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青峰
[摘要]结合教学实例,从品尝语言之美、体会细节之准、感悟情感之真三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与写作教学做到读写整合、良性互动,以期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拓展语言素材、掌握写作技巧,促进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70007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书本内容阅读与欣赏,更要引导学生积极汲取其优秀的语言表达与写作技巧,指导学生高效阅读、有效积累,将读写两大版块有效整合,做到阅读和写作两不误。
一、品尝语言之“美” ,在阅读中拓展语言素材
批改学生作文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存在写法单调、语言枯燥的毛病。其实在语文教材中,尽是描写生动、语句优美、用词贴切的值得学生模仿和学习的范例。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范文中的优美语句仔细推敲品味,拓展语言素材,在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这些美词美句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从而奠定扎实的语言功底。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词汇丰富多彩,极具语言特色。阅读本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体味语言的特色,比如作者以比喻的手法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在课文第二部分又以拟人的手法把原本抽象的文学概念以人格化,以对话方式给读者描绘了文学的魅力,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给人以亲切感,更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时,在词汇的处理上灵活多变,丰富多彩,运用比喻、设置悬念、排比等修辞手法,尽显文题美、思想美、语言美、结构美。在开展“美文美读”时可以引导学生选出自己认为最精彩优美的语句作一次鉴赏品析,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在赏析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做引导点拨,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归纳,哪怕只言片语,言之成理、言之成趣即可。
写作是创造性脑力劳动的过程。以书本中的知识资源为依托,引导学生在品尝文本语言之美的同时累积、拓展自己的语言素材,并巧妙地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创造中,这样才能写出焕然一新的文章来。
二、体会细节之“准” ,在阅读中分析写作技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写作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不去思考,那么课文信息永远是别人的,自己不会对文字产生感悟;如果只是思考,而不通过写作检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那么思考也只是存在于理论中,两者的动机永远是“空中楼阁”。 教师应利用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提取课文主旨的同时,细细品味文本的写作技巧,扩展学生的写作知识,并将之作为素材应用到写作中。
比如《孔乙己》一文,从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了细节化的描写处理,使得孔乙己的前后两次出场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刻画,呈现出一个活生生的孔乙己。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欣赏,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在遇到类似的写作主题时,学生也会不自觉地采用细节化的描写,即使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一段简单的回忆,因为有了细节化的描写,同样也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收到“于细微处见真情”之效。
三、感悟情感之“真” ,在阅读中展开思维联想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努力挖掘情感因素,借助想象和联想,开展情感体验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情感体验加宽加深,同时在学以致用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写作技巧充分发挥,在认知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例如在《社戏》一文中,对看戏归航路的那一段描写极具特色:“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老渔父停下艇子来喝彩。”短短的一句话却富含着江南水乡的特色,如“航船”、“大白鱼”、“浪花”、“蹿”、“ 老渔父的喝彩”,我抓住这些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性描写,其中一位男生新奇、童话般的想象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妙的“飞船夜行图”: 在璀璨的夜空下,一碧万顷,十多位寻梦的鲁镇弄潮少年,用长篙撑着小船滑向大河深处,竹篙拍打水面的声音融合着航船碰击水流的声音,浪花飞溅,童声琅琅。在寂静的夜晚,那航船仿佛一条嬉闹的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时而向上蹿,时而向下坠,险象迭生……小船划破平静的河面,向青草处划去,一层层的波纹向四周不断地扩散。此时,连风雨同舟几十年的驾船好手老渔父也禁不住停下艇子,拍手称快,不断喝彩。
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抓住景物描写,勾勒出一幅月夜归航的情景,这样的片段作文,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的,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无疑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起着添砖加瓦的作用。
总之,自古读写不分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汲取教材中的语言、细节、情感等方面的处理技巧,在写作练习中做到活学活用,真正做到读和写相辅相成,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