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玉 石 恪
(1、2.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地方高校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
——以某校秘书学专业为例
王贤玉1石恪2
(1、2.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秘书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型、实践性特点,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而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但由于在办学过程中认识不准确和经验不足的原因,使得地方高校秘书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专业建设难、学生就业率低等问题。文中结合对某地方院校近三届秘书学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找出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问题探讨优化地方高校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秘书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应用型
引言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越来越强调地方高等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人才培养也应该符合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秘书学专业作为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近年来陆续在各地高校扎根。贵州省地方高校这两年申请招生秘书学专业的学校有安顺学院、贵阳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还有铜仁学院在2012年也开始招生文秘教育专业),但是各高校培养的秘书人才就业率并不容乐观,贵州省内的地方高校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准确定位秘书专业,有效地开展专业建设,保障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模式,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秘书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秘书学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是某地方院校秘书学专业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该校从2010年开始招收文秘方向本科生。每年招收50-70人不等。 在近三届的毕业生(含2016届应届毕业生)中,每届随机选取30人,向共计90名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发出问卷。
1、毕业生调查情况
表1 毕业生就业难易度及原因调查
表1可以看出,毕业生普遍感到就业不易,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技能低,而这与在校期间的人才培养计划息息相关,学生在校期间在专业技能方面未能得到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的训练;而社会关系差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欠缺。
表2 母校秘书学专业建设满意度调查
表2针对毕业生对母校的秘书学专业建设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程度,但仍有部分毕业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而在基本合理的选项中,大部分同学也提出缺乏更专业的课程;对师资素质方面多数同学认为一般,缺乏专业强、理论精的教师队伍;专业定位上也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认为存在一定问题。地方高校秘书学专业普遍存在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在专业建设的道路上仍有许多困难要面对。
表3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表3的数据显示出,该校在不断摸索办学模式的前进道路上,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社交能力的培养已引起重视,因此计算机技能、社交礼仪方面多数同学认为基本够用,而明显突出的问题是在文化基础、经济知识、企业管理这三方面,多数毕业生认为知识储备不够,这是由于长期拘泥于传统的党政机关秘书培养模式,使得学生缺乏相应的经济和企业管理知识,不符合当今就业市场的需求。
2、用人单位调查
表4 用人单位性质统计
表5 被调查人的工作能力情况统计
表4可以看到,该校秘书学专业和文秘方向的学生最主要的就业目标单位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仍是高校秘书学专业改革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因素,同时也可以看出,以往培养的学生,更适应这一类单位的工作,而缺乏到企业所需求的素养。表5调查了用人单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测评,基本都集中于“一般”,除了学生社会工作经验尚浅以外,值得反思的是高校应如何在设置课程、开展实习实训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
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对地方高校秘书学专业建设的认识,下面将对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探讨。
二、目前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开展秘书学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以该校为例,逐年来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持续建设秘书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如外派教师进修、鼓励人才转向;不断调整办学方针,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送学生到实践基地实习,积极探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道路。但由于办学时间短,建设经验不足,资源有限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仍然存着一些问题。
1、专业特色不够突出
一方面,地方高校对秘书学专业的特点认识不够深入。秘书学专业应培养秘书机构或部门的专业人员,承担为领导提供政务参谋、事务辅助、拾遗补缺的服务,在办文以外,还要为领导办会办事,发挥中枢作用,使上令下达,下情上呈,是组织不可或缺的中枢岗位。同时,秘书除了在传统机关事业单位就职外,在当前经济社会的背景下,更多的秘书岗位需求会是在企业中,而企业则形态各异,因此,秘书人员不仅应掌握基本的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对其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多变环境的需求。然而将秘书与中文专业等同看待的倾向仍然存在,对专业特色的宣传和建设力度不足,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就业市场都不够重视秘书的专业性。另一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秘书学专业的现状。课程设置以理论课为主,实践性课程也囿于场地、设备等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以理论讲授的方式开展教学。同时教学内容大多是针对党政机构服务的陈旧体系,缺乏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秘书知识的讲授,秘书学专业教师队伍多为其他方向转型而来,较缺乏实际的秘书工作经验。
2、课程设置不够丰富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秘书学专业,应有别于中文、历史这类人文基础学科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力求丰富课程内容,以满足秘书人才就业的多样性需要。地方高校在对秘书学专业课程进行设置时显得不够丰富,体现在 “专业理论课程不全面,技能培养类课程较薄弱”。
从前文的调查中可以了解到,毕业生在就业后感到最为匮乏的便是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秘书的核心职能是为领导提供参谋辅助,是“秘书人员近身围绕领导者为其进行有效决策管理而直接、综合、及时提供智能辅助的一种秘书职能活动。①因此,学生更应该掌握组织管理、市场经济等知识,能够协助领导分析和处理组织面临的复杂情况,提出有效建议。以该校2013级秘书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例,其中与秘书专业学科理论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共六门,分别是《现代秘书原理与实务》《秘书心理学》《中国秘书史》《秘书参谋职能》《中外秘书比较》,还设置了《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电子政务》这类与秘书工作相关的理论课程,基本能涵盖秘书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历史沿革等专业知识,就其丰富性而言,尚未能满足秘书学人才适应多类型就业单位的需求。
另外,技能培养类课程相对薄弱也是普遍存在的情况。同样以2013级秘书学专业为例,与秘书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相关的专业课程共四门,分别是《秘书应用写作》《办公自动化》《文书工作与档案信息管理》《秘书礼仪与职业形象设计》《摄影与摄像》,共计14个学分。考虑到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生历年来的就业流向,秘书学专业的学生则应注重对其公文写作、公务礼仪等办文办会办事方面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些课程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然而训练不足也是实际存在的情况。以《秘书应用写作》课程为例,该门课程必须紧紧围绕“秘书”工作展开,秘书在工作中要撰写通知、报告、纪要等不同文体,预期教学目标应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其写作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就业后迅速展开工作,完成知识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对接与转变,这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3、学生综合素质偏低
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环节,讨论人才培养优化的问题,必须考虑人才自身的素质问题。地方高校由于地理环境、办学资源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生源素质高低不均;如很多西部地方高校,其主要生源来自省内农村地区,学生有一定的先天不足。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秘书学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偏差,认为这个专业就是学习写材料,学习操办琐碎的办公室杂务。因为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加之缺乏较好的专业前景指导和规划,因此学生对于成为秘书人才的主动意识不强,影响学习与就业。
三、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措施
基于以上的分析,如何在地方高校优化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从办学理念到专业建设,再到具体的教学设计等各个环节入手, “实现三个转变(由‘从中文’向‘从管理’转变、由‘政治’模式向‘经济’模式转变、由侧重‘泛知识’型向侧重‘专业技能’型转变)”②,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秘书人才。
1、打造专业特色
如何根据该专业特点来进行定位是地方高校应思考的问题。从认识上来说,要充分意识到秘书人才的独特性,从高校自身的教学出发,改变社会对秘书人员的陈旧认识。秘书作为有着悠久传统的职业角色,从古代的秘书性参谋活动到现代秘书职业,其核心在于近身为领导者或其服务对象提供参谋建议和事务处理,这要求秘书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智商与情商,秘书职业看似简单,却包含着较高的职业素质要求。
因此,秘书学作为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更应该与时代接轨,改变陈旧的人才培养思路。高校培养的秘书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有行业特点的职业素养。在办学理念上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职业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改变僵化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尤其是地方高校,更应该结合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和毕业生主要流向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2、改进课程设置
(1) 优化专业理论课教学内容
以《秘书参谋职能概论》课为例,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被认定为纯粹的理论课,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参谋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大量引入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环节,让学生自主思考,从而锻炼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再拘泥于对学科发展历史、知识框架、专业概念的死记硬背,而将课程的核心内容具体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牢固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讲授经济知识、企业管理的课程也应该纳入秘书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
(2) 提高技能培养类课程比例
这类课程对学生就业发挥着更为直接的效用,是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人才素质核心。学生往往最缺乏三种能力:一是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二是办公事务能力,三是职业礼仪与规范。首先,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都要直面的问题,尤其是秘书这样一个处于中枢位置的职业,更是交往与交流的中心;其次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操作等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技能;第三,正是因为秘书人员处于中枢部门,其形象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单位或组织的形象,秘书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礼仪与规范,构建良好而专业的形象。这些技能的培养都是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得以实现的,并且应该作为秘书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得到重视。
(3) 鼓励参与职业技能鉴定
秘书人员可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大学本科相关专业的学生可直接报考秘书资格证三级,同时秘书人员还应该重视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等其他可以展示其综合素质的职业技能。与学校的课程相比,职业技能鉴定在社会上有更广泛的认可度,是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敲门砖。地方高校在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开设如《秘书资格证考试辅导》之类的课程或是讲座,辅导学生报考和复习。
3、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秘书工作实践性很强,因此优化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就不能不把实践环节视为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毕业实习应提高专业实习的比例,即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秘书部门实习的学生比例,这样才能让学生专业对口,学以致用,有利于秘书人才的迅速成熟。其次,对于低年级学生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实践能力,一方面,正如该校秘书学专业所做,多门课程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计划中纳入实践性活动,如《秘书职业形象设计与涉外秘书礼仪》课程就包含了全体学生的服装化妆造型展示、英语基本接待礼仪等环节,由学生主导、学生展示、有教师指导。此外也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学校、学院的办公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可以更快地掌握应用型知识。
结语
近年来,地方高校如何从林立的各类高等院校中凸显自己的优势和地位,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命题,以某地方院校为例,进一步明确教学型大学的定位,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合省情、市情,走出地方高校发展的特色道路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秘书学是与社会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要从观念上、教学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革新,突出这一专业的特性,使秘书学专业学生能够学有所长,才有所用,做到专业知识与职业要求对口,人才素养与社会需求结合,这是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之路。
注释:
①张清明·秘书参谋职能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3.
②董鹏·档案学通讯[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82.
参考文献:
[1]杨树森·论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秘书之友,2006(3) 44-46.
[2]滕志明·二十多年来“秘书”定义变迁的态势及其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93-95.
[3]王永宏·秘书学与秘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113-114.
(责任编辑:李昌礼)
Research on Local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alents of Secretary Major——Based on the Secretary Major in One Local University
Wang Xianyu1Shi Ke2
(1,2.College of Humanities, Anshun University, Anshun561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The local universities pay attention to the secretary major for it’ s applicable and pragmatic, however the inaccurate understanding and deficiency of experience made the secretary major in local universities hard to build and help graduates obtain employment. Combined with survey on recent three years’ graduates of secretary major in One local Shun university, we will reveal the existed problem in the secretary major’s training mode and give specific resolutions, find out how to optimize the training mode of secretary major in loc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secretary major,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application
收稿日期:2016-02-28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2014年专项支持安顺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地方高校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14ZXJG003)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1.王贤玉(1985~),女,贵州安顺人,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和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6)03-0063-04
2.石恪(1978~),女,河北邯郸人,安顺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和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