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滢
[摘要]侧面描写可以丰富人物的性格,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开发课本资源,引导学生从读中领悟侧面描写的特点,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关键词]侧面描写 主题需要 人物性格的塑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70003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
一、侧面描写的作用
巧妙运用侧面描写的文章,古已有之,是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是文学长河里绽放着异彩的珍珠。在初中课文中我们也可以撷取到一二,感受它迷人的魅力。
(一)侧面描写可以丰富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九年级课文《音乐之声》中,第一个场景以及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时的情形,是对玛丽亚形象的正面描写;第二个场景中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则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通过对玛丽亚的动作、表情的描写着重展示她的内心感情和精神世界;侧面描写通过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由她们口中道出玛丽亚的种种表现,着重于玛丽亚的日常行为举止,以及她们对她的看法、态度,从她们的眼中映现出玛丽亚的形象。这样,课文对女主人公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玛丽亚这一人物形象。其中的侧面描写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比较著名的还有《陌上桑》,作者写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里借助他人的反应衬托出罗敷的美貌 ,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使罗敷这个美貌女子的形象得以充分的表现,是非常巧妙高明的侧面描写。
(二)侧面描写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阅读正面描写文字的心理过程:
从上表可见,侧面描写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描绘,而通过对其他人物、事物进行描绘、渲染,烘托描写的对象,这就要求读者闻弦歌而想象雅意,因此侧面描写可为作品增添一种含蓄委婉之美,使其具有悠长的韵味,让人回味,让人沉思,也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总之,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有利于表现事物的特点。
在初中语文课本,从文言文到现代文,从中国作品到外国作品,都有较多运用了侧面描写的例子:文言文《口技》一文中,通过观众的反应来侧面衬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现代文中,《春》里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侧面衬托出春花的数量多、气味甜;《孔乙己》中以众酒客的议论来交代孔乙己偷丁举人家东西的事情,揭示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直接原因……外国文学作品如上文提及的《音乐之声》,还有《威尼斯商人》等都有侧面描写。对这样一个被古今中外作家广泛运用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既能强化阅读的效果,培养并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写作手法,有利于学生在作文中提高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思想的能力。那么,怎样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尝试呢?
二、读写结合尝试进行侧面描写练习
依托课本,读写结合,可以行之有效地学习在写作中运用侧面描写。
(一)读出规律
读懂是写好的前提,学生写之前,应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指导。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时候可侧面写,什么时候不必侧面写;什么地方可用侧面描写,什么地方正面描写足矣。用抑或不用,是根据主题思想的表现、人物性格的塑造、情节发展的特点等来决定的。如果能正面描写则正面描写,如不能则像清代刘熙载《艺概》所指出的那样:“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通过侧面描写来达到表达效果。具体来说:
1从确定侧面描写对象来说,要考虑表现人物怎样的情感、心理和品质。如《香菱学诗》, 作者怎样运用侧面描写呢?为了塑造香菱的苦志学诗的形象,作者用宝钗、宝玉等人的话来烘托,尤其是写宝钗最多,因为宝钗和香菱同住蘅芜苑,对香菱的苦志学诗所见最多,感受最深切,所言最有说服力,所以借助宝钗来进行侧面描写的次数也最多,如,“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这些句子从侧面很生动地说明了香菱学诗学得特别刻苦,到了废寝忘食乃至如痴如醉的地步。
2从情节发展来说,交代事情的结果可只用侧面描写。如《孙权劝学》中,作者以孙权劝吕蒙学习为故事开端,以一句“蒙乃始就学”作为故事的发展,故事的结局只用侧面描写:“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有“学”这个过程,而获得才略大为长进这一结果,也表现了本文“劝学”的主题。
3从人物塑造来说,初中课文中多是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后,再进行侧面描写。如《蒲柳人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出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这段话中,先正面描写一丈青大娘的动作,再描写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呻吟”,纤夫无力招架的狼狈形态,侧面衬托出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表现她刚直不阿、威武勇猛的特点。
总之,侧面描写丰富了描写的手段,并且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增添了语言的魅力,真正突现了中国诗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二)练习有序:
练习在作文中运用侧面描写,可循序渐进地进行,我们按照“仿—补—创”的序列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仿:主要是仿照课文的侧面描写,给课文再添一处侧面描写。如学了《孙权劝学》的侧面描写语句,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侧面描写句的人物描写方法,即对鲁肃进行神态和语言描写来构成侧面描写的方法,以孙权的口吻,仿写一段,可用文言,也可用现代文。有学生是这样写的:一日,权与蒙论议,大快慰,曰:“卿进益矣!”虽稚拙些,但句子也起到了侧面描写的作用。
2补:给正面描写部分补充一段侧面描写。“补”的形式可灵活些,如可给课本中《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等人物补充侧面描写段落;给新闻媒体报道如《感动中国》中的人物补侧面描写;给经典影视作品中人物补侧面描写……
应注意的是,学生“补” 侧面描写之前,应引导他们考虑自己进行的描写对表现主题起到作用没有?课文中已有的对该人物的正面描写是围绕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进行的,自己补的侧面描写能突出这些特点吗?等等。
3创:学生经过仿写和补写,对侧面描写的作用和运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可指导他们在自己写作中运用侧面描写,这是在没有仿写和补写阶段中现成的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的情况下,自定主题、自己赋予人物个性、自己安排侧面描写出现的位置、自己选择用来进行侧面描写的人或物的练习。
学生在“创”的阶段,宜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可练习先写片断再写文,如写老师讲课讲得精彩的片断,爸爸帮邻居修电脑的片断,等等;可先写和课文同题或类似题目的作文再写课外题目,如学了《香菱学诗》后布置写《我学 (做饭,书法……)》之类作文;可先写看图作文再写用文字表述题目的作文……
应引起重视的是,侧面描写一定是服务于主题的表现,人物性格的塑造。如果能正面描写则正面描写,如不能则像清代刘熙载《艺概》所指出的那样:“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通过侧面描写来达到表达效果。
总之,侧面描写并非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依托了课本的训练,学生在“读”中获取有关侧面描写的方法思路等有益营养,同时,从模仿例文的立意、布局谋篇和表达手法等入手,进而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写出有新意的习作来。
[ 参 考 文 献 ]
[1]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2.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