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在社会、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其城市与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富差距过大。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发展成为我国现在的重要问题,各个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也是重点关注这个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民主;政治
1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概况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分布于边疆偏远的农村地区。受到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组织结构逐步得到完善,使其具备民主政治建设客观条件,有利于推进基层社会组织优化转型,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独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应有的重视。
2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1、农村民主政治体制有待改进
新民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于具体权利、义务和权利保护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在新民村,大多村民外出务工,村里多为小孩和老人,特别是小孩,长期得不到父爱和母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甚至人生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这些社会现实问题,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建立健全农村民主政治体制,以法律规范村民行为,使每个村民的权利从法律上得到保护,真正做到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
2、村民们现有的文化程度低,其政治觉悟不高
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由此可见,人们的所拥有的文化程度,对其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参与度是有着不容忽视影响。村民对于民主政治参与的程度跟他们接受教育的文化程度存在正比例关系,他们的政治能力会因其接受的教育程度及其职业地位的提升出现增长的局面。比如新民村的群众拥有的文化水平不高,村民们并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民主权利及其义务,他们的民主政治意识非常的淡薄。这就导致村民们对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的认识不全面,民主政治参与的程度自然也就不会高了。甚至由于他们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够了解,并且民主政治建设宣传不力,村民民主政治建设意识不强,造成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缓慢。
3、村委干部的政治素质还有待加强
村委干部的政治素质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起重要的作用,其整体能力影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落实程度和完善程度。新民村的村干部中,文化程度低,因文化水平问题,影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因此,新民村村委會干部的政治素质有待加强和提升。村干部们对于上级下发的文件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其执行起来总是困难重重。
3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民主政治体制
消除民族地区农村腐败,培养良好政治风气,加强民众的政治参与,加强监督和制约。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制度的完善与否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必须从程序上、制度上、法律上,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人民群众民主权力的行使。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构建社会谐社和发展的基础,健全、完善的法律政治体制是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基本保障,它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民主政治建设当中。因此,第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甚至让广大村民了解,并应用到实践当中来,让人民群众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形成一个轻松的参政氛围。第二,完善救济制度。当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遭到侵犯时,要依据相关的法律制度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第三,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以便于农民群众更好的了解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民主政治建设。
2、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因而党和政府要重视农民素质的基础教育和政治教育。所以,一是要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符合新形势下农村素质培训教育的实际。三是要提高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只有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精神上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基本的整治素质,增强民主政治意识,使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民主政治建设中来。
3、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组建设,关键是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素质。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首先,加强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强化组织能力的培训,同时,加强法律法规教育,促进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干部的整体政治素质。特别是政治敏感度,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当中去。其次,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主动担任村级干部,培养基层工作能力和经验,参与基层民主政治活动,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出贡献。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和改善政府与村民之间沟通障碍,消除相互之间的矛盾。
新形势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稳定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和深入,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创新开展民主政治工作,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政治素质培养,以农民文化素质为重点和突破口,推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早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吴利才.李丙山.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第二期.
[2]张建超.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侯文文.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辛文.科技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J].经济学家,2012(06).
[5]桂艳春.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
作者简介
申权(1992-),男,苗族,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行政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