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磊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江苏 常州 213000)
高中足球学生个性化教学探讨
姜 磊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江苏 常州 213000)
摘 要:校园足球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的重中之重,学生足球个性化的培养已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创新策略。本文从发展学生个性对足球教学的作用出发,分析了足球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和建议,以期对校园足球发展背景下的足球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足球教学;个性化教学;作用;方法
投稿日期:2015-12-24
近年来,我国校园足球蓬勃发展,学校足球的发挥已成为国家足球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足球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是传统足球训练和教育的一种创新,足球个性化教学是学生在足球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确立教学目标,在足球学习过程中通过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足球水平的差异等来发展学生的个性的足球教学模式。足球个性化教学契合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在足球教育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频繁,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和气质等个性特征容易表现出来,并且在足球教育活动中的选择性、心里满足性以及竞争性都可以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学生个性化教学为切入点进行探讨,从发展学生个性对足球教学的作用出发,分析了足球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和建议,以期对校园足球发展背景下的足球教学提供帮助。
1.1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足球是世界第1大运动,竞争是足球运动的特点,在足球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可以结合学生的好胜心,利用足球游戏、足球比赛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足球教学中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足球竞争和自我能力的展现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1.2 发展学生的性格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在进行足球的锻炼和技术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之间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配合,这就需要学生在足球运动过程中相互信任、机智灵活、敢打敢拼、沉着冷静、协同配合。通过足球的个性化教学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对于部分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足球的学习,在沟通、交流、配合中来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对于部分性格软弱、优柔寡断的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足球的学习,在足球运动拼搏的精神和足球时机的把握上来克服性格上的弱点,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
1.3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足球运动的魅力是速度与力量的结合,也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足球运动对抗激烈、攻守转换频繁、局面复杂多变,需要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自我约束、动员、暗示、命令和体验,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而这些困难的克服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通过足球的个性化教学就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对于当前的独生子女来说非常重要。
1.4 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体育教学中,除对学生进行身体的教育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在足球教学中,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足球比赛中对胜利的渴望和付出,促进学生信仰的树立;在足球教学中面对比赛的胜负和犯规的动作,可促进学生品德的修善;在足球运动中的顽强、拼搏可促进学生性格的陶冶;同时足球运动中的获胜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
2.1 强化自我意识,调动主观能动性
在足球运动中,支配中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其自我意识和足球兴趣,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支配中学生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其创造个性培养和发展创造思想的体育环境。在中学足球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激发其自我活动的能动性,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被动参加为主动追求。学生都有荣誉感和好胜心,可多组织比赛教学,让学生适应足球比赛中的不同位置,增加激烈性和趣味性,根据学生性别、体质、技能、技术等差异,采用各种形式刺激其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
2.2 有意识地渗入心理训练
足球个性化教学应有意识地渗入心理训练,通过教师根据足球教学过程有意识地给学生心理施加影响,如对足球技术较好的学生就可以让学生感受足球学习逆境中的自我控制和心理调节能力,通过失败和挫折增强心理的耐受力;对足球能力
较弱的学生就可以适当地降低要求,通过学生的自我暗示来调整自己的情绪、意志和注意力,通过教师的鼓励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
2.3 按学生技术水平进行分组教学
由于学生技术水平的差异,教师在上课时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有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同学适应不了教师的教学步骤,而逐渐对课程失去了信心、兴趣,还能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反感情绪。从而达不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因此,建议分组教学,技术较好的同学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战术演练,而水平较低的同学可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让全部的同学都能够在足球水平上有所长进。坚持学生足球的个性化教学,让学生释放对足球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更加突出自己的技术水平。
2.4 按学生性格类别组合学习小组
体育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个体,学生性格的差异决定了足球教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平时性格较为活泼、外向的学生,在足球学习中就会反应较快,身体素质较好,动作掌握较快;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足球学习中就表现为反应较慢,运动能力不足,动作掌握较慢。在个性化的教学中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性格,就会导致部分学生由于足球配合的不默契,动作掌握的差异发生矛盾,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足球个性化教学中应按学生性格类别组合学习小组,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足球的创新策略,释放学生的足球思维,让学生在足球教学和比赛中,在服从团队精神的情况下主动尝试自己的想法。
3.1 教育思想的转变,给足球的个性化改革提供基础
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下,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从事足球运动的学习,已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在足球教学中,要从教师为中心要向学生为主体转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足球学习中通过自身的主动、自觉的活动,才能将足球学习转化为技能。例如,让学生轮流进行足球教学的准备活动,让学生在足球比赛中充当裁判员,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等,体现“以生为本”的个性化的教学。切记不能在教学中刻板程式化定位,让学生进行各种不同足球技术动作,不同足球位置的挑战,应给学生机会去尝试。
3.2 注重教学评价,给足球的个性化改革提供保障
在足球个性化教学中,为了避免教学出现形式化,就应该加强教学评价,通过多元的教学评价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在教学评价中可以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学生自主选择中,适时运用形成性评价,将学生看成不同的个体,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进行评价,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3 教学过程开放,给足球的个性化改革提供支持
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以开放的教学过程为支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发挥学生足球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主体性,从而发展学生的足球特长,增进身心健康。学生借助足球教学的诱导,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意志、情感、能力,有利于学生构建自我的身体锻炼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能力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健身意识、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宣恩平.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8):101-103.
[2] 姜俭,徐建荣.试论足球比赛中的身体对抗及其相关规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5):46-47.
[3] 谢亚龙.论中国足球和世界水平的差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4.
[4] 黄宝军.“快乐足球”教学与高校学生整体素质培养[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16 (5):155-156.
作者简介:姜磊(1988~),中教二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体育教学。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3.060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2-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