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
摘 要:语文教学应当遵循精简实用原则。语文课堂的“精简”艺术可体现在以下七个教学环节中:精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精简预习指导,提高预习实效;精简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精简课堂提问,调动学生思维;精简文本入口,促成合作探究;精简教学辅具,落实语文韵味;精简学生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精简”艺术;高效课堂
语文是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应当遵循精简实用原则。所谓语文课堂的“精简”艺术,可以理解为精挑细选、简洁明了地教语文,即教师在课堂上精心挑选教学内容,运用简洁明了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艺术。[1]语文课堂“精简”艺术,涉及语文教学的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流程设计、方法使用等等方面。它需要教师吃透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本质属性,从宏观上把握语文的三维目标,扣准语文课程的整体要求。语文课堂“精简”艺术,是一种聚焦,一种选择,一种整合;是一种匠心独运,是一种大智慧,需要教学的灵动调控。精简实用地教语文,让语文回归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把语文课上得扎实、朴实、真实,让语文课干净、丰美、高效。具体而言,语文课堂的“精简”艺术可体现在以下七个教学环节中。
一、精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
每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教师都应反复阅读,尽可能使自己的理解接近作者的思想实际,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尽可能与作者展开平等对话,把握文章的条理和要旨,从而确定教学目标。
例1 《藤野先生》的课前准备
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多教师颇为发怵,学生也感到难以理解,各种教学设计纷纷呈现。笔者在通过对鲁迅叙事类文章的研读后,发现其实他的文章条理非常清晰,主旨也很明确,于是在《藤野先生》的教学中,笔者梳理了其中的两条线索、两种感情。
两条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暗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两条线索对应着两种感情: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怀念之情;抒发作者的爱国之情。
经过这样的整理,教学目标自然而然就非常容易被确定下来,从而可以避免许多低效甚至无效的分析提炼,使语文课堂得以简约化,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例2 《孔乙己》教学目标的确定
鲁迅的《孔乙己》,作为小说体裁,我们完全可以把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作为教学目标:人物上,可以分析主要人物孔乙己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名字称呼、死因探究、反抗精神等;情节结构上,可以关注孔乙己数次到咸亨酒店等情节,以及文章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来写等;环境上,可以注意文章中咸亨酒店中的饮酒环境,孔乙己几次付钱时的情景等。当然,除了小说的这些共性,我们还不得不考虑当下文本的具体特性,即它是特定年代的鲁迅的文章,从而可以把语言的品析或者深刻的主题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但不管怎样,每节课的目标务必要简单而明确,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而幻想面面俱到,势必会造成课堂教学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学生亦会手忙脚乱、疲于应付,结果事倍而功半。
除了依照课文本身内容或者中考考点定目标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要基本摸清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哪些内容是教师不用教学生也知道的,哪些是学生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等等。而尊重学生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应该的。如此处理,教学生之想学的,说学生之想知的,效果自然也就上来了。
当然,定教学目标,因文体而异,因文章而异,因学生而异。把散文教得不像散文,或者把本篇散文教得像“这一类”的散文,都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摒弃的。最理想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从学情分析和从文章体式分析所得出的交集、重叠点,当然这种境界往往不容易达到,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
二、精简预习指导,提高预习实效
学生预习是课前学习准备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做好教学准备的重要途径。抓好这一环节,能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习才有针对性。[2]很多语文教师在指导预习时,都有这样的安排:
(1)常规预习:熟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初步了解内容、旁批心得等。
(2)针对文体的预习:叙事类——了解故事情节、初步把握人物形象、感知主题要旨等;说明类——知晓说明事物的特点、理清说明层次、关注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等;议论类——把握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等;文言文——疏通字词,粗知大意等。
(3)非常规预习——结合 “研讨与练习”的部分题目阅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等。
笔者以为,指导学生预习,应该抓好以下环节:
(1)提出预习要求。依据课标、教材的要求,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
(2)教给预习的方法,即解决怎样预习的问题。学生掌握预习方法的程度,是衡量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方法的掌握是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初期,教师应把预习放到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上好几次预习指导课。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预习能力的增强,就可把预习放在课前进行,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预习能力。
(3)预习要有检查。检查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一般应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讲解新课中的课堂提问来进行。
三、精简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选择,要发挥教师的特长与优势,体现独特的教学风格,要依据班级学生认知和阅读能力的实际情况,本着“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思想,体现个性化教学特色。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很多教师在众多的教学设计面前,或无所适从,或照搬照抄,迷失了自我。笔者以为,切合实际的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的教学设计,就是最有效的;否则,极可能是杂乱无章或曲高和寡。
例3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梗概
在课前预习时,笔者让学生自学生字生词,查阅资料,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等有关文学常识。基于此,笔者把教学初步预设为这样四个环节:理清香菱学诗的过程—找出描写香菱学诗的角度,并举出实例加以印证—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说说对语文学习或写作的启发。
根据以上设计,课堂教学非常紧凑简约,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阅读的有效度。
例4 《最后一课》的教学
学习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时,笔者先以“小弗郎士这天早上经过了哪些地方?在各处见到了哪些人?”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感知了课文;接着以“在这些人当中,最不该出现的是谁?”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一步解读主要人物作铺垫;然后用“在小弗郎士见到的这些人当中,我们读者最为关注的或者说作者做了精心刻画的又是谁?”引入对主要人物韩麦尔先生的赏析。在赏析过程中,笔者又把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和神态作为重点,让学生深刻感受韩麦尔先生的一腔忧愤之情和那颗赤子之心,也感受法国人在沉沦中觉醒、在绝望中希望的复杂感情,而其余人物不作深入分析。这样,既抓住重点,直奔主题,又化繁为简,事半功倍。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和一些语文特级教师,都善于摒弃烦琐的分析和松散的教学环节,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方法指导、答疑解难、人文关怀上,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学生。一篇《故乡》,有的教师要上好几节课,生怕讲不透,这便是教学时间的极大浪费,是阅读教学低效无效的最明显的见证。所以,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四、精简课堂提问,调动学生思维
无问不成课堂,滥问亦不成语文课堂。语文课堂,应当问真正语文的问题、问有生成价值的问题、问能牵动全局的问题。而设计合适的主问题,无疑可以向这方面靠拢。“主问题”的设计,有利于课堂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它可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从而达到“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3]
当然,对于教学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课文切入角度的恰当与否、主问题设计的精炼与否,完全源于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钻研是否刻苦、教学经验是否丰富。当钻研教材达到了一定的精深程度,我们就能见微而知著,一览众山小了。
例5 《藤野先生》教学时的问题设计
在教学的整体感知阶段,笔者的问题设计如下:
【提问一】在学生初读全文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全文是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的,这交往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并概括相应的事情。”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回忆内容。
【提问二】在学生学完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后,笔者提问:“作者回忆藤野先生,所写的无非是一些小事,比起今天的老师关心学生,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藤野先生为什么就这样令鲁迅先生永远怀念?”同时,笔者趁势介绍当时两国的国力情况、日俄战争的背景,再结合课文第三十七自然段进行分析,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这一最为鲁迅怀念的原因所在,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之一。
在探讨研读阶段,笔者的问题设计如下:
【提问三】“藤野先生是这样令鲁迅先生敬仰,可鲁迅先生为什么还要离开他,不跟他好好把医学学好,以便回国报效祖国?”这一问旨在引发学生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原因的研读。
【提问四】在引导学生分析好鲁迅先生离开仙台的原因后,笔者请学生深入思考:“开头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似乎与写藤野先生没有多少联系,是否可以删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以上几个问题,环环相扣,简化了教学环节,注意到过渡衔接,既使课堂出现了几个教学高潮或出彩点,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动机,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凸显出课堂教学的简约性。
采用这样的“一线串珠式、抓纲拉网式”的主问题模式,可以让教师轻松地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无措境地,从而“简简单单”地教语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问题的表述应清楚明了,让学生把问题听清,防止在课堂讨论中随便插入带有暗示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二是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容量较大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思考、准备,即候答时间。如遇学生回答“卡壳”时,教师应以期待的目光,微笑着等待,千万不要呈现粗暴或不耐烦的言行。学生答完后,教师可再真诚地问问有无补充。
五、精简文本入口,促成合作探究
一篇文章,内容、结构、语言、手法、主题等都是可以探究的角度,但哪一点最准确、最新颖、最有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语文教师要具备“挖金子”与“串珍珠”的能力,也就是说,对文章分析时的切入角度,一定要简单恰当而不失新颖,要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点带面,俯瞰全文。[4]若开头切入便深奥难懂或者离文万里,那只会离我们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远。
从题目入手来辐射全文,进而解读分析文章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从文眼切入,同样可以达到统领全文、纲举而目张的效果。除了从题目和文眼切入,文本中的动情处、精彩处、探究处等等都是我们可以考虑的切入角度。
例6 《社戏》教学的课堂提问
教学《社戏》这课,教师让学生考虑:“题目为‘社戏,但为何还写‘乐土中的其他三‘乐:一是得到优惠,二是可以免念‘秩秩斯干革命幽幽南山;三是钓虾、放牛?”顿时,教室里热闹非凡。有的学生说“文章题为‘社戏,这显然离题了”;有的学生说“不离题,这正是为下文写社戏作铺垫”。这时,教师抓住机会启发学生:“请同学们想一想看社戏有很大的乐趣,这三件也是乐事,那这三‘乐跟‘社戏有什么关系?”学生立刻运用记忆中储存的信息,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发表看法。有的同学就说:“这三‘乐是小乐事,下文写看社戏是大乐事,这为盼、看社戏作铺垫,突出看社戏在平桥村是最大的乐事。”
教师正确的引导,不仅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且让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挥。由题入手,一串串到底,一挖挖出金,课堂不亦精彩乎!
六、精简教学辅具,落实语文韵味
投影仪、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上公开课,几乎成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大展台。声、光、电齐上,图、文、像兼备。似乎不用现代化的设备,该教师就落后,这节语文课就陈旧。其实,语文的学习是要“读”和“悟”的,要使教学资源不浪费、课堂教学不作秀,简单而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握文本的内在精神,接受人文熏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时的方法,去收最大的效果。”朗读,就是这样的一种方法。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如地读、动情地读,读出课文的韵律,读出课文的情趣,读出课文的神韵。[5]
例7 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的教学,笔者在激趣导入后,首先让学生自读诗歌,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然后,鼓励学生美读诗歌,要求学生配乐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读后师生评议;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剥而复加,层层赏读”的方法品读诗歌。第一层次的读,旨在引导学生读准;第二层次的读,旨在读懂;第三层次的读,旨在读活。如此,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感悟诗人的情怀。
曾听说绍兴市语文教研员陈阿三老师在执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整节课就是朗读,深情地朗读,泪流满面地朗读,也几乎令所有的听课者潸然泪下。这不仅让笔者感受到了陈老师的“感动常在”,也让笔者看到了陈老师对文本把握的准确。真情成就了《背影》的美丽,而陈老师就抓住这真情,用简单演绎着语文课的美丽。
朗读使课堂实现了师生、文本的对话,实现了师生内心情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更是扎实、有效的课堂!
七、精简学生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从精简作业设计、精简作业布置开始。教师要下决心压缩课外作业量,力争使课外预习及练习走进课堂,使初中语文每天的课外作业量不超过20分钟。作业要实施“公示制”,即每天要将当天所留作业内容张贴或写在各办公室的公示栏上,以便检查、监督,或者送交给教务处,让领导亲自督促。教师要断绝“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侥幸心理,彻底拆除“课内平庸偷懒,课外用功补习”的平台,让课堂成为既演又练的场所,逼迫师生在课堂上下功夫。
总之,教师要“精简”实用地教语文,脚踏实地地传知识。“精简”的课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示,“精简”背后是大气、精要、深刻、智慧,也是超越。这样的课堂会带给学生天空般明净澄澈的感受。“精简”的语文课堂,简明而不失品位,简单而不失精彩,简化而不失实在,简易而不失高效。这种“简单”是对冗繁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参考文献:
[1]刘涛川.有效教学方法集[M].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2:21.
[2]董德松.高效语文的有效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2.
[3]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29.
[4]曹明海,钱加清.营构与创造[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3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