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佳珂+刘晋
摘 要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负面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传染作用,往往一个地域的负面信息会导致不同地域的同类负面信息的同时爆发。在这个过程中,地域形象会受到巨大的损害,本文则集中审视其负面信息通过地域传染的传播机制。
关键词 雾霾新闻;地域形象;国家形象;环境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3-0016-01
本文通过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发的Rost?News? Analysis?Tool软件在2015年12月30日,将搜狗新闻搜索引擎作为端口进行数据收集,以“雾霾”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抓取了995篇新闻报道,其报道的时间范围从2015年12月8号到12月30号截止。
经过软件自动筛选,得到了995条新闻报道文本。提取地理名词得:
事实上,在2015年12月中,除了北京地区有着重度的污染,北方其他省市同样也遭受着严重的空气污染,但他们得到的媒体的关注却远远没有北京的多。而保定市这种几乎12月份整月都处于严重污染。同时,北方的农村的空气污染情况也同样严重,农村的空气污染状况处于一种失声的状态。
通过媒介的传播,关于雾霾的负面信息的空间关系被媒介巧妙地改造了。其他北方城市同样遭受着严重的雾霾侵害,但关于雾霾的负面信息传播中,北京所占的比例最高。
通过对ROST?NAT得到的语义网络分析可知,北京、污染、气象、城市等几个词汇,是雾霾新闻议题语义网络的中心,利用ucinet对此网络的点度中心度进行分析,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截取前七位,得到如下数据。
可以从数据分析中得到,污染、北京、气象、空气质量等信息,是这些新闻议题首要关注的内容,而其他省市在此话题讨论中得到的关注则远远不及北京。
而在所有网络节点中,与雾霾、污染、空气质量、环保这些关键词,关系最多且联系最紧密的地理名词,就是北京。北京与污染、空气质量这些词汇,构成了整个雾霾新闻议题网络的核心部分。这就是雾霾新闻议题中的第一层较为稳固的“地理——事件”议题结构:“北京——雾霾”。
对从搜狗新闻搜索引擎中得到的数据矩阵,进行处理,将地理名词保留下来,而将其他词汇都在此矩阵中剔除,我们可以得到地理名词之间的共现无向加权矩阵。
通过对地理名词的网络的直观分析,在整个地理名词中,北京和中国是整个地理名词共现矩阵的中心。对此网络进行点度中心度分析,利用Ucinet软件对网络进行点度中心度分析。
通过点度中心度分析,可以准确且清晰的观察到,这些节点在所有的议题中,不同的地理名词在雾霾新闻议题中地位优先顺序。
在雾霾新闻议题的语境中,“北京”“河北”等词汇,在新闻议题中,占据着重要的桥梁地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此网络的所有节点中,“中国”这个词汇与北京的直接关系最多,而与其他词汇的直接相连并不多,因此可以推断,在雾霾新闻议题中,“中国”作为国家概念,需要通过“北京”作为桥梁概念,来完成在雾霾新闻在地理空间上拓展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在传统网络新闻中,雾霾新闻议题,在宏观上呈现着特定的跨地域性的空间结构。“北京——雾霾”的地点事件组合已经不再简简单单的是一个单纯的事件报道,而泛化成为了一个基本的危机传播基本途径。其他地域想要对自己的雾霾危机进行讨论,就需要对北京的雾霾情况进行传播,借而引出自己地区的雾霾危机。
同时,在雾霾危机传播中,作为国家概念的“中国”并不是直接被媒介传播的。国家概念“中国”,是通过“北京”这个去地方化的“地点”作为中介概念,间接传播的。“北京”这个去地方化的地理概念,已经成为了其他城市和雾霾危机进行组合传播的介质,其他地区的雾霾危机需要通过它来完成自己地区的雾霾危机传播。
首先,通过对传统网络媒体传播网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地域性报道他们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首先,北京地区的雾霾,已经脱离“北京”这个具体的地点,“北京”和“雾霾”构成了雾霾危机传播中最基础的传播结构,承担了在危机传播网络中,其他地域和危机事件相连接的桥梁作用。这就是在传统网络媒体和微信自媒体平台雾霾危机传播中所共有的第一层结构:“北京——雾霾”的去地点化。
而通过对传统网路媒体的议题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作为国家概念的“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搭载着“北京”这个中间概念而进行捆绑传播的。利用“北京”作为传播网络中的中介概念的关键地位,提升北京形象的同时,将“中国”的环境形象从另外一种侧面进行提升。另一方面,不仅需要提升北京的环境形象,同时还需要努力消除危机传播网络中的中介概念,倡导媒介客观全面地对中国的生态环境进行公平且深入的关注,才能真正的防止下一个此类环境危机的传播网络中介概念的出现,以导致外国媒体、国内媒体对于中国环境问题的管中窥豹、以一当十。
参考文献
[1]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李洁,丁颖.语义网,语义网格和语义网络[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7):38-41.
[3]刘涛.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1938-2007):话语、权力与政治的解读视角[J].新闻大学,2009(4):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