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林海涛
浅析改革开放后国家治理方式
李娜林海涛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家治理方式经历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当前在国家治理方式上出现了超大规模国家与人均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较大及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民主与党的政策有效落实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坚守科学发展规律;大力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东部支持西部政策的有效落实;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定机制、执行机制与监督机制,发展民主政治。
关键词:改革开放;治理方式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家治理方式在转变中出现新发展,回顾国家治理方式的发展历程,对解决国家治理上凸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和确立。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在国家治理上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了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企业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在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政府的政权结构方面进行了改革。1979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新中国通过或修订了多项最基本的法律,据统计,自1979年至2002年,全国性的法律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有430多件,全国性的行政法规有800多件,省级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则有8000多件。改革开放后在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实践,推动了依法治国方略在我国的初步形成。
关于法治与人治问题的讨论,以及如何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应该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实现党政分离,党管纪律、国家和政府管法律,进而树立国家治理上的法制观念。例如,1982年新的党章明确了党的活动范围不可超越国家的宪法和法律,1984年的现行宪法也规定了所有政党的活动准则都必须以国家宪法为根本,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无权超越宪法和法律。199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中国共产党加快推进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在立法和司法方向上从政治领域逐步扩展到经济领域。十四大之后,国家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关于规范市场行为的《价格法》、《广告法》、《物权法》,关于规范经济主体的《商业银行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以及关于规范国家税收的《税收征管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一大批完善市场经济、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全面规范地表述了“依法治国”方略。十五大之后,依法治国的国家治理方式正式建立。
(二)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和丰富。中国共产党对以德治国方略的初步探索,最初体现在邓小平“两手抓”的著名论断中。抓精神文明建设,体现出共产主义思想、信念、道德、原则和纪律等。在此基础上,1986年中国共产党继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反映在思想道德建设层面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层面,并且健全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体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以德治国方略有了新发展。2001年,中国共产党将以德治国提到国家治理方略的高度,强调法治和德治要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随后,国家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阐述了新时期我国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式方法。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指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依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国民力量,通过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国民斗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形成社会风尚。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团结奋斗的思想武器。
(三)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发展。十六大以来,依法治国方略与以德治国方略有机结合,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加强国家政治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依法治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进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加入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这是“人权”第一次被写入我国宪法。同时,国务院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阐述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与目标,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正在建立。
当前,我国的国家治理以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主要层次,涉及宪法相关、民事、刑事、经济、社会、行政等主要法律部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已基本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为支撑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大大推进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基本国家治理方略的贯彻落实和全面发展。总体来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借鉴西方国家的治国方略,结合自身治理国家的历史经验,大力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国家治理方式,通过国家治理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政治不断发展。然而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国家治理的困境已逐步凸显。为进一步实现中国崛起,如何解决一系列的治理困境,并将国家由法治进一步推进为善治,则是今后国家治理的关键因素。
(一)中国国家治理的根本困境是超大规模国家与人均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目前,要在占世界总面积7.1%的土地上养活占世界总人口21%的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大难题。虽然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水资源及能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大多数自然和社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的攻坚期,各种经济和社会矛盾凸显,在人口与资源分配与利用方面的矛盾更加尖锐,尤其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关乎人民基本利益的方面。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较大及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国家治理的现实困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稳定国家政权,并在短期内提高国家经济能力,新中国在经济发展方向上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十一届十中全会后,为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结合各地区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新中国在发展方式上选择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改革开放战略。两个主要历史时期内两大战略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国家的经济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随着经济社会的向前推进,隐患也逐步凸显,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与国家治理的现实困境。
(三)发展民主与党的政策有效落实之间的矛盾,是国家治理的客观困境。经过90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在阶级属性上实现从“工人阶级先锋队”向“最广大人民利益代表”的演变,并在国家治理方略上实现从人治向法治和民主的转变。然而,由于中国庞大的官僚体系与组织结构,各层级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较为严重,使得党内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和贪污腐败等问题较为突出,进而导致了党中央所制定的很多政策并没有被地方党组织有效执行。这阻碍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已然成为国家治理所必须面对的客观困境。
(一)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坚守科学发展规律。为解决超大规模国家与人均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今后的国家治理应充分发挥我国在劳动力资源上的优势。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力资源对其他稀缺自然和社会资源的替代作用;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化劳动力资源为人力资本,通过创新减少对稀缺资源的依赖。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科学发展规律,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大力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东部支持西部政策的有效落实。为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较大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困境,中国今后的国家治理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已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东部支持西部的经济倾斜政策。通过提高农业领域、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进而缩小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和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实现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三)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定机制、执行机制与监督机制,发展民主政治。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对民主和法治道路的继续推进,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推动民主政治。为解决党内政策制定与政策有效落实不一致的矛盾,并使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的政策能够被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所遵守和执行,今后的国家治理必须建立起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政策制定机制、上下统一的政策执行机制和广泛通畅的政策监督机制。通过三大政策机制的约束,实现政策制定的民主性和政策实施的一致性相统一,进而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3.
[2]徐晓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成果,课题号L14BSZ035。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