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孟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由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方法、技术和技能,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课程主要以室外为主,它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今后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的能力。那么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就要采取各种策略来实施我们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策略;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91-01
1.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
在中学年龄段的学生生理状况不同,他们根据自身的情况,需求也是不同的,就会导致不同的思想,有点学生身体体质可能会差点,他的目标就是锻炼好身体,增强体质;有点身体素质好的,可能就是在搞好身体的同时,会学习一技之长,再有可能就是努力将来做一名运动员。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就是坚持"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所以作为教师,要明白学生的各种需求,对他们的各种需求加以引导,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把一些错误的动机纠正过来。体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一般心理特点,掌握并利用好那些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年龄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个别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中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而成为体育活动中的"主角"。只有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学生才会认认真真地克服各种困难去实现教学目标,按质按量地积极完成各种教学任务。
2.有目的地完成教学
初中的升中考就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大目标,面对升学的压力,我们并不能到了初三要毕业的时候才去强化训练,这样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体力和身心上承受不了,导致对体育完全失去兴趣,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在初一的时候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把升中考的体育项目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早早明白这就是要考试的东西。比如200米短跑,中考必考科目,而且新课标就有明确要求,起跑方式、怎样呼吸、动作要领等都有要求和指导。我们除了平时加强掌握动作技术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短跑比赛,田径运动会等,这样既普及了短跑,又突出运动能力好的同学,激发学生的潜力,以点带面,短跑这个项目就能得到全面提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学生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以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主动地完成体育锻炼任务。
3.面向终身体育探索多样化、特色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推出了不少新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但受学校体育条件的限制,更受体育教师思想观念更新慢的影响,不少学校未能尝试新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总是老一套的千人一面的形式方法,导致学生厌学,上课没有积极性,从而对学生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产生阻力,影响教学效果。在走访学校时发现,一些学校体育课已经或者正在试着采用选项课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来选择喜欢的项目,这样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就能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就会比较喜欢体育选项课的形式。还有一些学校充分考虑到学生男女性别的不同而导致兴趣上不同的倾向性,采用男女分班上课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学校受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材受限等因素影响,仍然采用原来的体育课形式。另外,体育教师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必然感到枯燥无味,传统的教学方法又很注重老师的教,从而就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组织学生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具体方法,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属于操作层面的内容。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条件环境,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教学的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会收到极为不同的教学效果。综观世界近代以来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组织的发展是一个由强制状态走向自由状态的过程。对这种过于规范的组织形式,我们主张多给学生自由,减少对学生的限制,给学生比较宽松的学习、活动的空间和环境。从苏州市的公开课和其他的优质课我们看到,那种过于强调组织形式规范的体育课不见了,使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和谐,学生因此也可以在这"自由"的环境中平等地与教师或者与同学交流。教学分组也可按学生的意愿分组,多则7、8个人或3、5个人成群,少则2、3个一组,教师不强制,学生有自主性,这种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独立,而不是毫无主见地任人摆布。总而言之,学校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向着多样化、综合化、特色化和"学"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工作效率,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
4.准备互动,靓丽风景
体育课开始前,准备活动必做。以往的准备活动,无非是跑步和徒手操,时间一长,教师懒惰,学生麻木。中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的世界更是丰富多彩,所以我们的准备活动要改进。作为体育教师,要用多变的准备活动来增添体育课堂的色彩,比如增加有趣的游戏、健身操和街舞等活动内容,总之社会流行什么,我们就介绍什么,就做什么。教学实践证明,多变的准备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眼前一亮,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学生和老师的感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还能树立他们的信心。在设计准备活动时,老师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准备活动的设计中来,如设计游戏、制定规则、编各式各样的舞蹈等等。学生通过搜集准备活动的素材,学会了加工整理,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充分发挥了他们各自的优势,更加能够培养他们合作和探究的精神。自己设计的准备活动,大家做起来都非常珍惜,因为它融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聪明和兴趣。当然,在做准备活动方案时,老师要及时引导,使活动切合实际、积极向上,不应偏离教学内容和目的。
好的准备活动确实是体育课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它能让学生动得安全、学得开心、玩得尽兴,能打通与教材内容之间的通道,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5.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课外体育竞赛。这种体育竞赛,变以前的"选手竞赛"为现在的群体竞赛,扩大竞赛参赛人员,让所有俱乐部成员都能参加。选择有组织才能、活动能力和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竞赛的组织工作,由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对待学生裁判应先培训后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