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跨国表演的公共外交启示
—— 以美国宾汉顿大学戏曲孔子学院演出为例

2016-07-28 03:56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英国伦敦WC2R2LS
关键词:公共外交

林 立 ( 英国伦敦大学 国王学院,英国 伦敦 WC2R 2LS)



中国传统艺术跨国表演的公共外交启示
—— 以美国宾汉顿大学戏曲孔子学院演出为例

林 立 ( 英国伦敦大学 国王学院,英国 伦敦 WC2R 2LS)

[摘 要]公共外交正在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热点,其中以艺术表演为载体的跨文化交流形式为公共外交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但目前无论是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以作者在美国宾汉顿大学戏曲孔子学院开展的以传统艺术表演为形式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来探讨这一新的公共外交模式的某些突出特点。

[关键词]公共外交;中国传统艺术;跨国表演

公共外交活动古已有之,从中国古代战争中的离间,到冷战中日渐成熟的宣传战都大量存在。但公共外交这一具体概念是直到1965年才由爱德华·默罗最早提出:“公共外交研究公众态度对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它包括超越传统外交的国际关系领域;政府对其他国家舆论的培育;私人团体和利益集团在国家之间的互动;对外交事务的报道及其对政策的影响;担任传播工作的人之间的交流,如外交官与外国记者之间;公众与公众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等”。[1]而在中国,公共外交正式作为一个概念出现是在2009年7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扎实传播中华优秀文化。”[2]公共外交概念的出现,促进了学术界对“公众与公众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外交模式的探讨。本文仅以作者在美国宾汉顿大学戏曲孔子学院开展的以传统艺术表演为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来探讨这一新的公共外交模式的某些突出特点。

一、以艺术交流为载体的公共外交概念

本文认为,公共外交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可以在各种时代和语境下,通过不同的载体来实现。但是其不变的本质在于,通过非政府行为,试图对别国群众造成观念或行动上的影响,并由此推动政府政策的改变,使之有利于本国的利益。公共外交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毋庸赘述,当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上升,原有的刻板印象和偏差伴随可能不断上升的对中国的误解、偏见——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了解中国的途径只是随手翻过的报纸或者偶尔调过的新闻频道,而信息不对称和老观念的延续,以及当地的议程设置,都会造成对中国形象的进一步误读——使得我们更加迫切地希望中国能被世界了解、接受。

在中国已有的公共外交实践和努力当中,文化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可能性首先在于如今的时代背景及其导致的各国政策,毕竟在政经交往发展之后,关注点迁移和范围扩大是必然;由此,更多的外国人有兴趣了解中国;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大量演出机会。

而其必要性在于,在之前的国家间交往中造成的误解或者是交流不当引起的反效果,以及由此引起的紧张关系可以借此得以缓解,增加互相的兴趣和好感;其次,文化交流可以超出公共外交的范畴,起到更大的影响作用:一是范围上的,包括地域上的空间维度、和认知上的深度与广度;一是时间上的持续,保证影响力的持续;最重要的,是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寻求交流双方的自我适应与改进,这一点在后文中将会详细解释。

目前国内的公共外交研究,在文化交流这一领域尤其是艺术表演角度的研究较为缺乏,但近年来,国外学者“将艺术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开展研究正逐渐成为热门话题”[3]。美国学者约翰·布朗认为“作为公共外交的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高雅艺术上,因为高雅艺术反映一个国家长久的历史文化特征”[4]。以艺术交流为载体的公共外交确是有着无可比拟的前景和力量,这是由艺术的特性决定的:

首先,艺术没有国界。艺术作品带来的共鸣和感动可以跨越国别和族群。“在全球化语境中,民族艺术和世界艺术正处于一种复杂多样的关系网络中”[5],这为艺术作为公共外交的一种方式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撑。

然而,艺术又有独特性和地域性,是某一地区或群体文化特征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正是这种代表性,与前述约翰·布朗提出的“反映一个国家长久的历史文化特征”相符,能够展现一个国家的公共形象。

如上文所说,中国崛起面临着世界的各种猜疑与虎视,当我们说我们是和平崛起,似乎没有人相信。也许西方人在自己的世界观中,面对的所有上升力量,都是以扩张作为自己的名片。而中国所许,于他们,不相信。文化因素之所以在众多因素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其承载着深厚的和普世的人类共有的精神追求,所以文化能够引起共鸣,但同时,文化又代表着各个地域独有的特点,因此交流才有意义。这是中国传统艺术跨国表演能够具有公共外交意义的基础。

宗白华提出,中国的艺术是灵的空间,中国的艺术是世界上最心灵化的艺术。中国传统艺术确实在精神、心灵层面的展现更为突出,因此,当以中国艺术的形式呈现中国文化的意义按照我们所期盼的效果传达时,结果是动人的:

由于舞台和现场的直观、感性接触和互动,表演者与观众没有时空隔绝(宣传片或电视节目则不然),一切感受都应该更鲜活更真切,而在演出过程中遇到的所有背景知识、文化差异等造成的不解和疑惑都有机会被立时解决不留积压,避免了沟通不畅,帮助观众充分理解艺术作品及其背后的中华文化意蕴,最终促进中外的共同和友好认知,使外国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和兴趣提升。这便是跨国现场表演较之其他通过媒体传播更为有效的公众沟通。

近年来,孔子学院在全球迅速成长和发展,为中国传统艺术的跨国表演以及由之而实现的与各国公众的现场、及时沟通提供了广阔而有效的平台,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新的舞台。但是,如何利用好这一舞台,目前无论是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缺乏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在我们已有的演艺交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目前大多数我们虽然称之为“交流演出”,但其实在演出的过程中真正的交流几乎没有,就是跟国内大多数普通的演出一样,拉一个团找一个场,演完走人,并不真正在意其效果对于效果检验和评估甚少。或者是在落实“交流”的过程当中,方式方法有些不当。这样的活动成百上千地叠加,后果是相当“惨烈”的。轻则由于对演出内容的不理解而对中国文化产生抗拒,重则认为一切文化活动均为机械地灌输或负面的被解读为“文化输出”,完全背离了“交流”的初衷,失去了与各国公众沟通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形式。

思考及此,本文作者希望能从自己亲身体验的交流演出中提炼出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为跨国表演的自我改进提供一些借鉴,从而从一个角度探讨公共外交在当今全球文化交融的语境下,以艺术演出为载体的一些新的特点。

二、以“舞台互动”为特征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作者跨国表演为载体的案例分析,主要选取演出作品的内容、观众可能接受的时长、如何解决语言障碍、如何通过演出全过程的现场交流四个维度进行考量。

2012年4月3日至10日,作者应邀于前往美国宾汉顿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交流演出期间,7日在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Oneonta的演出,虽然只是众多赴外演出中的小小一场,但却可以提供一点借鉴和裨益。

演出前一天,孔子学院美方院长前来看我,带来了一份当地报纸GOOD TiMES(见下图),本次演出和另外四条新闻一起放在了头版,正文则在第三版。可见当地还是比较重视的。而且从文章措辞来看,立场中立客观、态度积极,鼓励人们观演。由于演出日期正值美国复活节假期,学生们大都回家或者出游,原以为会冷冷清清,但演出现场近乎满座,确实出乎意料——这意味着观众们都是出自自己的真心意愿前来观看,而且他们的表情和掌声说明他们不是带着挑剔和抵触的轻薄而来。根据现场考察,观众组成主要是当地较有年纪的居民、大学生、带着孩子的华裔等。

下面结合演出过程来阐述艺术表演与观众互动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 选曲。本场演出所选曲目多为具有特点和知名度的乐曲,但在考虑经典性的同时,又兼顾便于理解和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我自己所选两首曲目一首返场曲目,分别是《茉莉芬芳》、《诗经·子衿》弹唱和《梅花三弄》。《茉莉芬芳》的创作基础是《茉莉花》,其旋律极为外国人所熟悉 ;《诗经》是古典文学的代表,纵然难理解些,但以弹唱的形式表演出来,情感表达更为亲切而顺畅;而《梅花三弄》作为经典古曲,韵味难出其右。经过这样的选曲与表演方式的创新,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也就相对深刻,更有可能期待进一步沟通的意愿由此产生。这在演出结束后与观众的沟通中得到了证实。

2、 时长。此次所设计的节目时长普遍较短。整场演出加上返场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内,每个节目平均长度约5分钟,形式多样以避免审美疲劳:包括京剧、秦腔、古筝、民族舞、古典舞和民歌。京剧也不是长段的念白、唱腔,而是动作相对多,剧情简明易懂的选段,最长的《三击掌》片段为8分钟。

3、 翻译。所有节目的名字、台词和唱段都配上了完整的中英对照的字幕。这是非常必要的。此次字幕的翻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范,放弃了中国特有的骈文、成语、用典的华丽,转用简单直白的英语帮助那些对中国语言历史一窍不通的美国观众理解韵意深长的中国艺术经典作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譬如,在京剧《三击掌》选段中,第一句念白就是王允的:调和鼎鼐,位列三台。精炼的翻译直接扔出一句话:I am the prime minister.绝对霸气。再比如,昔日太公避纣乱,孔子绝粮陈蔡间。这典故对于外国人犹如天书,翻译就直接地译成:Many great men have arisen from humble beginnings.这样,观众可以联系到他们自己的背景中的名人。我拿着这句话问一个戏剧学院院长他首先想到的三个人是谁,他给出的答案是比尔·克林顿、狄更斯和耶稣。虽然有些人会反驳说此种译法失去了我们所在意的精髓,但是在连语言都不通的情况下,这无疑要比直译有效得多。典故外国人是不懂的。浪费机会,更别提人力财力。传播效果不好,甚至起到反作用,让人觉得所谓中国文化晦涩难懂,他们不能理解就自然失去兴趣。精翻?没问题。但是戏目太多,且决不能每次耗时、费都大,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观众都预习完再来观演,或者是在现场盯死每一条长长的字幕注释,而失去了观演的愉悦(我们中国人对那些典故又懂多少呢),这是一段漫长的路程,可以先从一些经典的代表剧目开始。又比如昆曲牡丹亭,据我所知,中国戏曲学院已经有老师在致力于从背景到唱词身段都做一个完整的跨文化说明。

4、 交流。关于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上述三个方面的交流过程,更包含了因为上述三个方面的成功把握而引起观众在观演后的交流意愿。在本案例中,对交流的重视贯穿始终。

演出前:演出的目的在于信息和文化的通达,从演出前的节目选择就开始从观众的角度考虑其接受程度的可能性和接受难度等,因而,如上文所述,注意了选曲的代表性、特色和知名度。

演出中:演出过程中应该更注重和观众的交流,不能走刻板流程,这一点即使是国内的晚会现在也在改进。在这次演出中有一个小插曲,在我第一曲弹到一半的时候,立麦掉到了地上,我就在第二曲开始之前道歉,言语之间略有调侃(Sorry for the accident, that was beyond my expectation),观众们大笑,然后我顺势承前启后,简单介绍了《诗经》的内容和《子衿》篇的主旨,提前让他们进入音乐想表达的情绪。这种亲切而自然的交流,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观演双方的交流融洽自然。

演出后:演出结束后,不能简单地甩手走人,观众会要求合影,会问问题,这是提升演出效果、加强沟通交流的最关键的时候。好的演后交流会让好印象延续、深化,尤其是提问中会有相当的可能性触碰到文化本质。而不好的收尾会让之前的努力白费,留下“演出是提前包装好的”这种印象。这一次演出结束后,也有许多人来要求合影。我在自己与观众沟通交流的同时,也为著名老生表演艺术家陈国卿老师、青衣表演艺术家宋丽丽老师做翻译,那些提问题的人们虽然大多还只是停留在“你看起来很专业,你从艺多少年?”这样的简单问题,但至少表明了他们的兴趣,只有有了兴趣才有接受的可能。更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观众的兴趣已经不再局限于只是对中国戏曲的华丽服饰、声音和独特扮相、妆容,也不只是对古筝曲目本身所带来的意蕴和旋律的关注,而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含义。给我印象最深的观众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最后特意走到台前来与演员们说谢谢,并且一直等到各种人群的合影结束,又单独向我表达谢意,对中国的古筝艺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询问的内容包括其历史、起源、演变,我跟他说起天圆地方的古老观念,随之解释了最初古筝的造型由来:“筝者,仁智之器也,上圆象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十二,拟十二月”。他自己试了试琴音,聊起音域和音色,最后甚至开始讨论古筝和吉他发声和指法的异同。这显然已不是流于浅层的对话。我也相信在美国、在世界各国,有很多与这位老人类似的人,已经站在一定高度和深度来看待中国文化。

通过以上四个维度的分析发现:第一,只要沟通到位,文化内涵丰富的作品,如《诗经·子衿》和《梅花三弄》,是能够有效传达并引起共鸣的;第二,作品的舞台呈现时长的设计要考虑现场艺术家与观众互动的时长,通过现场艺术家与观众互动能够更好的理解作品;第三,孔子学院所选的演出场地大小适中,与大音乐厅相比更具备艺术家与观众现场沟通的空间感;第四,通过翻译的沟通和艺术家现场对内容的补充沟通,更吸引现场观众,艺术家的英语沟通能力非常重要;第五,艺术家与观众的沟通要贯穿整个演出过程。

三、以“跨国演出”为文化交流桥梁的几点思考

以上的案例分析所揭示的内容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如果能充分发挥跨国演出的优势,将会收获许多可喜之效果。比如:现场演出为观众提供直接直观的感性认识;近距离互动而产生的接近感和亲切感,无时空隔绝,及时释疑和解决关注的问题等等。与电视转播或DVD等媒介传播相比较:电视节目无法交流,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积攒下来,以及可能发生的误读误解,等等。现场则可以随疑随问,提高交流的有效度,避免沟通不畅,更灵活、更及时、更准确、更深入的互动交流,突破文化壁垒,突破心理屏障,突破语言局限,最终能够减少和消除对于“文化输出”、“宣传”、“灌输”等负面概念的影响。

同时,以上的案例分析,引发我们对目前的大多数跨国演出活动的状况的反思。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跨国演出还是遵循着一贯的老套路,规规矩矩演完走人。简单来说,就是演出太多,交流太少。也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文化差异是最大的瓶颈。中国在文化传播方面确实已经开始努力,但是有许多问题不容忽视。尽管随着孔子学院的诞生和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日益丰富,但如何通过艺术表演利用好这些能够与当地民众直接接触的平台,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自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截至2013年9月,全球已建立435所孔子学院和644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17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孔子学院规划2012—2020》还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球要达到500所孔子学院,中小学孔子课堂达到1000个,学员达到150万人。[6]

当一家家孔子学院等文化传播机构、一场场演出等文化传播活动以冰冷数据的形式出现在媒体、报导中的时候,有声音觉得我们搞文化霸权、宣传灌输,就像我们在看到他们出口的好莱坞电影和票房数量的感觉大致相同。但是,当我们经历在一个个孔子学院的舞台上用艺术表演与当地民众的互动以及演出后的融洽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了彼此之间的共通和相融,以及彼此之间的好奇和渴望了解。大卫·法尔斯特认为,美国乡村音乐之所以能够代表美国作为公共外交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因为乡村音乐不仅体现了美国人的价值观而且其演出形式所营造的空间便于艺术家与受众的沟通[7],此次演出的案例说明,充分利用孔子学院这一跨文化交流空间,建立艺术家与受众的平等、亲切交流,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跨国表演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然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他国传统艺术及其文化内涵的感知和欣赏存在局限性。正如为英国人视若瑰宝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和戏剧剧本,若放在中国,可以读懂的、理解其行间味道的,就算是高校学生又有几何?数年前,我的忘年交,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钢琴家Anne在游历北京、西安之后说,虽然所到之处大多配有英文介绍,但是“我们看不懂。那需要历史背景知识,对中国人是常识,对我们不是。”就像把我们丢在伦敦街上某个教堂或者博物馆,然后满墙都是詹姆士二世亨利八世乔治五世,多少人可以不迷茫?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懂,这普及工作必须要我们自己来做。萨默瓦在他的经典之作《跨文化交流中》多次强调文化感知的必经过程[8],此次在美国宾汉顿大学孔子学院的演出,又一次证明这样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但是,正是这种以艺术的观演关系为相互了解的过程,使得艺术的跨国表演能够真正体现其公共外交的功能,因此,中国传统艺术的跨国演出以及贯穿演出前后的全过程的观演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是这种文化感知的普及工作的重要而行之有效的形式之一。这是启示之二。

第三,要在大文化背景差异之下考虑地区性差异,在美国和在非洲的演出、教学细节上不能完全相同。也就是说,面对不同的受众时,针对性要明显。同剧目的翻译一样,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大量的工作。因为我们要面对的国家太多。而即便是在一国之内,内部差异也是显著的。按照前文提到的那位戏剧学院院长的说法,美国内部,西弗吉尼亚相对贫困,教育水平不高,可能偏向保守;马萨诸塞州相对受教育水平更高,对时事、文化等更关心,也更容易接受新观点和事物;而拉斯维加斯的人就相对更极端。说来也巧,2013年12月8日,这位院长来北京开孔子学院大会,我还与他见面。我问及普通美国人对孔子学院的态度,他说要分地区而言,南方相对保守些,纽约州心态相对开放,接受度更高。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交流障碍需要“通过对话寻求有限共识”[9],以艺术跨国演出的形式所营造的观演关系之间的这种“对话”正如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所言应“用艺术营造世界文明的和谐共生”[10]。如何通过中国传统艺术的跨国演出更广泛的接触世界各地的民众,共享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加深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了解,这是启示之三。

此外,就演出内容而言,中国民乐的演奏可以尝试结合外国经典名曲,形成中西合璧的和谐之美,并不丢失自己的特点,而使观众在满足异域新奇之余倍感亲切。有一个很好的范例,就是青年二胡演奏家于川将圣桑的小提琴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移植到二胡上,成就了二胡界新的高峰。其次,演奏形式与现场互动是最重要的一点,但这里就涉及语言和人才问题。艺术界人才的英语能力有限,往往对作品内涵和表演有着很深的理解却表达不出来,而对英语有相对高驾驭能力的翻译或是志愿者们可能又无法进行很专业的艺术表达或很难准确表达从艺者们的心声,这就对国内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派出人员的素质要求还表现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当地学生、教师和居民交往,首先我们派出的团队要学会对当地的习惯的了解,对当地的文化要有一定了解,这样避免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给交流带来一种突兀感,使观演双方更容易彼此接受。但同时要保留自身的中国元素,人们总会更尊重懂得他们自身文化,但又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底蕴的人。因此,培养能够面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与各国观众有效交流、“对话”的艺术家,是艺术的跨国表演能够真正实现其公共外交功能的重要基础之一。这是中国传统艺术跨国演出带给我们的又一启示。

然而,不管是演出前的筹备、演出中的互动还是演出之后的深入交流,还是贯穿始终的团体与目的地的磨合,最终的意义,在于自我改进的良性循环,也就是每一次演出之后的反馈反思,何处值得保留借鉴何处尚有提升空间,能够让每一次的演出机会都发挥当时能尽最大努力下的最大作用,为下一次的演出提供最大的参考借鉴。“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实现文化自省”[11],我们正是在不断的文化自省的过程中更好、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这样才能渐渐地推进文化功能的实现——而不被误解为文化输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国外接受度。而这正是公共外交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Nicholas J. Cull ‘Public Diplomacy’ Before Gullion: The Evolution of a Phrase [EB/OL].(2012-04-18)[2015-04-17]. http:// uscpublicdiplomacy.org/index.php/newsroom/pdblog_detail/060418_ public_diplomacy_before_gullion_the_evolution_of_a_phrase/.

[2] 新华社.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召开 胡锦涛、温家宝讲话[EB/ OL].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07-20)[2015-04-17].http:// www.gov.cn/ldhd/2009-07/20/content_1370171.htm.

[3] Alexopoulou, A. “Arts diplomacy and cross-continental political exchange: The case of the exhibition,‘The Art of the Enlightenment’”[J]. World Affairs,vol.156, No.5, Washington,World Affairs Institute,2012:1 .

[4] Brown, J. “Arts Diplomacy: The Neglected Aspect of Cultural Diplomacy” [M].America’s Dialogue with the World, Washington,Public Diplomacy Council, 2006:73.

[5] 王一川.艺术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8.

[6] 孔子学院总部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度报告[R]. 内部资料,2013:5 .

[7] Firestein, D. “Can ‘Boots’ and ‘Beer’ move hearts and minds?” [M]. America’s Dialogue with the World , Washington,Public Diplomacy Council,2015: 81.

[8] Samovar, 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8th [M]. Monica Eckman, Wadsworth, 2012: 48 .

[9] 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3.

[10] 叶朗, 仲呈祥.美丽中国如何感动世界?[N].光明日报, 2014-1-14 (16).

[11] Samovar, 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8th, [M]. Monica Eckman, Wadsworth,2012: 32.

(责任编辑:李小戈)

[中图分类号]J601;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67(2016)01-0151-05

收稿日期:2015-04-17

作者简介:林 立(1992— ),女,湖南长沙人。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外交、地缘政治、古筝表演。

猜你喜欢
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启示
公共外交视野下琼海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论公共外交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
企业家是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企业家是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中缅经济合作前景分析
美国和平队历史及影响探析
公共外交的有效途径:体育外交
上海世博会芬兰世博外交效果影响的评估分析
“公共外交”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