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学习负迁移现象应对策略探析
——以汉法借用物量词对比为例

2016-07-29 01:50静,李
关键词:义素迁移对比

苏 静,李 翼

(1.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21;2.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词汇学习负迁移现象应对策略探析
——以汉法借用物量词对比为例

苏静1,李翼2

(1.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21;2.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负迁移效应的产生源自于语言间的差异性,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词汇学角度出发,选取量词系统作为切入点进行比对,以微知著,分析这一跨语言投射现象。在义素分析法的辅助下,可从指称意义、语言形式及修辞功能三个方面对比和剖析汉法借用物量词的特征,结合思维模式及文化背景,探寻应对词汇学习负迁移效应的策略。

[关键词]借用物量词;对比;义素;文化;迁移

语言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会导致迁移现象的发生,以正负形式表现,是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目的语规则体系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受到源语言的干扰,即产生负迁移效应,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某些形式和系统规则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1]。作为在交际环境、认知模式、语用特点等多重变量交互作用下复杂的心理过程,迁移现象涉及语言各个层面。笔者结合法语教学实践,在词汇文化视域下,以汉法借用物量词为切入点,对比分析语言表征和认知心理,就二语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问题展开探讨。

就法语的词汇分类体系而言,量词并未被列为独立词类,仅作为限定语与基数词配合使用。但实质上,源于表达需要,在其语言内部同样生成了较为规范的数量单位系统。在汉法两种语言的计量体系中,均存在众多衍生自具体事物名词的量词,有效拓展了数量概念的表达范围。因此,在法语量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生成的母语规则不可避免地被用来作为参照[2],二者的不对等性是语言间负迁移效应产生的根源。语义特征是语言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的折射,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应准确把握汉法量词体系在语言形式和功能等各层面的共性与异质,探析规律特征,避免负迁移效应对词汇习得产生干扰。

一、借用物量词的定义阐释

从语法角度分析,量词下属动量词与物量词两个种类。物量词又称名量词,属限定词的范畴,作为人或事物的单位,从量的角度出发,对事物展开更为准确和形象的描写,完善中心词的数量信息,包含专有、借用和度量衡三个主要类别。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借用物量词,即由普通名词临时转化生成的量词。

借用物量词作为非专有数量单位,通常由运载工具或容器名词充当,因此也被称为容载量词或容器量词[3],如碗、碟、盘、壶、杯、盆、锅、瓶、包、袋、盒、桶等。出于对不可数名词或抽象名词进行描述和计量的需要,汉法两种语言中均派生出为数众多的容器量词,它们弥补了专有量词表达上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数量词的语用功能,体现了语言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借用物量词融合了事物的外形特征,用法灵活,除作为数量指称之外,还被赋予了一定的修辞意义,兼具语用和文体价值。

二、汉法借用物量词语用对比

基于逻辑思维共性,汉语和法语中借用物量词在溯源、形态及功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但就信息容量、搭配规则等局部细节而言,二者均存在着不对等性。鉴于该词类在日常交际环境中较高的使用频率及密度,应着重避免翻译过程中生搬硬套造成的误用。

根据捷克语言学家L.兹古斯塔的观点,词义由指称意义、附加含义(风格修辞表情意义)及使用范围(搭配受限制而反映出的词义)三方面构成[4]110,汉法借用物量词的对比研究即沿上述三个层次展开,从不同维度分析和阐释二者的用法,探讨避免语言间负迁移效应的有效途径。

(一)指称意义差异

借用物量词在汉法双语中均可被视为器具名词外部特性的分类标志,但从精细表征层面观察,其指称范畴仍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汉语物量词“杯”在法语中对应的表达方式包括verre(玻璃杯),tasse(茶杯),coupe(高脚酒杯)等。为科学、系统、理性地归纳两种语言中对同一数量概念的认知差异,可依据结构语言学的对比性原则,借助义素分析法作为研究途径,即在意义相关的词汇之间对词义做进一步的切分,对比这些词的最小意义成分的异同[4]108。作为词义位的最小构成单位,义素概念(sémantème)的引入在微观层面精确地阐释了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为物量词语义对比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作为同类义素的归属集合,语义场的界定为分析的有效性和理据性奠定了基础。借助提取公因式的手法,基于“液体容器”这一共性义素,三者均从属“器皿”语义场中“杯具场”这一子场范围,即义位内容之间存在关联性,定义为可类比对象;其后,绘制义素分析表(表1),将词义细化为更具体的符号序列,寻找区别性义素,直观鉴别三个借用物词的差异性、辨识性特征,提炼本质属性。

因此可得出结论,汉语中的借用物量词“杯”可视为外延更广的宽泛词位(archilexème)或上位词(hyperonyme)。而就法语中对应的各个下位概念(hyponyme)而言,以义素特征分布规律为有效依据,其所指应由作为分类标识的共同义素和限定语义特征的区别义素组合构成[5],如tasse即可定义为“带有握柄及盖子的液体容器”。

由此可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汉语借用物量词具有高度聚合型、概括性和简洁性,搭配灵活、富于表现力,常以同一范畴内的上位词替代下位词,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而法语同类词汇在描述事物特性时则更为具体、形象和精确,细化了概念属性,词义的丰富内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延的扩展。

(二)结构搭配差异

表1 义素分析表

语言形式层面上,汉法物量词之间的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具体构造角度观察,在汉语的表达习惯中,量词可以直接限定名词补语,省略结构助词,而法语则不然。依据后者的语法规则,互为中心语和修饰语关系的两个名词,必须以介词作为过渡和衔接的标识,引导表来源、从属、性质、目的、用途或特征等意义的补语,方能符合语法规范,汉语的表达习惯在这里无法作为有效参照。作为限定性的短语结构,法语物量词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名词意群+介词de,例如,un chariot de cageots(一车货物),un bol de riz(一碗饭),une assiette de viande(一盘肉),une boîte de chocolat(一盒巧克力)等等。

其次,就搭配属性而言,基于表意功能的细化切分,依据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传统,法语借用物量词缩小了量词与中心词组合的逻辑范畴,双方的配合具有更明显的相互选择性。例如,法语中“杯”这一数量概念对应的搭配模式相对固定,如un verre d’eau(一杯水),une tasse de thé(一杯茶),une coupe de vin(一杯酒)等。相对于汉语中数量单位统一化的表述形式,法语借用物量词的配合规则更具限定性和封闭性。

(三)修辞功能差异

在计数用途之外,借用物量词的修辞作用还能够在特定语境下营造隐喻、夸张等文体效果。汉语中不乏此类形式简洁、富含哲理性的成语:“一江春水”以水喻愁,构筑愁思绵延的动态形象、“一帘幽梦”借珠帘的玲珑喻指意境含蓄朦胧,“一方水土”由地域形态衍生出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一腔热血”为理想信念赋予旺盛生命力,“一叶孤舟”则映衬出漂泊伶仃的寂寥心境。而法语中部分借用物量词同样具备以形转喻的修辞功能,如mer(大海)、océan(大洋)可引申为“茫茫一片、无边无际”之义,运用在une mer de blé(一片麦田),une mer de feu(一片火海),un océan de verdure(一片青葱)等搭配中,体现场面的宏大和壮阔;在短语le fil des idées(思路)中,fil(丝,线)作为借用物量词,重在表现思想或谈吐的连贯性;paquet(盒)有“大块、大堆”之寓意,用于俗语中的形象化描述,如un paquet de graisse(大胖子),un paquet d’os(骨瘦如柴的人)等。

在上述举例中,作为获得隐喻性转义的语言单位,借用物量词均以具象化的表现手法突出事物的感知特征,增强韵律、表现力和感染力。但基于两种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差异,在引申义层面,感情色彩和形象喻意完全对等的情况并不多见,故机械的直译无法确切传递量词喻体的意义内涵,体现修辞价值,需结合心理体验、情境分析、交际策略等背景因素,在理解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语篇拆分、注释等技巧进行处理,以避免误译。

三、物量词体系转换与负迁移效应的消除

在汉法量词体系的逻辑转换过程中,作为语言借用策略的错误投射,负迁移现象是一道亟需跨越的障碍,反映出相关知识系统及认知结构的不足之处。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从应用语言学角度出发,法语学习者可借鉴以下思路,从形式到意义逐层深入,实现对借用物量词语言特征和运用规律的精确把握,避免信息交互干扰,消除语言之间负迁移的影响。

(一)培养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排除干扰性刺激

在二语习得实践中,以理性思维和变通能力为核心的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于抵御语言环境中的负迁移现象更为有利。作为一种全面看待事物的方式,它的建立能够指引学习者提高对相关刺激的敏感度,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理解和表达之上,把握关键细节,对语义功能做出正确判断。例如,在文体修辞层面,对mer,fil等法语借用物量词进行释义时,应识别多重语义,排除字面意义等不相关线索的干扰,将重心置于对引申义的分析和解读上,增强语际辨识能力,消除两种刺激冲突引发的信息模糊性,避开直译、套译的误区,以免负迁移效应对理解、判断和表达产生消极影响。

(二)以错误信息为切入点,对比辨析语言表征

第二语言系统的建立是一个重构的连续体,受发展期因素影响,明显的迁移主要发生在学习的初期,此时学习者对目的语规范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在这一阶段,对比分析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有效途径,以回避、替代、仿造、误解等在初学者身上常见的高频运用错误为突破口,针对借用物量词形式与功能的异同点展开系统的对比和归纳,能够有效降低失误发生的概率。例如,有学习者将汉语短语“一包香烟”误译为un sac de cigarette,而正确的译法应为un paquet de cigarette。配合错误的根源在于法语的借用物量词带有更强的标记性,即区别性特征的语言成分。当相应的二语语言规则是有标记的,这时母语中的无标记语言规则最有可能被迁移[6]。即如果学习者感觉第一语言的语用特征为第一语言所独有,迁移可能就不会发生;相反,如果学习者感觉第一语言的语用特征具有普遍性,从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的迁移就会发生(Takahashi,1996)。因此,学生受思维定势的惯性影响,仅以母语为参照,忽略了“容积”与“形状”等区别性义素,表现出过度扩张的仿造倾向,将本不适用的规则移植到了目标语当中,从而引发了两个借用物量词之间的意义混淆。针对这一问题,义素分析法的应用将起到精确的过滤作用,在对词义精细成分进行分类梳理的基础上,它辅助学习者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反思,深化印象,完善认知机制和语用能力,避免在语言转化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信息歧义或损失,为语言知识的累积及熟练程度的加深打下良好的根基。

(三)建立目的语思维模式,提高综合能力

语言是思想活动的媒介,与学习者的能动性密切相关。高效的二语学习者应具有处理母语干扰的能力,能够抗拒来自牢固建立起来的第一语言系统的干扰[7]。作为动态的发展过程,迁移现象不仅发生在语言表层,还涉及到学习者的心理认知活动。思维组织方式的转变能够增强目的语言意识,抑制母语投射机制的发生,在形式及功能层面降低母语对第二语言感知、理解及产出过程的负面影响。词汇知识属于语境技能,应以强化语言输入为基础,为学习者创设浸入式环境,培养其目的语思维模式,减少向母语求助的频率,避免借助母语构建第二语言规则的假设(Schachter,1983),提高语言输出质量。例如,就法语借用物量词与补语的搭配范围而言,为在两个内容序列间建立关联记忆,学习者应能够脱离对母语中介的依赖,尽可能融入法语逻辑体系,实现量词编码系统的生成、转换和正确应用。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有助于进一步发展态度、经验、方法等深层次的个体认知能力,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达到更好的词汇习得效果,提升综合语言技能。

鉴于其在两种语言系统中的语用内涵差距,借用物量词作为负载一定背景信息量和文化辨识功能的数量单位,构成了二语词汇习得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需循序渐进地引导学习者正确认识迁移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在对形式和功能等语言表征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把握词汇学习规律,排除歧义,准确接收和传递信息,将负迁移转化为积极的正迁移,从双语经验中获益。作为词汇辨析的有效途径,义素层面的对比和分析实现了从词到义的切分,能够精确定位词汇内涵,帮助学习者把握数量关系及由其折射的社会文化要素,避免因传统思维习惯影响而产生混淆,对于教学、翻译、词典编撰等活动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37-42.

[2] 张津海.少数民族学生个体因素与外语学习[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159.

[3] 徐世熙.法语量词初探[J].法语学习,2009(5):25-33.

[4] 王福祥,吴汉樱.对比语言学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

[5]AinoNIKLAS-SALMINEN.La lexicologie[M]. Paris:Armand Colin,1997:135.

[6] 黄瑞红.标记理论视角下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3-96.

[7]曹燕萍.身份、语言与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79.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法物量词对比研究”(LX2014039)

[作者简介]苏静(198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法语语言学及教学法。

猜你喜欢
义素迁移对比
义素分析法
浅析词义虚化与义素变化的关系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语义指向与义素结构
义素分析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