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2016-07-16 07:54岑咏华王晓书陶琳玲
管理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认知冲突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

岑咏华 王晓书 万 青 陶琳玲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岑咏华王晓书万青陶琳玲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在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以及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的梳理基础上,以偏好态度为内生潜变量,以消息质量、消息源特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可靠性为外源潜变量,探索性地加入认知冲突变量,设定研究假设,构建了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的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的检验分析表明,感知有用性和认知冲突显著影响偏好态度,消息质量、消息源特性和感知可靠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其中,消息质量和消息源特性同时也显著影响感知可靠性。可为进一步探索个体认知行为、信息扭曲与决策偏见等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个体信息认知处理; 态度形成; 认知冲突; 结构方程模型; 实证研究

所谓个体信息认知处理,指的是个体在选择或者评判决策中,对接收的消息或刺激(选项信息、属性信息、消息及其所蕴含的证据或线索等)进行的不同程度的心智解读和认知处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态度形成活动。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是选择与评判行为[1]、市场与投资行为[2]、组织行为[3]、消费、营销与说服行为[4]、信息传播行为[5]、民主政治行为[6]等现实决策行为场景的基础性问题。

早期的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理论源于消息理解框架,主要关注个体如何编码、组织、存储、检索、使用或学习知识,更多涉及的是人类记忆与思维系统对消息的阶段性处理模式,但少有深入探析每个阶段性处理致使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

此后,相关问题受到管理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形成了诸多视角,比如学习视角、评判视角、动机视角、归因视角、信念视角、自我说服视角等,发展了诸多理论框架,例如计划行为理论(TPB)、信息详析可能性模型(ELM)[7]、启发-系统式模型(HSM)、认知调节模型(CMM)[8]等。其中TPB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意图受行为信念、规范信念、控制信念的影响,该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基于期望价值理论解释个体行为的一般决策过程。ELM模型则将交流情境概化为两类“态度改变”路径,即中心路径与外围路径:当个体的动机和动力较充分时,个体更可能对所接受的消息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解(此即中心路径);反之个体更可能对消息进行浅层认知处理(此即外围路径)。HSM模型主要关注态度转变过程并用以解释“人们如何接收和处理说服性消息”,指出社会判断过程中存在系统式处理和启发式处理两类基本处理模式。来自于传播学领域的CMM模型则主要从媒介影响出发,考察媒介监督动机对个体媒介学习的调节作用。TPB更多地将个体作为一个理性单元,对于个体有限理性表现揭示不足;ELM模型、HSM模型以及CMM模型可理解为说服理论的一些具体实现,其都将对信息的加工看作是一个续谱,加工的深入程度由个体的动机和认知能力所决定[9],这些模型突出了个体的不同双路径认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KANHEMAN[10]的“有限理性”双系统框架。

在有限理性约束下,个体在信息认知处理过程中往往选择性地感知、理解、存储消息,最终或强化自己对事物所持的原有态度,或弱化原有态度甚至发生转变。FESTINGER[11]的“认知失调”理论对个体的这种选择性心理做出了诠释。该理论指出,当个体曝光于与他们所持有认知结构或者信念不不一致的信息时,他们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感。相冲突的认知一方面迫使个体修改自身原有的认知以减少这种不适带来的紧张感,另一方面强迫他们去寻求新信息以为冲突做出合理的解释。RUSSO等[12],CHAXEL等[13]和VAN STRIEN等[14]实证探索了个体为追求认知一致性而进行的扭曲式或者偏见式信息处理行为。相关研究表明,认知失调或者认知冲突对个体的决策与判断都有重要影响,认知失调所引起的选择性行为将引发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过程的偏差。

然而,正如BOHNER等[9]所指出的,之前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的研究大多是描述性的,基于这些框架的实验和定量研究大多通过实验操控孤立地考察变量之间的两两关系,少有揭示个体信息认知处理和态度形成(或更准确地说,态度改变)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动力关系,亦少有实证考察认知冲突在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过程中的直接或者调节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将首先梳理影响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约束,然后构建影响机理模型,在实证数据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相关因素和外部约束之间的关系,并重点测度和探索个体信息认知处理过程中的认知冲突效应,以更系统地揭示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的机理。

1模型构建

1.1概念模型与观测模型设计

个体信息认知处理及态度形成体现为一个刺激感知、记忆检索和激活、意义构建与学习、定锚与调整以及抗辩与分歧处理等的过程[9,15]。这一过程受到个体先验知识、动机、情绪影响,也受制于所接收到的消息本身的内在和外在特征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16,17]。

基于对已有基础理论及模型的梳理,并借鉴近年来信息技术接受领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从消息特性和个体感知出发提炼模型假设(见表1)。具体地,拟将偏好态度作为内生潜变量,并将影响偏好态度形成的外源潜变量设定为:消息特征相关潜变量(包括消息质量、消息源特性等)、个体感知潜变量(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可靠性等)。特别地,本研究探索性地引入认知冲突变量,以考察由认知失调所引起的个体信息认知处理过程中的选择性行为及其对态度结果的影响。有关认知冲突变量和偏好态度变量的内涵和具体测度,后文将做进一步解释。

表1给出了与上述潜变量相关的理论假设构建(第1~3栏)及其观测变量设计(第4~5栏)。

基于假设,本研究所构建的个体信息认知处理及态度形成的影响机理概念模型见图1。

图1 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模型

1.2认知冲突变量

所谓认知冲突,即认知不一致。FESTINGER[11]将其形容为认知主体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 新情境之间无法包容的现象。本研究所形容的认知冲突则是指个体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初始态度与所接收信息中蕴含的态度不相符时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者冲突,可通过个体初始态度与其感知的信息蕴含态度之间的距离来测度。个体在曝光于新的消息刺激之前,已经具备针对评价或决策目标的初始态度。当初始态度能够顺利同化新消息时,个体就处于平衡状态;而当个体原有态度无法包容新消息所蕴含的态度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冲突。

表1 结构变量设计

基于上述理解,本研究将认知冲突变量的测度方案设计为:

认知冲突量= | 个体初始态度-个体感知的信息蕴含态度 |。

CIALDINI等[25]的研究表明,个体在信息认知处理过程中对于认知冲突存在厌恶的情感。RUSSO等[12]的研究显示,个体为解决认知冲突往往会偏向于原有的态度和偏好,而对所接受的信息做出扭曲式认知处理。VAN STRIEN等[14]的最新研究发现,在处理和评价来自于不同互联网网站的信息时,先验态度较强的个体会更多地回忆出那些与自身态度一致的网站信息内容,同时他们会对那些与自身态度不一致的网站的可信性给出较低的偏见式评价。由此,针对认知冲突的影响,本研究探索性地提出假设5、假设6和假设7(见表1)。

1.3偏好态度变量

偏好态度表征个体某种情感态度的流露或行为倾向的表现,在本研究中指个体的态度立场。在偏好态度的度量方面,RUSSO等[12]以及CARPENTER等[31,32]将其分解为“态度倾向度”及“观点信心度”两方面。结合实际需要,本研究取“个体后验态度倾向度”和“个体观点信心度”这两个观测变量值的乘积作为偏好态度量。为了充分保留态度倾向度为0的个体的观点信心度所体现出的信息,本研究在计算中加入“样本平均后验态度值”,该数值为非整数值,从而有效避免观点信心度与0相乘造成的信息流失。最终偏好态度变量的测度方案设计为:

偏好态度量=(个体后验态度倾向度 - 样本平均后验态度)× 个体观点信心度。

2实证研究

2.1消息刺激设计与调查实施

为了揭示各种因素和外部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而在数据的基础上对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本研究采用实证调研的方法,总体按照量表设计→预调研→量表完善→正式调研→样本收集→数据分析→模型验证的流程依次进行。

准确地测度个体在信息认知处理基础上的态度形成机制,需要审慎地开发向被试提供的消息刺激(实验调查称之为“信息块”)。具体包括:①设计保证消息刺激与个体之间的相关性,以保证被试有充分的动机(或者说涉入度)来对消息做出一定深度的认知处理[5,8,23],比如那些“茶前饭后”的消遣性消息无法保证被试的充分涉入。②消息刺激应该具备一定的争议性。一些单一效价的消息(比如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厌恶感或者引起绝对大多数人的愉悦感的消息)不适合系统性地观测各种前置变量对于态度的作用与影响。③消息刺激应该具备一定的说服性,换句话说,能够为被试的态度偏好改变提供说服性支持。④为测度认知冲突的潜在影响,本研究中的消息刺激本身蕴含或者主张的态度应保证与部分被试的先验态度一致,同时与部分被试的先验态度不一致。

除了上述考虑,研究人员还观察到,近年来因化工生产以及环境问题引发的系列社会性舆情事件,导致部分民众对于这类问题产生了违背科学原理的扭曲性偏见。比如,近些年,“PX(对二甲苯)”项目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争论不休,舆论波澜一再被掀起:一方面,厦门、大连、宁波等地市民为反对“PX项目”而进行游行示威;另一方面,清华大学化工学系10余名学生为捍卫科学常识,在百度词条发起为“PX”正名的保卫战。此外,在预调研阶段,本研究发现被试对于“PX项目”同时存在正面和负面观点,其中部分被试在接收相关消息刺激后,态度发生了转变。

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最终确定通过该类主题捕捉消息刺激对于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以及态度形成的影响机理。具体地,本研究将“保留距离国家相关条例所规定的地区10公里之外、依法取得各项生产经营许可、满足国家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安全条件的对二甲苯(PX)生产基地”作为消息刺激的话题提议。消息刺激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6个方面,并人为地将消息刺激蕴含态度控制为支持话题提议:①有关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凡距离居民区、供水水源及水源保护区、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水路)、自然保护区、畜牧区、风景名胜旅游区、军事设施等地区1 000米内范围内不得规划和兴建剧毒化学危险物品生产厂”的相关规定(正面);②“二甲苯(PX)”的国民经济价值、环保价值(正面);③清华大学就“二甲苯(PX)”百度词条所进行的捍卫事件(正面);④针对二甲苯(PX)相关的民众抗议事件(负面);⑤二甲苯(PX)项目在国外的实施情况(正面);⑥政府的决策(中立)。

其中,内容①为上述有关保留“PX”生产基地的提议提供了正面的法律支持,内容②、内容③、内容⑤均是有关“PX项目”的正面信息,内容④为关于“PX项目”的负面信息,内容⑥则为中立信息。在预调研阶段,邀请10位专家对消息刺激所蕴含的态度做出评估,其一致认为消息刺激对有关PX项目提议持支持态度。具体地,以Likert-7度量表作为评判标准(1分表示非常反对,7分表示非常支持),2人打“6分”,8人打“5分”,因此本研究将消息刺激蕴含的态度值设置为5,即消息刺激对上述有关保留“PX”生产基地的提议的态度为“比较赞同”。

在实证样本采集方面,本研究主要通过招募在校大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被试参与信息认知处理实验,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8%。样本数量基本满足实证研究的需要[33,34]。

为确保被试有足够的涉入动机,参考文献[31,32]的处理方法,本研究在指导被试完成调研时,告知被试尽管通过匿名方式提交问卷,但问卷数据结果将会被整理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呈交相关决策部门。

2.2量表设计

以观测模型为基础,参考已有经过验证的量表,同时考虑本研究自身的目标和特点,经专家咨询讨论,本研究设计了初步的问卷,并组织了20名在校学生参与信息认知处理预调研,对测量问项表达的易读性等问题进行可操作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正式问卷,其中各观测变量的问项见表1第6栏。

本研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考虑到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的要求,问卷主要采用Likert-7级量表为评判标准。

2.3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在进行模型和假设检验之前,需对变量测量是否达到了一般要求的信度和效度水平进行检验。本研究的检验结果见表2。其中,Cronbach’sα值用于检验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组合信度(CR)用于检验每个潜变量中所有题目是否一致性地解释该潜变量。由表2可知,各变量Cronbach’sα系数值介于0.779~0.864之间,均大于0.700[35],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各潜变量的CR值介于0.782~0.865之间,均大于0.700[29]),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建构信度。

问卷的效度包括聚敛效度和判别效度两个方面。聚敛效度的测量指标为验证性因子载荷系数和平均提炼方差(AVE)。由表2可知,所有问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介于0.667~0.871之间,均大于0.500[33];所有潜变量的AVE介于0.545~0.712之间,均大于0.500[36],表明量表的聚敛效度较高。量表的判别效度检验要求每个潜变量AVE值的平方根必须大于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判别效度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所有潜变量均满足要求,表明不同潜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判别效度。

表2 信度和收敛效度分析

表3 判别效度检验结果

综上分析,本研究设计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4描述性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概念模型中所涉及的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4)。

表4 变量描述性统计

从表4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可得到如下信息。

(1)在“认知冲突”中,与其他观测变量相比,“初始态度”的均值最低,为3.141,标准差最大,为1.773,表明被试对于“PX项目”的观点态度差异较大,并且总体态度呈负向,这可能源于部分被试对于化学物质长期存在的偏见。“感知态度”标准差最小(1.146),可见“感知态度”是一个较为客观的变量,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同时,其均值为5.482,与预调研阶段专家对消息刺激所蕴含态度的评估基本一致,表明总体上被试阅读和理解消息材料较为认真,对材料的理解较为准确。

(2)在“偏好态度”中,“后验态度”均值为4.513,较之“初始态度”明显提高,标准差较之初始态度有所减小,可见被试在阅读消息材料后,总体态度向消息态度的方向产生偏移,且个体间差异缩小。“信心程度”的均值较高,达5.398,且标准差也较小,为1.187,这说明被试普遍对阅读完消息块后所形成的态度较为坚信。这种高信心可能源自于消息内容对被试意义构建所产生的协助作用,“感知有用性”各问项较高的均值可为这一推断提供依据。

2.5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进一步,本研究对结构模型进行拟合度评估,各项拟合评估指标的具体数据为:χ2/df=1.670(<3),RMSEA=0.059(<0.080),GFI=0.941(>0.900),AGFI=0.900(=0.900),IFI=0.968(>0.900),CFI=0.967(>0.900),均符合要求,表明构建的理论模型与实际模型拟合效度较好[34]。

各个假设的检验情况及路径系数见表5。

表5 结构变量间假设关系及验证结果

注:*、**、***分别表示p<0.05、p<0.01、p<0.001,下同。

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结构变量间存在6组正向影响关系及1组负向影响关系,以实线箭头表示检验结果成立,虚线箭头表示检验结果不成立,经过验证的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模型见图2。

图2 模型验证结果

3结果分析与讨论

在上述理论梳理、模型构建、问卷调研以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得到以下有效结论。

(1)消息质量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可靠性,且对感知可靠性的影响强度高于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强度。消息质量是说服力的一种表征,高质量的消息应具有高准确性、高客观性、高相关性等特征。高质量的信息内容更容易令人信服,从而导致更高的感知可靠性。同时,消息质量的高低将引发个体对信息不同程度的认知处理。PETTY等[16]曾从说服效果角度分析消息质量,认为理性、客观的强信息比感性、主观的弱信息更有效,即强论据引发信息接收者积极思考,弱论据导致接收者消极思考。因此,消息质量正面影响感知有用性。这一发现在已有研究中也多有印证[18~20]。

(2)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偏好态度。当个体处理信息时,认为其内容能够帮助自己理解问题、消除疑惑,则个体会更容易认可该信息的价值,进而在这种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消息观点的倾向性认同。这一发现与信息技术接受领域的诸多研究成果吻合。例如,DAVIS[26]在其技术接受模型(TAM)的首创研究中发现,采用某种行为或技术的有用性信念能决定行为倾向的形成。SUSSMAN等[18]认为这种有用性信念对接受态度的影响也适用于消息处理过程。LI[27]的研究表明,个体对说服性信息的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其认知反应,促进个体在处理消息时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导致其态度向说服性方向改变。

(3)消息源特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可靠性。在处理所接受的消息的过程中,如果个体认为消息来源是权威的和公正无偏见的,则他们会更容易相信消息内容的可靠性;反之,当个体怀疑或者否定消息来源的可信性时,他们会觉得消息内容不能令人信服[28,29]。由此,消息源特性正面影响感知可靠性。此外,依据PETTY等[7]的ELM理论,正面外围线索可增强详析可能性,加深个体对信息内容的感知,进而正面影响感知有用性;反之,负面外围线索削弱感知有用性[28]。消息源特性是一种典型的外围线索,因此,消息源特性正面影响感知有用性。

(4)感知可靠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可靠性即指个体对消息内容真实可靠的感知。显然,若个体认为消息在内容上没有误导性,所提供及阐述的信息准确无误,则个体更可能认为消息能帮助自己理解问题、消除疑惑,进而利用这些信息所提供的论据构筑自己的态度。针对实验设置的消息刺激的主题情境,本研究选用来自权威网站的新闻信息作为消息片段,以强化被试对消息内容真实性和有用性的感知程度。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处理取得较好效果,故而感知可靠性正面影响感知有用性。特别地,研究发现感知可靠性与偏好态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其原因可能是:消息刺激的设计虽然保证了“对二甲苯(PX)”相关数据及论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但由于部分被试个体本身对化学物质持有的偏见,他们并不为消息论据所动。

(5)认知冲突对偏好态度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认知冲突是本次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个体因素,尽管目前的研究是探索性的,但结果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表4的变量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被试初始态度均值为3.141,感知消息蕴含态度为5.482,总体上被试群体存在一定的认知冲突。然而,被试在消息质量、消息源、可靠性和有用性的各观测变量上均有着正向的平均感知。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认知冲突与感知可靠性以及感知有用性之间均不存在直接的负向影响关系。究其原因,在实证研究的动机操控设计之下,认知冲突并不影响被试对消息内容的关注以及对消息质量、可靠性和使用价值的理解和评判。然而,认知冲突显著影响偏好态度。就当前话题情境而言,消息刺激的平均感知态度为5.482,为正向。当不存在认知冲突时,即个体先验态度为正向,在受到蕴含正向态度的消息刺激后,个体态度会向支持的方向移动,反映在后验态度上,体现为一个较强的正向态度值;当个体的先验态度为负向时,即与感知消息态度(平均为正向态度值)不一致时,个体在处理消息刺激后,其后验态度向支持方向的变化受到抑制,反映在后验态度上,体现为一个较弱的、方向不确定的态度值。认知冲突与个体态度倾向度变化的统计描述见表6。数据显示,在认知冲突为4时,个体态度向消息主张态度方向转变的样本比例最高,同时,其平均变化幅度也达到最大,为2.67,即说服效果最佳。当认知冲突超过该临界值之后,个体态度向消息态度方向的偏移程度将受到抑制。

表6 认知冲突与态度倾向度变化

上述发现与FESTINGER[11]的认知失调理论以及RUSSO等[12]、VAN STRIEN等[14]和CIALDINI等[25]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为减少认知冲突带来的不适感,个体系统性地偏好于同自身信念、态度与决策一致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不一致的信息,进而保持自身态度的一致性。PETTY等[16]认为,当信息与个体的态度或价值观相悖时,个体会产生倾向于反对该观点的偏见;反之,当信息与个体的观点一致时,个体会产生倾向于支持该观点的偏见[29]。这也解释了当个体先验态度与感知消息态度差异过大时,后验态度向消息态度方向的偏移受到抑制的原因。从这个意义来讲,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认知冲突、认知失调、认知一致性等理论的实证证据;同时,认知冲突对偏好态度的作用临界值将是一个有趣的和有意义的探索点,值得进一步的定量观测。

4结论

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是管理和决策科学、营销说服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的基础性问题,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解释意义。本研究对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以及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和细化,在此基础上,以偏好态度为内生潜变量,以消息质量、消息源特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可靠性为外源潜变量,探索性地加入认知冲突变量,设定研究假设,构建了个体信息认知处理与态度形成的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验证分析,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到以下有效结论:①消息质量正面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可靠性;②感知有用性正面影响偏好态度;③消息源特性正面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可靠性;④感知可靠性正面影响感知有用性。本研究考察的是持有先验认知的个体在曝光于消息刺激后的态度形成和改变过程,强调个体对具有特定态度效价和特定内涵信息的认知处理。特别地,本研究尝试性地观测了认知冲突对于个体信息认知处理及态度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拒绝了认知冲突对感知可靠性以及对感知有用性的直接影响关系,但确认了其对偏好态度的显著负面影响。相关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启发性,对于市场营销、危机公关、科学知识传播以及舆情应对等实践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必须指出的是,研究所使用的被试样本为在校大学生,这种样本分布可能会导致研究结论的偏差。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大学生样本总体上有着较高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感,更可能形成对本研究所设计的消息刺激的强关注,使得本研究的信息认知处理涉入动机操控更有效。

本研究将认知冲突作为态度的直接外源变量,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将认知冲突作为调节变量,以验证认知冲突在个体信息认知处理动力过程中的关系调节作用。此外,正如BOHNER等[9]所呼吁的,未来的研究还可在个体信息认知处理和态度形成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个体信息扭曲、选择性注意以及认知偏见的量性测度及其产生机理。

参考文献

[1] HILBERT M. Toward a Synthesis of Cognitive Biases: How Nois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n Bias Human Decision Making[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2, 138(2): 211~237

[2] 茅宁, 王宁. 有限理性个体投资者行为机理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 2008, 21(1): 91~99

[3] ALTI A, TETLOCK P C. Biased Beliefs, Asset Prices, and Investment: A Structural Approach[J]. Journal of Finance, 2014, 69(1): 325~361

[4] 叶德珠, 连玉君, 黄有光, 等. 消费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偏差[J]. 经济研究, 2012, 57(2): 80~92

[5] JENSEN J D. Knowledge Acquisition Following Exposure to Cancer News Articles: A Test of the Cognitive Mediation Model[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1, 61(3): 514~534

[6] AHN T K, HUCKFELDT R, MAYER A K, et al. Expertise, and Bias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J]. America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14, 57(2): 357~373

[7] PETTY R E, CACIOPPO J T.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of Persuasion[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6, 19(1): 123~205

[8] EVELAND W P Jr. The Cognitive Mediation Model of Learning from the News: Evidence from Non-Election, off-Year Election and Presidential Election Contexts[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1, 28(5): 571~601

[9] BOHNER G, DICKEL N. Attitudes and Attitude Change[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11, 62: 391~417

[10] KANHEMAN D. Map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Psychology for Behavioral Economic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5): 1 449~1 475

[11] FESTINGER L.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12] RUSSO J E, CARLSON K A, MELOY M G, et al. The Goal of Consistency as a Cause of Information Distort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08, 137(3): 456~470

[13] CHAXEL A S, RUSSO J E, WIGGINS C. A Goal-Priming Approach to Cognitive Consistency: Applications to Judgment[J].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016, 29(1): 37~51

[14] VAN STRIEN J L, KAMMERER Y, BRAND-GRUWEL S, et al. How Attitude Strength Bias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Evaluation on the Web[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 60: 245~252

[15] COHEN J B, REED II A. A Multiple Pathway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MPAA) Model of Attitude Generation and Recruitment[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6, 33(1): 1~15

[16] PETTY R E, BRINOL P.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Underlying Persuasion: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J]. Diogenes, 2008, 55(1): 52~67

[17] CLARK J K. Antecedents of Message Processing in Persuasion: Traditional and Emergent Perspectives[J].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014, 8(10): 595~607

[18] SUSSMAN S W, SIEGAL W S. Informational Influence in Organization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Knowledge Adoption[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3, 14(1): 47~65

[19] BHATTACHERJEE A, SANFORD C. Influence Processe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J]. MIS Quarterly, 2006, 30(4): 805~825

[20] KORFIATIS N, GARCA-BARIOCANAL E, SNCHEZ-ALONSO S. Evaluating Content Quality and Helpfulness of Online Product Reviews: The Interplay of Review Helpfulness vs. Review Content[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12, 11(3): 205~217

[21] CHEUNG C M K, THADANI D R.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 A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ntegrative Model[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2, 54(1): 461~470

[22] CHEUNG C M K, LEE M K O, RABJOHN N.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The Adoption of Online Opinions in Online Customer Communities[J]. Internet Research, 2008, 18(3): 229~247

[23] PETTY R E, CACIOPPO J T, SCHUMANN D. 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volvement[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83, 10(1): 135~146

[24] RAVEN B H. A Power Interaction Model of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French and Raven Thirty Years Later[J].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992, 7(2): 217~244

[25] CIALDINI R B, TROST M R, NEWSOM J T. Preference for Eonsistency: The Development of a Valid Measure and the Discovery of Surprising Behavioral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 69(2): 318~328

[26] DAVIS F D.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MIS Quarterly, 1989, 13(3): 319~340

[27] LI C Y. Persuasive Messages on Information System Acceptance: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Elaboration Model and Social Influence Theor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 29(1): 264~275

[28] BHATTACHERJEE A. Individual Trust in Online Firms: Scale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Tes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2, 19(1): 211~242

[29] KOMIAK S Y X, BENBASAT I. The Effects of Personalization and Familiarity on Trust and Adoption of Recommendation Agents[J]. MIS Quarterly, 2006, 30(4): 941~960

[30] CRITES S L, FABRIGAR L R, PETTY R E. Measuring the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Properties of Attitudes: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4, 20(6): 619~634

[31] CARPENTER C J, BOSTER F J.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ssage Recall and Persuasion: More Complex than It Seems[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3, 63(4): 661~681

[32] CARPENTER C J, BOSTER F J.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Effort and Ability in Response to Persuasive Message Arguments[J].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13, 61(4): 413~430

[33] 侯杰泰, 温忠麟, 成子娟.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4] 吴明隆. 结构方程模型——AMOS 的操作与应用[M]. 第2版.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35] KLINE R B.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8

[36] FORNELL C, LARCKER D F.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1, 18(1): 39~50

(编辑刘继宁)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Individual Cognitive Processing and Attitude Development

CEN YonghuaWANG XiaoshuWAN QingTAO Linl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research elaborated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explaining individual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ttitude development, grounded in a systematization of the potential affecting factors. The model incorporates preferential attitude as endogenous latent variable, and includes quality of the message, source of information,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reliability as exogenous latent variables. Especially, the impact of the cognitive conflicts between the prior attitude of an individual and the attitude advocated by the message is tentatively observed.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1)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cognitive conflicts affect attitude development significantly, (2) information quality,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perceived reliability affect perceived usefulness significantly, and (3)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source of information affect perceived reliability significantly. The present research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in individual cognitive behavior,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nd decision biases.

Key words:individ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ttitude development; cognitive conflic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empirical research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884x.2016.06.011

收稿日期:2015-11-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71089,71503130,71273132,71203144)

中图法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84X(2016)06-0880-09

通讯作者:岑咏华(1979~),男,湖北浠水人。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市210094)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个体认知偏见机制、社会化影响机制以及动态社会网络扩散机制及其在特定决策情境中的应用、信息金融等。E-mail:yonghua.cen@gmail.com

猜你喜欢
认知冲突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改进ARMA模型参数估计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巧设认知冲突发展数学思维探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