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容华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福州 350202)
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改革
——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
游容华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福州 350202)
摘要:从应用本科教育的特点分析,应用型本科 “大学语文”课程应定位在帮助学生构建精准掌握并且得当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用语言文字准确描述并表达自身感受,从而拥有良好沟通和表达能力。教师应调整教育理念,走出去了解社会和行业对大学毕业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此应选用或编写适合学生实际、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语文”教材。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教育理念
2015年2月12日,教育部公布2015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出2015年要出台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2015年12月22日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发出了《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福建省正式开始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各种实际问题以及其独特的教育需求,“大学语文”课程如何定位,如何进行配套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每一位教授“大学语文”的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认真面对与思考的课题。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
2015年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要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6年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试点工作的起始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实际上,应用型本科的提法20世纪末期在中国才出现,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可上推到1866的“求是堂艺局”,即后来的福建船政学堂。[1]船政学堂培养出了中国的第一批近代海军军官和第一批工程技术人才,由船政毕业的学生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和近代工业的骨干中坚。[2]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是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对更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已十分迫切,另一方面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供过于求,众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重视的一大难题,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型问题已成为众多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大课题。
目前,我国倾向于将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第二类是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第三类是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对应到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学术型高等院校属于5A1,应用型本科属于5A2,高职高专属于5B。(见图1)三者的区别除了学习年限的长短和学位的高低外,更主要的区分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类型。
图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关于高等教育的分类
学术型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以学术研究为主要任务,培养的大部分人才将来的方向是读研,将来从事学术研究性的工作;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等技能型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以直接就业为将来的方向,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培养建筑师、工程师、律师等能解决综合问题的应用型中高级人才,后者是培养一线操作的技术工人等,前者需要具备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多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更大的可塑性和成长空间,所以对其在理论基础、技能转化等方面要求更高。而技术工人只须解决固定的几类问题即可,技术强,但知识、技能间的转化能力较弱。就是说,应用型本科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学术型高校培养的人才比,需要具备强实践技能的优势,与高职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比,需要具有厚理论基础的优势,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探索的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对旧有的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方式和具体做法上要有所扬弃,有所创新,同时避免理论脱离实际,避免让培养的学生成为“纯劳动力”。
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以下简称“福外”)来说,福外在2011年由高职高专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经过结构调整,其现有英语系的英语、翻译专业,亚欧语系的日语、法语专业,经贸系的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系的投资学、金融工程专业,物流系的物流管理专业等共计11个系23个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已初步体现出了职业的导向和职业训练,符合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以职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经过四年多的研究和探索,福外将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如上所述,“大学语文”课程要想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改革及建设过程中站稳脚跟,不被边缘化或者被取消,就需要重新思考其课程定位,也就是要弄清楚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等问题。“大学语文”的授课者要主动找出应用型本科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的新要求,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勇于从内打破,同时,“大学语文”课程要有自己的固守,要有自己课程的本质追求,这样“大学语文”的改革才不会仅仅是一句空话、套话,才不会陷入改革的困境当中。笔者看来,应用型中高级人才需满足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求能够综合运用谈判技巧、沟通能力、心态调节技巧等往往能够提升配合商业理念的机敏能力,以灵活应对之后公司的各种项目和任务。除了专业基础外的其他能力,是需要“大学语文”这类的课程来予以培养的。
二、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在中国大陆高校经历了初设、发展、取消、再设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存在很大不同。何二元老师在《民国大一国文教材简介》一文中认为,大学语文的前身是大一国文,大一国文无论从“大一”或“国文”两个方面都可以追溯到1904年的癸卯学制。[3]大一国文的开设跟新文化运动有很大的关系,国文的开设,其课程定位就在延续传统和增补白话文佳作,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所以当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时,就规定在预科开设国文课。到20世纪30年代,全国的大学基本上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国文课,故称为“大一国文”。也就是说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设就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在解放初的几年里,这门课程曾被改为“现代文选及习作”,仍作为一门公共人文基础学科。建国前,我国各综合大学已普遍开设国文课,作为非中文专业一年级大学生必修。但当时课时数、教材等不统一,教学内容多由教学者自选,写成讲义散发。因此虽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大一国文的学科性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并且从后来可以找到的教材及当年学生的回忆来看,无论是讲授文言文还是白话文,着眼点都在“语言文字”上。也就是说在发展过程中,大一国文课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是充分重视工具性的。这一课程在1952年进行的院系调整的过程中,被取消了。我们看到了这门课程被取消后,高校的人文教育成了一片荒漠,使得我国在人才培养上走了不少弯路。因此当恢复高考制度,高等教育重新走上正轨后,苏步青(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等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便率先提出要给理工科学生补语文课,并呼吁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1978年秋,南开大学率先开设大学语文课,1980年,与华师大联合发出倡议在高校恢复开设“大学语文”学科,此举得到了数十所大学的响应。后经教育部批准,中断了近三十年的“大学语文”学科得以开设。
关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历史上出现过的影响比较大的有多种,从操作层面来讲,可以概括为三类:一是强调应用能力为主的工具性定位,二是以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审美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人文性定位,三是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主兼及语文能力拓展的人文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双重定位。[4]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有着天然的工具性,因为不管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化”还是“语言+文学”,其天然地带有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更好地连接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功能,这种“工具性”是“语文”与生俱来的,就好像人是动物一样,人与生俱来有动物性的一面,“工具性”是天然地作为“大学语文”的一面,而且,“语文”需要建立“终身语文学习观”,因为从目前的事实看,语文虽然已经过小学、中学长达12年的基础教育,但在“大学”阶段乃至“大学后”阶段,其“工具性”的实现并未如社会所期待的好,就好像一个婴儿经过12年的教育成长,其生理方面已经成长为一个少年,但仍要不断努力成长,才能实现自我成熟与自我完善。而且在成人及以后的阶段更多的是要强调一个人如何成长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有自由思考与判断能力,有感受幸福能力的人。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不管怎么样改革,一是始终不能脱离其本质的东西,“大学语文”的中心词始终是“语文”,即“大学语文”不能越出语文的边界、背离语文教育的目标,必须倚赖言语和文本,脱离具体言语和文本,“大学语文”必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学生必须阅读经典文本和学习语言文化,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二是“大学语文”不能脱离“用”,学习言语和文本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还在于获得更丰富和高雅的人文精神的熏陶,通过阅读体悟,思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植审美情操,净化道德心灵,提升人文品位,同时把这种对生命、对自我存在的思考,通过写作等方式表达出来,成为人之存在的确证。
以福外来说,福外致力于培养福建自贸区所需要的具有扎实基础理论、道德优良、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那么其“大学语文”的课程应该定位在帮助学生构建精准掌握并且得当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能够充分领会其专业的基础理论,提高学习与工作中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开拓国际化视野,增强自身的文化涵养,能用语言文字准确描述并表达自身感受,从而拥有良好沟通能力。“大学语文”课程应是学生成长为一个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地基,地基打的越深越广,学生的成长为高级应用型人才之路会走得更稳更快。
三、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途径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句话对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现在倡导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以就业为主的人才培养导向,但教育不应背离“以人为本”,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我们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人,是希望通过教育使人更好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站立的“人”,而不只是会工作的机器。[5]因此在人才的灵性与人文情怀的培养上,“大学语文”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着其他课程所不能达到的教育目的。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首先,“大学语文”应定位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提高语言文字感受力,建立就业整体观,发展健康人格。当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最紧迫的是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际具有什么语文素养,走上社会就业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语文素养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查缺补漏和巩固提高。这是“大学语文”最基础的任务。以福外为例,仍有相当部分大学生还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如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错别字屡见不鲜、语句不通顺……这些可能严重影响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求职简历的书写,面试时的顺畅沟通与表达,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沟通与表达。另外,一个只知技能,而没有人文情怀的人,幸福感指数不会高,就像罗丹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人幸福与否,不是看他拥有多少东西,而很大程度上是看他有多少感受幸福的能力。在福外,对学生不仅有严格的考勤制度,而且有诸如要求学生必须从第一排坐起等很细致的规定,这些繁琐的规定从侧面反映出来的是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但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很多学生缺乏职业和人生规划,缺乏积极进取精神、责任意识和成人意识。“大学语文”课程开始时,对本学期授课的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用能力做个摸底,对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水平了解后,首先应做的是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发现并且强化自己的成人意识和责任意识、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给学生设置一个又一个跳一跳可以达成的连续性目标,让学生不断重复成功的体验,这样才有可能把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实到位。
第二,教师调整教育教学理念,主动走出去,了解社会和行业对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应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职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一点,却什么都做不好,是同样得不到用人单位认可的。若“大学语文”不想成为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课程,那么就要承担起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责任,改变课程教学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是学生或其他课程其他老师的事的观念,作为专职教师,要主动走出去,多和社会各行各业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行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大学里,如果仅仅将目光聚焦于课本上的理论,却对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视而不见,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那么顶多算一个合格的“看书者”,绝不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善于思考,培养创新思维,才能弥补没有工作经验的短板,因此大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要注意思维的锻炼。“大学语文”课是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锻炼的课程。比如,给学生一个主题或课题,让学生在课外预习,按要求收集整理资料并制作成PPT,在课堂上由学生主讲,老师与其他同学参与点评,这样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等均可以得到锻炼提升,把课堂变成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主战场。再比如教师要敢于布置联系实际的、综合性的作业,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比如可以给广编专业的学生一个场景或主题,让学生写作创意剧本,可以给投资学专业学生一些案例,让他们写案例分析等。作为课程还要改革考核方式,加大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所占的比重,避免以一场考试或一次作业论成败,同时还应加强对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
第三,选用或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实际、适合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语文”教材。以福外为例,福外是2011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13年1月“大学语文”成为全校公共基础必修课,此后“大学语文”课程皆是安排在大三开设,开设一个学期,周学时2课时,总共32个学时。任课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评判能力、理解、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人格,这些都给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教学期待与挑战。选用适合福外学生使用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从2012年至2015年间,福外选用过吴雄、邵良祺主编的《大学语文》(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伊漪主编的《大学语文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第二版),杨天松主编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陈庆元主编的《大学语文》(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选用过的这些教材有根据文学史体例编写的,如吴雄、邵良祺主编的《大学语文》,有按照单元主题形式编写的,如杨天松主编的《大学语文》、陈庆元主编的《大学语文》,有上篇为文学,下篇为应用写作的,如伊漪主编的《大学语文教程》。这些教材的更换反映了福外教师希望打破“大学语文”教学常规,进行更适合学校培养人才需要的教学改革的努力与付出。不过笔者发现这些教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不足,比如应用文部分选用的例文过于陈旧,没有及时更新,未能很好地结合并体现课程定位;而所用过的教材都存在一个不足,即对学生语用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不足,未能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问题。因此尽早编写适合福外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开发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且适合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是“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教材都应特别注意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问题。
四、结语
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曾说过:“评价学校是否一流,更重要的应看它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是不是普遍取得成功,是不是对社会发展做出了一流的贡献。”站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高度,福外的“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建设大有可为,前提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找准课程定位,和社会就业建立整体联系,贯彻和执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为基础进行的改革才可持续进行,且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福建船政学堂创办140周年纪念[J].中国大学教学,2006,(7).
[2] 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3] 何二元.民国大一国文教材简介[EB/OL].(2011.7).http://www.eyjx.com/view.asp?id=6224.
[4] 段湘怀.全球化时代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4,(7):74-77.
[5] 谢群.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40-42.
责任编辑:彭雷生
收稿日期:2016-04-01
作者简介:游容华(1981-),女,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5-0104-05
The Curriculum Orientation and Reform of College Chinese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 Case Study of Fuzhou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Sutdies and Trade
YOU Rong-hua
(Fuzhou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Trade, Fuzhou 350202,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llege Chinese” course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should be positioned to help students to build up ability to accurately grasp and appropriately use the language so as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accuracy and have good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y. Teachers should adjust their education ideas an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training of students by going out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ociety and industry’s requirement for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and write teaching materials of “College Chinese” which suits students’ reality an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Key words: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Chinese; course orientation; educational 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