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以江苏省高职教育为例

2016-07-20 06:53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区域合作高职教育

张 晓 莺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督导室,江苏 南京 211188)



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以江苏省高职教育为例

张 晓 莺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督导室,江苏 南京211188)

摘要:高职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高职教育的区域合作具有必要性。江苏省高职教育区域发展在教育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不均衡,要创新高职教育发展理念,强化顶层设计,重视区域间与区域内部的协作,突出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并完善现代职教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均衡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要把发展高职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使高职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由于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导致高职教育的需求、培训能力与学生供给在地域上严重失衡。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比较发达的江苏、上海等地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有旺盛的需求,当地高职教育资源丰富、办学质量高。同时,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些区域应届初中毕业生的人数也在快速缩减,生源供不应求。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源丰富,但企业的需求不足,高职学校数量不足,办学质量相对较差。这些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加剧因人口数量问题而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本研究以江苏省高职教育为例,探索区域间高职教育的合作与发展。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的必要性

经济发达地区在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方面的实际经验一般比较丰富,其发展历史也比较早,可以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开展高职教育区域合作。西方发达国家支持人才的合理流动,鼓励区域间的职业教育合作,积极开发教育市场,明确规定一些国家之间学分及学历互认等。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区域之间的合作与研究刚刚起步,在研究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遵循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原则,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的区域合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第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深化,教育模式已经由过去的封闭教育转向开放教育。开放的教育模式必须要有开放的教育理念引领,不同区域的高职教育合作是开放教育模式的基础,没有充分的区域合作,很难实现更具开放意识的教育合作与发展。第二,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向纵深推进。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越来越明显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能够实现不同区域之间高职教育的合作,互通有无,就可以顺利解决困难,化解矛盾。第三,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在合作过程中,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可以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合作双方的互惠互利。最后,促进感情交流。高等职业院校之间通过交流可以建立真挚的友谊,进而促进教育的合作与交流,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职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而教育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公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就是指在教育公平理念指导下,让社会的教育资源能够在各区域之间进行均衡配置,提供给受教育者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最终实现一定区域的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二、江苏省高职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特征

江苏是教育大省,其高职院校的数量与质量均位于全国前列。但是,就江苏省内部而言,其高职教育的发展严重不均衡,具体表现为苏南繁荣、苏北萧条,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一)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布局之间的协调现状

一般情况下,不同区域间的经济现状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分布受该区域行政管理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与制约,彼此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而根据相关规定,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本研究以社会学视域下的社会公平理论为依据,对江苏省目前高职教育的区域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对江苏省2015年各区域社会经济与高职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2-3]。分析此表找出江苏省高职教育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

表1的数据显示,2015年,在江苏省的13个地市中,苏州人口最多,有1059万人,南京、徐州、无锡、南通、盐城五地人口较多,镇江人口最少。在GDP平均值方面,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及镇江(苏南地区)遥遥领先,南通、徐州、扬州及泰州(苏中地区)居于中位,盐城、淮安、连云港及宿迁(苏北地区)相对滞后。一个地方的经济水平是该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反映出该区域对高职教育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使得该区域的高职教育水平得以提升。但是实际情况是区域经济越落后,其高职教育的办学力量越弱,这是市场与公平关系之间的矛盾所在。

表1 江苏省各区域社会经济与高职教育发展状况统计表

江苏省在高职院校布局方面深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全省共有86所高职院校,其中,南京、无锡、苏州三地分别拥有10所以上,南通、徐州、扬州及淮安较少,连云港、盐城、宿迁分别只有3所。南京的高职院校的数量约占全省高职院校的21%,这种布局应该反思。在每年的高考录取工作中,南京地区的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苏北地区一些高职院校则面临着严重的招生危机,招生计划根本无法完成。这样就会造成高职教育资源高度集中于经济发达区域,而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高职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加剧了市场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使得教育公平很难实现,经济发展滞后区域的学生及人才的流失在所难免。

(二)资源配置体现高职教育区域差异

江苏省的苏锡常一带及南京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高校较多,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选择在这几个地区就业,这几个地区高职院校师资水平也逐年上升。一般而言,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大多都不选择苏北地区就业,导致这一地区高层次人才比较少,也造成在这些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的研究生比例比较低,从而就造成了苏南地区的高职院校师资水平远远高于苏北地区。目前,相关政府部门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也在积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到苏北地区就业安家。

三、江苏高职教育区域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经济发展不均衡

1.经济因素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长三角地区,无论是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大部分都集聚在长三角地区,使这一地区与江苏的其他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又影响着该区域高职教育的配置及分布;同时,基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不同区域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也比较突出,一个地方的经济越发达,对高职教育支出的需要就越强烈,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同区域的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2.地理环境因素

高职教育在空间位置上的布局主要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地理环境因素来看,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长三角一带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靠近中国的经济贸易中心——上海,由于经济高度发达而对高职毕业生需求量很大。而苏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给学校的布点和学生接受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考虑,也希望孩子到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求学,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缺乏

为使高职教育办出特色,提高高职教育水平,江苏省政府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加大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投资力度,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数额。可是,江苏省的大多数示范性高职院校都分布在苏南地区,苏南地区本来经济基础就好,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也优于苏北地区,在评为示范性院校后又能得到专项的建设经费和更多的生均财政拨款,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高职院校差距越来越大。对此,苏南各地的地方政府为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制定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高职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但是苏中及苏北地区类似政策就比较缺乏。

(三)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差异

江苏省的高职院校根据其办学性质分为公办和民办两大类,公办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学生的学费,民办院校的办学经费则主要来源于个人或社会出资及学生的学费。社会对民办院校的认同度明显低于公办院校,学生的入学报到率也远远低于公办院校,这样就会造成这两类学校办学经费的巨大差距,最终导致办学条件差异也越来越大。不同区域的高职公办院校办学条件相差也比较大,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由地方财政负责,苏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会因地方财政的不足而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经济发展远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办学经费充足,使得这一区域的高职教育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江苏省高职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创新高职教育发展理念

目前,我国正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给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发展机遇,也需要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我国的高职教育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即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以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满足区域人口及社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对于江苏省来说,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创新高职教育的发展理念,分清高职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统筹规划与布局高等职业教育,在全省范围内科学合理地用好“市场原则”和“公平原则”,促进江苏省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

纵观国外教育区域合作发展历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区域合作的重要因素。要实现高职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充当“总体规划师”的角色,搞好顶层设计。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区域内高职院校进行整体把握、统一规划、有序运作;其次,各区域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及优势,明确主要任务以及发展路线图,针对不同区域高职院校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及切合本区域实际的针对性措施;最后,发挥政府的协调沟通职能,为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提供服务,建立高职院校的资源共享平台及有效的沟通机制,引导高职院校之间围绕专业设置、创业创新认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合力推进高职教育协同发展。

(三)强化区域间与区域内部的协作,倡导协调、合作与共赢

江苏省长三角区域高职院校高度集中,在校生数量多,新生的报到率远远高于欠发达区域,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是江苏高职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遵循合作双赢、共谋发展的原则,长三角地区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当成为江苏省其他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当好江苏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的“先行者”,让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进行对口支持与协作。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空间束缚,加强不同区域高职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在苏南、苏中、苏北不同区域,整合、重组与优化高职教育资源,探索实施资源互补、对口帮扶、人才交流、联合办学等形式。当然,即使在同一区域,高职教育资源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专长,高职院校之间可以共建合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目前由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长公路运输)、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长铁路运输)和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专长水路运输)三家联合创办的“物流管理”专业游学制班级的运作模式就是一个典型,学生先在本校学习本行业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然后到其他两所学校进行游学体验,完成本行业以外的游学课程模块的学习和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最终实现人才的联合培养。

(四)突出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办学特色与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应该依据产业结构的布局和民生需求设置专业。首先,要科学定位,认真调研。每所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所在区域的产业特点、经济特色、社会需求及发展趋势,规划学院的专业布局,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其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挖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内涵,让企业真正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再次,重视在校生的学习和生活。随着生源的减少,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要想得以生存与发展,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综合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五)完善现代职教体系

按照国家的相关决定,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将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江苏省要结合实际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做好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普通教育的对接和融合。目前,江苏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也由试点向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江苏的中高职之间、高职与本科之间也开始在某些专业和院校之间进行合作,也应着力推动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的立体化育人,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为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陈基纯,王枫.广东省高职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实证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6):13-16.

[2]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名单[EB/OL].(2013-10-10)[2016-04-19].http://www.ec.js.edu.cn/art/2013/10/10/art_4560_55516.html.

[3]2015年江苏省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EB/OL].(2016-02-19)[2016-04-19].http://www.phbang.cn/city/152357.html.

[4]邱旭光.基于公平与市场的协调:高职教育区域均衡与治理——以浙江省高职教育区域发展的实证研究为例.教育科学,2015(4):6-11.

[5]谢勇,王彦.江苏高职教育区域均衡化发展研究.职教通讯,2012(13):52-56.

[6]李哲.借鉴国外教育区域合作经验推动京津冀高职教育协同发展.教育教学论坛,2015(25):1-3.

[7]周红莉,谭辉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研究:长三角地区的经验与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6):70-75.

责任编辑:张文革

Model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

ZHANG Xiao-ying

(Department of Supervision, 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88, China)

Abstract:As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prerequisite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nationwide. This demands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is not balanced in relation to layou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Therefore, an innovation is needed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l concept, with top-level design strengthened,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enhanced.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gional cooperation;balanced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6-03-24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D/2015/03/067);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130704)

作者简介:张晓莺(1969-),女,安徽宣城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与管理.

文章编号:1009-4873(2016)03-0019-04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区域合作高职教育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英国区域合作元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中国-中东欧国家次区域合作的经验与展望
加强区域合作 统筹推进杭宁发展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