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化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2016-07-13 20:35高育友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语文

高育友

【摘 要】信息技术,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景,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已经走进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小学阶段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以达到为自身提供终身学习条件的目的。而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它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学会运用所学会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自己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作为社会的一个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地享受着这一成果带来的喜悦。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景,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可挖性的特点。它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合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它能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随时提供学习结果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可调的学习进度和可选择进行的学习路径,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集成的学习环境。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是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教学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且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语文本来是最开放的学科,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但是,应试教育却使学生感到语文索然无味,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演示上,而是与教学内容恰当地融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地融合。并以此为媒介创设师生合作学习的情境场,成为师与生、生与学习内容、师与教学内容的粘合剂。比如《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原理源于蝙蝠,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为此我们制作了动画,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在课件演示的同时由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由学生参与评价,通过多媒体的介入,完成师生合作的教与学的环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也可以利用信息媒体,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活动的情境场。比如,《一夜的工作》讲述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总理日理万机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佩、爱戴之情,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我们将周总理的一组照片制成“连环画”,配上音乐和教师的解说,再现周总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学生从中了解到周总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进一步激发起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同时,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的片段,创设语文训练的情境场,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或进行练笔活动,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化的实践中活化语文知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能激发其思维兴趣的舞台,要以新颖独特的设计使课堂中教师精当的语言,连成线、串成链,成为学生顺利构建知识结构的纽带。所以,选择与设计问题,选择什么样问题,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呈现出来,这既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任务分析时必须考虑的重要任务,又是教师教学思维设计必须重视的。教师要精心设疑创境。恰当地把传统手段(教师的语言、板书、学具、形体模型等)和电化教学手段(幻灯、投影、录音、录像、cai媒体等)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并在最佳作用点,最佳作用时机切入,如在引发动机时创设情境;在建构知识时提供影图;在形成表象时演示过程;在动手操作时投影示范,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比如,《开国大典》是五年级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可此场景距今已有50多年了,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而遥远的,其语言文字也是十分抽象肃穆的,学生很难体会到开国大典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场面。怎样弥补现实与学生头脑中的空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化难为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校园网、因特网上获取大量的开国大典的资料。当年开国大典的盛况:天安门广场、阅兵式、群众游行情景等都可以再现到屏幕上。网络使学生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扩大了视野把学生带入到当年的特定时代,突破了时空,化远为近,使学生情、文本情、作者情产生共鸣,为学习课文作好了情感铺垫。

四、运用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只有教师占有资料的统治局面,教师的资料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分享;学生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一些相关的资料,如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情况,等等。不仅便利学生知人论世,加宽加深对作家的认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便利学生搞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学做学问的良好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月光曲》、《凡卡》、《猴王出世》、《将相和》,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优美散文等等。对于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高质量的诵读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

语文主要凭借的是文字,而文字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以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更能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一种秋天的思绪,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文字来表达;那么多媒体可用一支乐曲、一幅图画等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动作小说家用文字来描绘;而多媒体可以直接地展现,这种多项的艺术联想与转换增设了教学情景,增添了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不能孤立地学习这门课程,要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整合信息技术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