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丽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穴位经皮给药联合痰热清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ESR、CRP、IL-5水平的影响
陈丽丽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经皮给药联合痰热清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ESR、CRP、IL-5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经皮给药联合痰热清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对肺功能及血清ESR、CRP、IL-5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CRP、ESR、IL-5水平及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穴位经皮给药联合痰热清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血清CRP、ESR、IL-5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经皮给药;痰热清;支气管哮喘;ESR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研究表明,炎症细胞因子的逐渐失衡引起的炎症细胞激活,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目前关于此种疾病的治疗都是基于气道炎症学说,但效果并不显著。中医学认为,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是伏痰遇感引触,气因痰阻,肺气宣降失调,引起停积之痰,致气息喘促,治疗应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为主。穴位是经络气血在体表聚集和运行的重点,给予患者穴位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达病所,但穴位经皮给药不能充分利用药物,且治疗疗程长[2]。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在穴位经皮给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痰热清不仅能够有效弥补穴位经皮给药存在的不足,还能提高治疗效果[3]。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穴位经皮给药联合痰热清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肺功能及血清ESR、CRP、IL-5水平的影响,旨在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西医诊断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5]中关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咳嗽、咳痰稀白、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形寒肢冷,胸膈满闷;舌苔白滑,舌质淡。患者年龄18~65岁;病情属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均能按照医嘱坚持治疗。排除孕妇、产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者;近3周内吸入糖皮质激素>1 000 μg,或者相当剂量其他激素及服用药剂量不稳定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以及过敏体质者;治疗依从性差,言语交谈障碍者;病情严重程度为危重症或重度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26~71(42.32±2.21)岁。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25~72(41.18±2.13)岁。2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扩张支气管、吸氧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2.0 mL加入生理盐水6.0 mL,然后以6~8 L的氧气行驱动雾化吸入治疗,10 min/次,2次/d,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给予穴位经皮给药联合痰热清治疗:将杏仁、炙麻黄、甘油和氮酮等共同研制成的膏剂每天早上11点外敷在患者肺俞、定喘以及膻中等穴位,每天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外敷2个疗程;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滴,1次/d,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晨起空腹状态,抽取4 mL的肘静脉血,放置于抗凝管内, 3 0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血清于EP管中放置在零下70 ℃的冰箱待测。采用肺功能仪测定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
1.4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4]。临床控制:治疗后哮喘症状消失,即使偶有发作也可自行缓解,治疗后FEV1或者PEF预测值在80%;显效:治疗后哮喘症状明显减轻,FEV1或者PEF增加量在25%~30%,但仍需糖皮质激素或者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好转:治疗后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或者PEF增加范围在15%~24%,但仍需糖皮质激素或者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临床咳痰、胸闷短促等症状病没有任何改善,FEV1或PEF没有改善,甚至出现下降。总有效=临床控制+显效+好转。
1.5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行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血清CRP、ESR及IL-5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血清CRP、ESR及IL-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ESR及IL-5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2组治疗前FEV1、FVC以及FEV1/FVF、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2.4不良反应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有由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气息短促、喘息加重、咳嗽加剧、痰液颜色改变、痰量增多等[6-7]。该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较为公认的理论即为“哮喘是一种涉及多种炎症介质以及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如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对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8]。因此关于支气管哮喘对细胞因子以及炎性介质的研究成为热点。
近年来多数研究认为,IL-5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9-10]。有研究表明,在采用卵蛋白致敏以及激发的Balb/c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清中IL-5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表明IL-5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11]。CRP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时,其将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而当炎症消失时,又迅速下降。国外学者研究发现,CRP水平与气道高反应患者的炎症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病情越严重,则CRP水平越高[12],因此认为CRP水平可作为预测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ESR指的是红细胞的沉降速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当一些炎症和疾病的病情出现变化时,ESR下降速度就会加快,表示病情出现复发或者是活跃。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CRP、ESR、IL-5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祖国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于“哮病”,是以“喉间哮鸣有声”“呼吸喘促”为主症的疾病。多数认为其病理因素主要是伏痰遇到外感引发而起,患者痰量随着气逐渐上升,气息由于痰量过多而受到阻碍,从而使得患者的肺管比较狭窄,使得通畅不顺,最终导致气息短促、痰液增多[13]。而在《时方妙用·哮症》记载:寒邪伏于肺俞,痰壅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易发,动怒动气也发,劳役房劳亦发。近代中医学者认为,哮喘发病期的基本病理改变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生,壅塞气道、肺管狭窄,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最终导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14]。
由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尚无特效的治疗方式。而目前多数以消炎,改善呼吸功能以及防止气道重塑等为主,其中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常用药物,此种药物虽然效果显著,但是毒副反应多,不易长期坚持治疗。目前中医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常用的方法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但是内治法如辨证论治、分期论治等效果慢,特别是急性发作期,而外治法穴位经皮给药效果较为显著。穴位经皮给药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的治疗,将中药制剂与经皮透入剂混合后贴敷在皮肤表面,经过穴位由表及里,达到调节气血阴阳之功效;而肺俞、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太阳皮部曰“关枢”,故选择上述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激发太阳经气,益气固本之作用[15]。而所选中药制剂杏仁和炙麻黄为肺经专药,喘家之圣药,为治哮用药之首。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6],麻黄中有效成为麻黄碱,其不仅能够达到扩张支气管,缓解组胺或者乙酰胆碱导致的呼吸道阻力增加,同时还能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直接兴奋α-肾上腺素受体,使末梢血管收缩,达到缓解支气管黏膜肿胀的作用。
痰热清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抗菌消炎的中药注射液,其成分主要有熊胆粉、黄芩、金银花、连翘及山羊角等组成,其黄芩之功效为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山羊角之功效为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熊胆粉的功效为清热解毒化痰;连翘的功效为清热逐风,透肌解表;金银花有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等功效;全方共同达到化痰、清热、解毒的效果。现代药理表明[17],痰热清注射液能够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感染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死亡率,而且对飞肺匀浆病毒血凝滴度,另外对小鼠肺组织α干扰素以及T淋巴细胞的增值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清CRP、ESR、IL-5水平及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有不良反应发生。可见穴位经皮给药联合痰热清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血清CRP、ESR、IL-5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鑫,马春艳,张亚京,等. 支气管哮喘血清白细胞介素-17、白三烯B4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杂志,2012,27(4):257-259
[2]张维,张福荣,胡东辉. 穴位经皮给药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中医学报,2015,30(05):636-638
[3]万春霞. 益气固本汤联合穴位贴敷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9):180-183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1):45
[5]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1):817
[7]于广晶,张琳. 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持续状态临床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15,29(3):1447-1448
[8]庄立斌.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9、白细胞介素-13和免疫球蛋白E变化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7):4223-4224
[9]Weber-Chrysochoou C,Crisafulli D,Almqvist C. IL-5 T-cell responses to house dust mit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llergen-specific IgE responses and asthma in the first 5 years of life[J].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7,120(2):286-292
[10] 冷弘,马超美,胡军. IL-9和IL-5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及意义[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7(1):4-6
[11] 徐云,李宇航,郑丰杰,等. “通腑”对卵清蛋白致敏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3):553-555
[12] Livnat G,Yoseph RB,Nir V,et al. Evaluation of high-sensitivity serum CRP levels compared to markers of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allergy as predictors of methacholine 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in children[J]. Lung,2015,193(1):39-45
[13] 祝新凤.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研究[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14] 耿嘉玮,乔会秀. 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J]. 环球中医药,2012,5(8):582-584
[15] 梁超,郭桂琴. 腧穴热敏灸配合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1):3418-3419
[16] 王志刚. 麻黄之用[C].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3
[17] 刘绍勇,张小利,张振华,等. 痰热清注射液的清热作用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在LPS诱导发热大鼠中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南药学,2013,7(12):881-884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20.016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20-2213-03
[收稿日期]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