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琦 刘碧芬
(1、2.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地方院校综合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韩琦1刘碧芬2
(1、2.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论文以西南地区某地方院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地方院校综合日语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施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突显特色培育等几方面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地方院校;综合日语;教学改革
综合日语课程是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系统全面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词汇和语法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还能为其它专业必修课以及高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质方面
地方院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所录取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偏低,在初、高中阶段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努力但效果不佳,从而学习主动性不强,整体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特别是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容易导致他们在语言类的学习上怕遭受挫折。表1为西南地区某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的生源情况。
从表1看出,该校日语专业为隔年招生,生源主要来自本省,英语水平普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不浓。学生进校时日语多为零起点,选择日语专业的动机与学习需求不相吻合。且多数学生不是自愿选择日语专业,多为其他专业调剂录取,或是由于英语成绩较差,想重新学习一门外语。再加上部分学生甚至对于上大学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态度不端正,方向不明确,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表1 某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生源情况
2、教学模式方面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固定,单向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仍为主流,即使课堂教学中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仍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严重违背了语言习得和学习规律。在课堂上,也缺少师生互动交流,导致学生学习日语情绪不高,成绩提高缓慢。
3、教学设施方面
地方院校面临办学经费紧张,外语教学硬件设施较差,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资源短缺,校园网络化教学几乎不能开展,相关的学习软件亦没有办法引进和使用等等问题。同时,由于多数地方院校的日语专业是新开设专业,图书馆藏书种类少,数字图书馆尚未对全校学生免费开放,更缺少与国内外高校在线沟通学习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简单、直接、有效地获取日语知识的途径,也给开展综合日语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表2 某地方院校2014-2015学年度综合日语课教室使用情况
从表2看出,该校日语专业学生综合日语课在语音教室上课次数偏低,大部分课时安排在普通教室,只能按照“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在调查中笔者详细了解到,由于经费紧张,该校外国语学院虽有6间语音教室,却承担着全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和外语专业课的教学使用任务。虽然语音室的整体使用率很高,但具体分配到日语专业课使用语音教室的次数却很有限,并主要用于日语听力等视听专项课程,像综合日语这类综合课程的使用率更低了。多媒体教室仅有2间,要同时服务于英日语两个专业,所以根本排不上综合日语课。该校外国语学院没有锻炼实践技能的情景模拟教室,导致综合日语课程中的如编排会话,情景短剧表演等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无法正常开展。
4、特色教学方面
由于大部分地方院校的日语专业都是新增专业,没有办学经验,在办学模式及培养目标等方面一味效仿性质相近的老牌专业和其它兄弟院校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也与其它院校雷同,没有形成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这与地方院校地方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差距。从而直接导致了在综合日语课程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环节较少,缺乏对学生进行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际能力实训和日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间接导致了学生听、说能力和实际工作场景的日语运用能力欠缺,所培育出来的学生专业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都相对较低,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改革措施
1、注重“三心”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精神面貌和情感因素。学习语言本身比较枯燥,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三心”——决心、信心、恒心。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在综合日语课程的初级阶段,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提醒他们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而选择了日语专业,“既来之则安之”,只要努力学习行行出状元,并且及时反馈和分析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帮助学生早日树立就业目标,从而坚定其学习日语的决心。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中日文同为汉字文化圈,中日两国在风俗习惯、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相似性,帮助其明白自身的学习优势,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举例而言,汉日语中有同形同义词,如“電話(でんわ)”,这个词的汉日语发音甚至也很接近;当然也有同形不同义的,如“丈夫(じょうぶ)”,这个词在汉语中是“妻称夫为丈夫”,但在日语中是“健壮,结实”之意,此类词语须提醒学生多加注意,不可望文生义。在知识点的传授中帮助他们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其善于思考、刻苦钻研的“恒心”。比如在学到“話し方(はなしかた)”这个单词时,除了单纯讲解这个词的中文含义是“讲法”外,还要补充告之“~方(かた)”为结尾词,前接动词的第一连用形,构成一个复合词,表示“方法、手段”之意,再要求学生思考“做法”、“读法”用日语怎么说,通过此类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扩充他们的词汇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调动他们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
2、改革教学模式,营造趣味课堂
第一,创新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综合日语课程虽然是基础性的课程,但切不可忽略“综合”二字。即除了单词、语法、课文等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外,还需要渗透日本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知识。比如说可以通过一些典故,或者某些历史事件、风土人情等相关内容的介绍,给予学生联想的空间,来帮助他们记住日语中的大量词汇。比如在介绍“富士山(ふじさん)”这一专有名词时,除了说明它是日本的第一高山,是日本的象征外,还可以介绍关于富士山名字由来的一些有趣的传说。例如有人说“富士”是假借字,它表示的音本是阿伊努语,意为“火”,富士山就是火山的意思。相传古代阿伊努人住在山脚,看到富士山喷发,就喊“fuji、fuji”,富士山由此得名。如此单词就不纯粹是生涩难懂的词汇,而是变得生动有趣。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课堂教学形式。一般情况下综合日语课程的课时及教学内容在专业课中所占比例最大,如果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而是一味填鸭式地灌输知识点,综合日语课则很有可能成了学生痛苦的煎熬。当然这样也会大大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改变授课形式,调动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比较提倡的是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互补的角度展开互动。举例而言,对于动词、形容词的条件形之一“ば”这一重要语法的讲解,此语法首次出现在《综合日语》第二册的第19课《黄砂》中,课本中的例句如下:①困ったことがあれば、友達に教えてもらうから、大丈夫。心配しないで(译文:如果有什么困难,我可以请教朋友。没问题的,请不必担心)。②日本語がわからなければ、日本の漫画のおもしろさがわからない(译文:如果不懂日语的话,就理解不了日本漫画里的乐趣)。③天気がよければ公園に行きますが、よくなければ行きません(译文:如果天气好就去公园,如果不好就不去了)。④はっきり言わなければ、自分の気持ちを人にわかってもらえない(译文:如果不讲清楚的话,自己的心情是很难让人理解的)。[1]教师为主导的环节是讲解此语法的接续及特征,并通过对课本例句的讲解,来加深学生的认识。然后教师再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课后分组搜集例句。学生为主导任务是课后自行搜索例句,并经过小组讨论整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句。下面是学生整理出的例句:①信じていれば夢はかなうものだ(译文:只要相信,美梦就能成真)。②春が来れば花が咲きます(译文:春天一到,花就开)。③住めば都(译文:地以久居为安。住惯了的地方不论哪里,都会产生好感。)。④風がふけば桶屋がもうかる(译文:意料之外的结果)。⑤台風が近づけば気圧が下がります(译文:台风临近,气压就会降低)。⑥年をとれば身体が弱くなります(译文:上了年纪身体就会变弱)。⑦10を2で割れば5になります(译文:10除以2等于5)。⑧人間というものは、余分な金を持ち歩けばつい使いたくなるものです(译文:人带着多余的钱出门就总想花掉)。⑨経済状態が悪化すれば犯罪が増加します(译文:经济状况恶化,犯罪就会增加)。⑩だれでもほめられればうれしいですよ(译文:无论是谁,受到表扬都高兴)。师生互补的板块是课上学生发表各组的例句,阐述选择的理由,并介绍例句中出现的个别新单词或词组等,与教师及其他同学共同讨论。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评,并可以通过课文进行强化。可以看出学生搜集的例句中包含了很大的信息量,如第一句讲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第二句是一种自然现象;第三、四句是日文中常用的两个惯用句;第五句涉及的是日本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台风;第六句讲的是人类身体的一种自然老化现象;第七句讲的是一则数学运算法则;第八句讲的是消费观;第九句讲的是某种社会现象;最后一句讲的是希望得到别人认同的心理状态。这些例句在学生的搜集过程中吸引到了他们的注意,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们的关注点千差万别,有的比较关注励志语,有的比较关注惯用表达,有的比较关注自然或社会现象等等。这些例句显然比课本上的例句来得更生动,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从而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
3、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多渠道培育
地方院校多面临教学资源短缺的现状,教学硬件设施不足,外教更是“一人难求”,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很多与日本人交流的机会。面对如此现状,教师必须担负起帮助学生开拓外部学习资源重任。一方面可以积极与国内外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把学生“送出去”,即把学生送到日本院校或国内教学资源相对丰富的其他院校去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大数据时代,教师应该逐渐演变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能再局限于课堂。教师应该将一些正规的日本网站以及如“skype”等全球性的语音沟通软件及使用方法介绍给学生,并多举办如日语演讲比赛、短剧大赛、日文歌曲大赛等与专业运用相关的活动,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地与外界交流,创造机会带他们走出校门去参加其他院校开展的各种大型日语类比赛,与优秀的对手进行较量并找出差距,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突显特色培育
笔者认为在具体实施综合日语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培养出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教学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整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探索适应地方发展的特色培育方式。笔者所在的城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而这一方面的日语人才比较紧缺。认识到这一市场需求后,笔者所在的院校开设了旅游日语方向的相关课程。同时,笔者也正在尝试将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融入到综合日语这一基础课程中来,这对笔者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新的挑战。
结语
综合日语课程作为日语专业课程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效率的高低,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教师是课堂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墨守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然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彭广陆· 综合日语(修订版)[M].第二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7-98.
[2]陈知武·大学基础日语课堂教学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
[3]陈越·刍议基础日语词汇教学趣味课堂模式改革与实践[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1).
[4]刘润清·大数据时代的外语教育科研[J].当代外语研究,2014(1).
[5]楚永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1).
(责任编辑:郑朝彬)
The Reform of Local University Comprehensive Japanese Curriculum
Han Qi1Liu Bifen2
(1,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shun University, Anshun561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a local college in southwest China as the object, to specifically analyze the prevail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omprehensive?Japanese, which includes low student quality, single teaching mode, poor teaching facilities, vagu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so on. It aims to build an interesting and student-centered class,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cooperation and improve teaching system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y, Comprehensive Japanese, teaching reform
收稿日期:2016-03-10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听说模块课程设置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2015ZXJG013)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1.韩琦(1984~),女,江苏如皋人,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6)03-0079-03
2.刘碧芬(1974~),女,贵州遵义人,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