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武,彭小雷,许大胜
(安徽中医药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1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调查研究*1
张庆武,彭小雷,许大胜
(安徽中医药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12)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12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建议,为改进和完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评价体系
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体育课学习的效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足,激励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从而达到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的目的.[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通过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进行;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2]《纲要》提倡构建方法多样化、内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强调改变传统的评价理念,转变体育课程评价实施的过程.
国内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还是采用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主的传统学习评价方法,学习评价的目标理论与实践相背离,不能真实地反映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没有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功能和作用.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尚处于一种相对薄弱的发展阶段,存在诸多的问题,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妨碍了学生健康的发展.因此,构建科学性、人本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安徽省12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现状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资料和互联网查阅、搜集有关体育课程评价、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资料,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访谈法.通过对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高校体育部的领导进行相关访谈,并对访谈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本研究提供详实、丰富的实证依据.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需要结合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了《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数理统计法.本研究使用 EXCEL2013和SPSS19.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为本研究的论理、论点提供定量参考依据.
2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现状与分析
2.1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主体形式
在体育学习评价中的评价主体由教师、同学和学生本人组成,这些不同的评价主体从各角度出发进行的评价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发展中有着独特作用.[3]通过教师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主体形式选择的调查结果(表1)来看:选择“任课教师评价”比例为66.0%,其次是选择“师生共同评价”,比例为17.2%,“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的比例较低,仅为5.7%和1.9%.
表1 教师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主体的选择(n=53)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一些学生参与评价,但是任课教师评价占绝对主体地位,这种孤立、单方面的评价,忽视了学生作为被评价者的作用,因为缺乏民主,而具有很多片面性和独断性,不利于学习评价质量的改善,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所取得的进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及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虽然近年来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教师的传统的学习评价观念还是没有根本的转变,且实践中缺乏理论性的指导和标准;第二,绝大部分普通高校在教学大纲上已规定了只需任课教师独立完成的评价内容和指标,在教学规范制度上已经忽视了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权利;第三,普通高校体育任课教师普遍授课班级较多,教学工作量较大,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学习评价,会额外地增加任课教师的工作量,部分任课教师因此不愿去主动施行.
2.2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的情况,还应该包括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的评价.由对教师开展的学生学习评价内容的调查统计(表2)发现,教师选择比例最高的学习内容评价指标为“技能、达标成绩”,占94.3%,排在第二位为“课堂出勤”,占83.0%;其次是“身体素质”和“进步幅度”分别为81.1%和62.3%,而“课外体育锻炼”的仅为26.4%,“体育理论知识”所占的比例仅为17.0%,每学期体育理论课达到4学时以上的高校仅3所.
表2 教师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的选择(n=53)
调查结果表明:普通高校都将技能、技术和身体素质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学生的进步幅度已受到关注,而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却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与《纲要》所倡导的每学期安排约10%(约4学时)的理论教学内容不相适应.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倾向于技术技能、达标成绩、课堂出勤、身体素质等认知因素,而对于《纲要》中所规定的交往与合作精神、学习态度与行为、情意表现等隐性指标方面的评价并未得到充分地体现,忽视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合作精神等因素的发展,导致学习评价内容非常狭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3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
评价方法主要解决如何评价的问题,是达到评价目的的主要手段,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应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也促进了评价方式、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4]通过对学习评价方法的调查发现,有10所普通高校采用期末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仅有2所高校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学习评价的内容,由此可见,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仍是采用以技能、技术和身体素质考核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对过程性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程度、进步幅度、情感态度等都会出现各种变化.[5]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的评价,采取量化统一的学习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比较直观,简单易行,但其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忽略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极易挫伤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2.4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效果
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表3)发现,当前学生对体育学习评价现状的总体不满意率为44.85%,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当前的学习评价现状的满意度并不高.
表3 学生对体育学习评价现状满意度(n=276)
在对不满意原因的调查中(表4),56.8%的学生认为没有反映自己体育学习的努力程度;有44.2%的学生认为没有反映出自己通过体育学习的进步幅度;有22.1%的学生认为没有真实地反映自己的体育运动能力.
表4 学生对体育学习评价现状不满意的原因(n=95)
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当前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过于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的进步幅度,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和状态在学习评价中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和体现.
现行的学习评价体系因为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发展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不能全面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状态;学习评价的尺度和标准比较单一、还停留在课内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考核上;对评价方法的局限性认识不足,评价方法不够全面,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评价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违背学习评价的初衷,阻碍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3结论
(1)在当前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中,虽然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评价的比重略有增加,但任课教师仍然是学习评价的绝对主体,学生在学习评价当中还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地位.
(2)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内容所占比例不够合理,评价的内容局限于对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考核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兴趣等隐性指标方面的评价较少涉及.
(3)被调查的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学习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评价的内容和指标比较单一,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独断性和片面性.
(4)在体育课的学习评价结果方面,学生对于当前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满意率不高,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具体情况,忽视了个体差异性,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体育知识、能力的获得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4建议
(1)普通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制定人本性、科学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习评价实施标准,实现在学习评价实践过程中的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2)通过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让学生认真、积极地参与学生评价,通过制定相关评价量表来规范和指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保障学生能够真实、准确地评价自己和同学.
(3)完善主体多元的学习评价形式,定期或阶段性开展学生的自评和他评,过程性评价由任课教师开展,如建立学生体育成长档案、合作与学习态度量表,在日常教学中即可完成过程性评价.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实行教考分离的方式,通过不同的评价主体从各自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准确、公正的综合评价,促动教师、学生、管理者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4)实行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必然会增加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高校应该通过积极引进教师,降低教师的基本工作量标准等方式,确保任课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进一步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杨健科,朱艳,闻钟波.大学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重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4):77-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8.
[3]于可红.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72-73.
[4]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83-81.
[5]潘雯雯,于可红.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及几点建议[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65-68.
[6]垄晓林.走出课堂教学评价困境的核心问题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2);87.
(责任编辑:王前)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Learning Evaluation of Public Sports Course in Universities
ZHANG Qing-wu, PENG Xiao-lei, XU Da-sheng
(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Anhu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fei,Anhui230012,China)
Abstract:Using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literature data,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investigating and studying the subject, content, methods and effects of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of sports curriculum in 12 universities of Anhui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targeted putting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providing reference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learning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and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Anhui provin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learning evaluation; evaluation system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4.030
*收稿日期:2016-02-14
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2014xjjy008)
作者简介:张庆武,男,安徽萧县人,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6)02-00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