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8-02 15:41刘宝锺
卷宗 2016年6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刘宝锺

摘 要:随着物联网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各大院校逐步开设物联网专业,培养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的相关人才。本文针对物联网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学院特色,以职业面向与岗位需求为导向,确立适合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实验实训等作为关键性研究,为即将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技能

物联网被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开发应用前景巨大。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全球定位系统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络纳入重点研究领域。通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国内相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取得了国际标准制定的重要话语权。传感网络的发展具备了一定产业基础,在电力、交通、安全等相关领域的应用也初见成效。据Forrester等权威机构预测,物与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与人互联业务之比于2020年将达到30∶1,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将是物联网。物联网应用领域极为广泛,遍及个人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智能交通、平安家居、老人护理、工业检测、政府工作等诸多领域。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毕业生可从事传感设备生产企业的管理、检测;传感网络的组建、调试、维护;物联网应用技术营销与应用推广等工作。物联网专业人才需求量大、职业发展有潜力,培养物联网人才迫在眉睫,人才培养模式更是重中之重。

自2010年7月教育部首次批准高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以来,教育部及相关部门一直高度关注物联网及相关专业的建设。全国高校物联网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组织高校在物联网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国内高校也根据自身情况对物联网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但由于物联网属于新兴产业,各高校都是刚刚开始设立物联网相关专业,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年获批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通过两年的研究与探索,团队深入分析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及核心知识领域,力求归纳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专业共性,并结合我院特色,构建了以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技能为主的“双核”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实践,给兄弟院校物联网相关专业一些启发和借鉴,共同推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

1 基于“双核”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式

专业团队开发了一套基于“双核”模式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讨适合高等职业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物联网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根据物联网的特点和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可知,物联网是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和通信工程等多个信息类专业融合而成一个综合性学科。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信息类学科,体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团队成员大量的行业、企业调研,我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将学生的培养定位于物联网系统集成方向。

根据调研反馈的结果,从事物联网系统集成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核心技能以外,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解决问题、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数字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因此,打造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技能“双核”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便成為了重点。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吸收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研究开发以“双核”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并能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

2 拟采取的方法

(1)校企深度合作,面向市场需求,按照物联网系统集成方向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从初学到熟练的成长过程,以培养职业岗位技能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2)通过充分的社会调研,联合企业,聘请专家,找出物联网系统集成方向所有的代表性工作任务,选择完整的、对职业成长起关键作用的、有较大开放性和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从中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再对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分析,研究提炼出“双核”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3)进一步了解当前物联网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培养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将“双核”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贯穿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当中,在专业必修课中开设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方法能力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在专业核心课中嵌套职业核心能力元素,让学生在专业核心技能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在社会实践、行业锻炼中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养成。

3 主要特色

(1)由于国内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开设时间短、相关基础建设薄弱,很多高职院校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还存在较多的困惑,本课题可对各高等职业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有着极大地指导和促进作用。

(2)课程依托重庆市物联网相关企业,参照物联网企业中典型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基于“双核”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充分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还能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极大促进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行业、适应岗位的能力。

4 预期效果

本研究成果将试点应用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当中。通过试点,将获得的成果向国内兄弟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做推广。研究成果的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受益面非常广阔。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