧洲地图学的坐标网格,西方的聚焦透视与东方的散点透视同时出现在一幅地图上的情景。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旅游地图的设计更应该向中国古舆图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精神学习。例如,在历史遗迹景点,游客面对的也许只是仅存的废墟或遗迹。如果利用数字媒体交互技术,根据史料或图片,在原有的遗迹上进行精确的复原和再现,地图就可呈现出逼真的现场感。这不仅唤起了游客强烈的今昔对照之感,还可以增加其对历史的认知。

旅游地图服务游客的核心是提供正确的位置信息和观光路线,这需要以科学的地理测绘图为依据,尽可能准确的将景区地理信息按比例呈现在地图上。但是,如果将道路与河流的宽度﹑山脉与建筑物的高度等信息如实的反应在画面上,就容易导致地图信息复杂而难以辨认。这时,把不需要的山体坡度﹑地形凹凸等细节省略,对道路的角度进行修改,对重点景点进行放大,将看不见的建筑变得可见,进而将主体建筑特征夸张放大﹑描绘细节。这种合理的概括﹑夸张,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四﹑结语

中国古舆图是形象描绘山水,写意与写实的完美结合。古代的绘图者在以分寸折百里的方法去绘制地图的过程中,除了将自己所建构的空间观表现在作品中,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环境﹑山川水文﹑政区疆界﹑民俗风土的个人情怀。透过美轮美奂的中国古舆图,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当时的闲情逸致﹑青山绿水或千军万马﹑战火硝烟的情景。

与古舆图相比,今日的旅游地图依靠数字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表现效果更加形象﹑逼真,但也呈现出一种技术至上的倾向。这种过分追求准确﹑逼真效果,而忽视旅游地图所应具备的文化信息传达﹑审美意境营造的设计思想,导致出现众多景区旅游地图“千图一面﹑毫无生机”的现象。旅游地图因游客的活动而获得意义,这种意义不仅是游客与导引功能有效地发生关系,而且是游客的情感释放﹑交流与认同的需要。在测绘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旅游地图不仅要为游客提供准确的旅游线路,还应该吸取中国古舆图形象描绘山水的方法,在设计中融入历史记忆﹑环境描述﹑文化内涵等更多意义,成为一种具有生命﹑灵魂的地图。

注:图1﹑3﹑4﹑5﹑6均为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

注释:

①李孝聪:《古代中国地图的启示》,《读书》,1997年,第七期,第42页。

②石介著,陈植锷点校 :《徂徕石先生文集·中国论》,中华书局,1984年,第116页。

③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2页。

④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⑤马克﹑蒙莫·尼尔著,黄义军译:《会说谎的地图》,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 7页。

⑥王璜生﹑胡光华:《中国画艺术专史-山水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⑦刘继潮:《游观—中国古典绘画空间本体诠释》,三联书店,2011年,第112页。

⑧王伯敏:《黄宾虹画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11页。

⑨刘继潮:《游观—中国古典绘画空间本体诠释》,三联书店,2011年,第112页。

⑩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

注: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号:15WYA004)的阶段性成果。

王 瑾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副教授

Inspir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Map for the Design of Tourist Map

Wang Jin

tourist map is designed not only to clearly convey tours, culture, geography, history and other tourist knowledge, but also to pay attention to tourists' emotions, life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e method of drawing Chinese ancient map is a vivid technique of combining freehand brushwork and realistic painting, which both describes the objective truth and also contains colorful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ancient map, we can feel the mountains, leisurely and carefree mood,terrain features and streets, which coincide with the modern tourist feelings, and also bring inspirations to the design of contemporary tourist map.

Chinese ancient map; tourist map; tourist attractions; design inspiration

J18

A

1674-7518(2016)01-0079-05

猜你喜欢
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