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挈领,设计有效“主问题”

2016-07-28 12:02赵萍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范进中主问题孔乙己

赵萍

主问题指的是在教学中起到主导和支撑作用的问题。向学生提出主问题有助于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要合理安排主问题,用有质量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感知。

一、抓住矛盾点,激活思维

在很多文本中都会出现一些矛盾点,教师不妨围绕这些矛盾点来设置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从现实水平深入到潜在水平,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

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孔乙己地位低下,但是又不断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且好吃懒做,而且还自欺欺人,在被人嘲笑之后又孤芳自赏,到死还执迷不悟。但是他的身上同时也存在着善良的一面,例如他从不拖欠酒账。可以说,孔乙己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大家可以尝试从孔乙己的性格入手,说说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矛盾的性格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变成了这样的人呢?”这个主问题抓住了文章中的矛盾点,让学生可以先从文本入手,找一找文章有哪些部分展现了孔乙己身上的劣根性,尝试分析他的那些可笑的行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逐渐深入地了解了孔乙己这个受到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能够更好地把握住文章的主题思想。

二、抓住关键句,事半功倍

在文本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的语句,这些语句往往是解读文章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从这些语句入手,挖掘出这些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来说,找对文章的关键句对于学好这篇文章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围绕关键句设置主问题,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背影》是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文中几次提到的父亲的“背影”自然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设置主问题:“找一下文章中有哪些描写父亲背影的关键句子,说一说作者每一次看见父亲背影时候的不同感受,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呢?”这个主问题围绕着文章的关键句子展开,如果能够掌握了这个问题,必然会对理解文意有不小的帮助。学生可以从文章中找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等句子,并且对这些关键句进行分析,掌握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浓浓的爱子之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呢?和直接写父亲的面容相比,作者写背影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合理地围绕关键句来设置主问题,这有助于长文短教,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思路变得更加清楚明晰,让学生由浅入深,更好地分析人物,理解情节,体悟文章中蕴藏的情感。

三、抓住精彩段,升华素养

抓住文章的精彩段落来设置主问题,这也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好方法。教师在设置主问题的时候,可以将文章的精彩段落作为切入点,用主问题来引导学生把握住文章的精髓。

《范进中举》中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小说通过描写范进戏剧性的一生对封建科举制度和社会的世态炎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具有很强烈的讽刺意味。学生对于文章的深意未必能够有所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提问:“文章中最精彩的莫过于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了,阅读一下这个精彩的片段,并概括地说说范进中举后的疯态具体是怎样的?中举了明明是一件好事,他为什么会发疯呢?范进因何而显露疯态?”这个问题紧紧地围绕着文章中的精彩片段,不仅让学生分析了小说是如何进行人物描写的,而且还让学生深入挖掘作者这么写的意图。学生在深入品味之后便会发现,作者写范进中举后发疯是要从他的疯态中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在回答主问题的时候学生抓住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也对如何欣赏《儒林外史》这样的经典著作有了了解,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升华。

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说问题多多益善。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问题有的时候比选择十个“碎问”更具有效果,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范进中主问题孔乙己
“范进中举”现实版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艺术的构思,绝妙的讽刺
孔乙己(下)
《范进中举》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