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降钙素原、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在老年重症肺炎诊治中的应用

2016-07-17 19:40:48张月石振东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葡聚糖降钙素真菌

张月 石振东

血浆降钙素原、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在老年重症肺炎诊治中的应用

张月 石振东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内毒素(LPS)及1,3-β-D葡聚糖(BDG)联合检测在老年重症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2例和非重症肺炎患者78例的血液样本为试验材料,分别检测其血浆PCT、LPS及BDG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重症肺炎组血浆PCT、LPS及BDG水平分别为(10.92±4.13)ng/mL、(1.39±0.29)EU/mL和(22.68±10.96)pg/mL,非重症肺炎组血浆PCT、LPS及BDG水平分别为(3.97±1.72)ng/mL、(0.81±0.23)EU/mL和(8.52±2.63)pg/mL,二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重症肺炎组治愈后血浆PCT、LPS及BDG水平分别为(0.45±0.19)ng/mL、(0.11±0.02)EU/mL和(8.33±2.36)p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浆PCT、LPS及BDG水平,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早期确定病原学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重症肺炎;老年;降钙素原;内毒素;1,3-β-D葡聚糖

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器官的老化、免疫力的降低及病原体耐药性的不断增加[1-3],近年来我国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老年重症肺炎经常是细菌和真菌等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有病情重、进展快、并发症多及病死率高等特点[2],早期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大多数重症肺炎患者起病隐匿,初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困难,早期确定病原学诊断则更棘手。本研究通过检测52例老年重症肺炎与78例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浆降钙素原(PCT)、内毒素(LPS)及1,3-β-D葡聚糖(BDG)水平并进行比较,旨在评价血浆PCT、LPS及BDG联合检测在老年重症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02—2015-02在我院住院的老年肺炎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52例)和非重症肺炎组(78例)。重症肺炎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62~85岁,平均(66.8±5.5)岁。非重症肺炎组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61~83岁,平均(65.3±5.9)岁。入选者均符合《内科学》中重症肺炎及侵袭性真菌性肺炎的诊断标准[4],并经胸部CT检查、血液、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和真菌培养及鉴定证实,同时排除肺结核、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支气管肺癌、肺水肿、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药物性及放射性肺损伤、风湿性疾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合并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抗感染治疗前及治愈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行血浆PCT、LPS及BDG水平检测;并于治疗前取血液及痰液或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及鉴定。PCT检测采用的mini-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正常上限为0.5 ng/mL。LPS及BDG检测采用动态浊度法,由北京金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及试剂盒,LPS正常上限为0.1 EU/mL,BDG正常上限为10 pg/mL。细菌和真菌鉴定分别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BACT 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和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相应试剂。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重症、非重症肺炎组PCT、LPS和BDG水平比较 老年重症肺炎组PCT、LPS和BDG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1,表1)。

表1 两组PCT、LPS和BDG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PCT、LPS和BDG水平比较(±s)

项目 PCT(ng/mL)LPS(EU/mL)BDG(pg/mL)重症肺炎组(n=52) 10.92±4.13 1.39±0.29 22.68±10.96非重症肺炎组(n=78) 3.97±1.72 0.81±0.23 8.52±2.63t8.226 15.168 5.336P<0.01 <0.01 <0.01

2.2 老年重症肺炎组治疗前后PCT、LPS和BDG水平比较 老年重症肺炎组治疗后PCT、LPS和BD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表2)。

表2 老年重症肺炎组治疗前后PCT、LPS和BDG水平比较(±s)

表2 老年重症肺炎组治疗前后PCT、LPS和BDG水平比较(±s)

?

3 讨论

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明确病原学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临床评估肺炎的常用指标有体温、血象、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等,但在老年肺炎患者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而病原学检测时间相对较长,同时受到留取标本的部位和方法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便捷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检测指标来明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及严重程度,指导抗生素的使用,以避免治疗延误及增加病原体耐药性。

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是含11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量为13 000,人体健康状态下,甲状腺C细胞合成极少量的PCT。当细菌感染、特别是重症感染时,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均可合成PCT,LPS或某些细胞因子抑制PCT分解,使血中PCT显著增高。国外研究发现,感染后2 h血中PCT开始增高,6~12 h超过正常,24 h达高峰浓度[5],且随感染的进程或控制而增高或降低[6]。而在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患者,血中PCT不增高或轻微增高。因此,血液PCT检测是判断细菌感染及其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C反应蛋白[7],同时对于指导抗生素的应用以及评估抗菌效果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LPS的主要化学结构为脂多糖,分布在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最外层,由O特异性多糖链,R核心抗原及类脂A三部分组成,其中后者与细菌的生物活性密切相关[8]。当人体内感染的细菌生长或死亡时,LPS被裂解出来,然后作为外源性致热源,通过激活人体各种炎症细胞,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导致感染性休克;同时可激活凝血系统,造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9]。健康人体内LPS含量甚微,定性测定为阴性,定量测定<10 pg/mL。相对于细菌培养耗时长而言,血液LPS检测简单、便捷,1 h内即可完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87.91%和72.05%[10],有助于重症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

组织病理学检查虽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具有创伤性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真菌培养法检测耗时长,敏感性和特异性低,且不能鉴别非致病性定植与侵袭性感染[11]。血浆BDG检测方法简便,耗时短,是目前辅助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常用方法。β-葡聚糖为真菌的特有成分,广泛分布于多种真菌细胞壁中,其中BDG占真菌细胞壁成分的50%以上,在原核生物、病毒和人体细胞中均不存在。当真菌进入人体深部组织或血液后,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真菌经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后,BDG从细胞壁中释放出来,使人体血液及体液中BDG水平增高[12]。研究显示,BDG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0%和80.8%[13]。另有多项研究显示,BDG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即有显著增高[14],明显早于发热、呼吸道症状及影像学异常的出现,表明BDG检测可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文献显示[15]细菌感染可能导致血浆BDG水平轻微增高,因此BDG的检测结果还需临床医师的综合分析。

本研究检测老年重症、非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浆PCT、LPS及BDG水平,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重症肺炎组患者治愈后血浆PCT、LPS及BDG水平可降至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所述,血浆PCT、LPS及BDG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可准确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早期确定病原学诊断,指导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由于血浆PCT、LPS及BDG水平可随着炎症的控制而降至正常,因此该联合检测法亦是观察疗效、评价预后的可靠指标。

[1]张丙芳,吴利平,张华,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M]//王晓明.老年医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145-155.

[2]林大勇,石振东.高龄难治性肺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3):102-104.

[3]龙怀聪,肖邦榕,刘跃建,等.162例成人重症肺炎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院杂志,2011,8(4):75-78.

[4]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28.

[5]Pang Q,Liu X,Shi K,et al.Effects of cigarette smoke on phagocytosed function of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J].Zhonghua Yi Xue Za Zhi,2014,94(12):895-898.

[6]Auriti C,Fiscare E,Ronchetti MP,et al.Procalcitonin in detecting neonatal nosocomial sepsis[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12,97(5):368-370.

[7]陈炎堂,赵英萍,杜云波,等.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5(6):4336-4339.

[8]肖晓辉,刘华,蔡曦光,等.5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1,3-β-D葡聚糖水平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19):75-76.

[9]Marshall JC.Endotoxi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epsis[J].Contrib Nephrol,2010(167):1-13.

[10]陈德珠,卢剑海,左六二,等.血浆内毒素检测在重症患者感染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5):2531-2532.

[11]曹楠楠,郑磊,王前.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早期诊断方法的现状与展望[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7):781-783.

[12]陶建萍,林伟健,江远平.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5,39(3):228-229.

[13]阿曼古丽·牙生,顾挺,孟存仁.(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3):65-67.

[14]张鹏,李小宁,欧成举.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5):564-565.

[15]胡仁静,严子禾,胡锡池.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7):3920-3922.

2015-09-17)

1005-619X(2016)03-0294-03

10.13517/j.cnki.ccm.2016.03.033

112700 沈阳医学院附属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

石振东

猜你喜欢
葡聚糖降钙素真菌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科学(2020年2期)2020-08-24 07:56:56
真菌造房子
葡聚糖类抗病诱导剂在水稻上的试验初报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1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小麦麸皮中β-葡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研究
高效降解纤维素真菌的筛选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