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艳玲 王坤 毕喜彦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文化水平需要学习电脑应用的基础课程,该基础课程是每位高职学生所必须领会的必修课程。本篇文献是通过分析高职电脑基础课程在教学方面的现状,并通过结合该课程特点,就该电脑基础课在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几点想法,并指出该基础课程应围绕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进度不同以及兴趣不同,因材施教。在教材方面应该选择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基础是,提高培养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高职学生能做到学有所用,达到高效率学习应用的目的,为以后高职学员毕业找工作时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关键词:电脑应用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高职学生
1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被我们所熟知,特别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处处存在计算机网络,很多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已经被现在的信息时代所改变,为此作为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显得格外重要。现在高职院校大都将计算机的应用基础性课程作为新生入校是的必修课。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现在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以就业作为导向、校企合作、以服务性作为宗旨的发展之路;培养能够在服务、管理、生产和技术等工作岗位应用型、职业型综合性人才,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好的表现。职业教育人才方向应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实践方面以及技能的训练方面应重点抓起,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技能能力。在当今社会,如何使计算机教学方法能更好的协调高职学生与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关系,从而应用到计算机教学方面,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是当前作为教育者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 高职计算机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2.1 教材知识部分过于陈旧,更新不及时
当今社会计算机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随着通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发展迅速、日益变化。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通常需要借助必修课中的电脑基础课程,该课程不仅理论应用全面系统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电脑的发展必定带动很多电脑知识的更新,面对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力度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更新调整,但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很多都未加更新,很多知识过于陈旧,很多都是以前的老版本,有的高校改版了但内部内容变动不大,现在还有很多是使用本院校教师根据老版本知识改变的内容,内容还是有些陈旧不全,现在高校选用教材还需要一定时间,时间周期需要大概一到两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会导致部分编制的教材内容落后于计算机发展速度,从而使高职学生不能从中学到更新的内容。
2.2 高职学生教育程度不同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开始自主招生,另外针对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地点不同,招生方式也发生了很多改变,从而导致高职学生教育素质的参差不齐。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扩建,由于每年招生额不够,自主招生比例现阶段越来越大。针对自主招生和地域教育层度不同,甚至一些地区的学生初高中没有开设过计算机课程、还有一切落后地区拿计算机课程作为摆设等问题,从而使很多高职学生在入学后计算机水平浮动较大。由于计算机教育程度的差别,教师在上课讲解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得比较困难。很多高职同学面对计算机教育变得比较迷茫、不知所措,无法找到自己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致使很多高职学生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并使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打击。针对高职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参差不齐,而高职学校的器材设备、师资力量又相对有限,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的战略方针,不能使所有高职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对于有时学生平时练习时,在师资缺乏的状况下,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这样长期的积累最终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从而学习效率降低。
3 对电脑基础教程改革
针对如何能够让高职学生快速熟练掌握所学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同时学会维护硬件并对计算机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另外掌握计算机使用时的网络安全点,使高职学生能够通过高校教学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进行了一下几点的思考,首先是针对教材选定;其次是在掌握理论基础下如何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再者是教师怎样合理的安排所要教学的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有以下改革措施,对提高教学质量会有显著的影响。
3.1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面进行改革
3.11 更新教材
针对现在信息技术更新快,信息量大,计算机教材应选择一些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材料,要重点看教材的实用性与应用性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应选用一些新兴的和比较先进的技术知识应用软件。教材在编排上要更新,符合高职学生的对知识的认知规律,打破一些传统的编排程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性比较强的项目或者案例通常含有很多的信息,此时未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容,教学效果显得格外重要。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一下准备工作,包括材料的收集,对案例的调查研究以及课程内容的了解等。编写案例时,要使案例尽可能的趣味生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再此理论基础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教材在编写方面应该注重技能方面的培养。
3.12 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方案,教师主要起着解惑和答疑的角色,從教学质量的全局看,引导高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安排,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为主观的能动性学习,把现实生活案例与学生的理论知识材料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这方面的动力。另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因地域等各方面原因导致计算机基础差异的学生,教师可在学生入学时发放计算机只是调查卷,了解学生情况后因材施教,即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育不同程度的学生,注重学生机房动手操作或者将课程分为不同模块进行讲解。
3.2 对学生教学方式进行转变
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用以适应当今社会企业人才的培养。思想上教学应围绕学生进行教学,在学生学习方面要根据企业需求来培养学生。新的教学方式还需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热爱学习。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计算机能力得到全面培养,更好的适应社会。
4 结论
随着计算机更新速度的加快,现阶段对计算机方面教师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职业化、应用性电脑人才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计算机改革方法的提出,为更好地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何成林. 浅析应用技术本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知识经济,2010( 24) :143 -143
[2]刘艳丽.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建设[J].职教论坛,2004,32:29
[3]孙研.《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J].2006,2( 4) :82 -84
作者简介
白艳玲(1978-),女,汉族,河南开封市人,讲师,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