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察让课堂走向高效

2016-07-28 12:08蒋瑾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说明文段落本课

蒋瑾

区教研室举办了“高效课堂研讨活动”,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研讨,我非常有幸成为实验活动成员之一。四位老师同一时间拿到了一篇课文《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知识说明文,课文采用简单列举和详细介绍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鱼儿、鸟类、昆虫、鲸、袋鼠、贝壳等自然界的种种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于是我们四位老师就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分别设计了两课时的课时目标。第一课时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段落大意,难点是对第3自然段的概括。本段内容长,层次多,学生概括时不容易概括完整,指导概括方法是我们的教学难点。学习说明文,除了要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点、研究文章的说明方法外,说明文严谨准确的语言也是值得学生细细品味的。同时,课文的第4自然段详细介绍了鲸是人类的老师。先讲人类遇到的难题,再说科学家向鲸学习,最后,解决了难题。还采用了设问引发思考,以及“之所以”“是因为”的强调句式,层次清楚,便于学生积累、仿写。因此,我们把第二课时的训练点放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讲究和仿写段落上。

【观察】

预习的实效性。开始上新课时,对学生的知识定位不可能是零基础,而预习是学生进入中年段后,必不可少的一项作业。我们在第一次试教时,并没有布置较为详细的预习作业,所以老师在上课时,从开头导入到解决完字词一共花了12分钟,有些浪费时间。而后来上课的班级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较为具体、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所以课堂中从导入到字词一共花了8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效率,为解决后面的难点保证了时间。

方法的习得。本课所要教授的就是概括段意的方法。课文中有代表性的就是3-5自然段。其中4、5自然段主要想教给学生通过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进行概括的方法,同时通过引导告诉学生重点句不一定在开头或结尾,也可能在中间。第3自然段比较长,教给学生可以先分层概括层意、再串联成句这样的概括方法。为了检验效果,我们在课前让学生先自己试着概括了段意,结果大部分学生能从4、5自然段找到句子,但语言不简洁,能将第3自然段的三个层次的层意说全的只有6人。课后我们也将习题收上来进行了批改和统计,虽然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学生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80%的学生能够将4、5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段意,有50%的学生能够将第3自然段的三层含义找全,其中有12人能够用上老师教的句式简洁准确地概括段意。

面对这些数据,我们也在反思,如果在讲解第3自然段时老师对方法总结得再清楚一些,让学生将每层含义连起来多练说几遍,可能正确率会更高。

紧扣重难点。本课的仿写是最难的,就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仿写段落的层次很清楚,能按照人类遇到的难题、科学家向生物学习、解决了难题这样的层次完成练习。少部分学生能自主使用设问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倒装句。部分学生经提示后能修改自己的段落。课堂写作时间大约给了11分钟,如果能再留下3分钟,让学生写一写、改一改就更棒了。

学生仿写的状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希望。但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的积累、文字的积淀并不是一堂课就能达成的目标,它是一个长期训练、不断积累、水到渠成的过程。

【总结】

活动后,我们通过本次的课堂观察与统计,可以更清晰地列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目标更加明确。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备课不仅仅是笼统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还应当细化内容,包括预习作业的设计、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与延伸。上完一堂课,我们也可以从观察结果中总结出本堂课的不足,在时间的安排上应如何把握,在拓展延伸、学生实际练习时对其应该如何指导与纠正。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说明文段落本课
说明文阅读专练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心理小测试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