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07-13 13:31张凤艳
学周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质疑兴趣创新能力

张凤艳

(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河北迁安064400)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张凤艳

(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河北迁安064400)

摘要: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灵活运用知识展开探索、主动发现的创新型人才。渗透创新教育这是新形势下重要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宽广的空间内展开有深度与广度的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以及真正的探索者与发现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能力;兴趣;问题;质疑

创新是新世纪人才所必备的重要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更是肩负着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责任。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只重知识的机械灌输式教学,而是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到探究中来,在探究中激活思维,展开想象,关注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学习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探究中得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提高,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提升学生创新动力

创新是一个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深入的思考与思维而形成新见解、新观点,寻求解决问题新途径,达到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与活跃的思维状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是学生能否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兴趣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动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机械而枯燥的进行文本的讲解,而是要精心设计,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1.提高自身修养,展现教师魅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往往是建立在对教师的喜爱之上。为此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打造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渊博专业知识的可亲可敬的教师形象,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进而将这些积极的情感转移到语文学科上来,使学生怀着对教师的尊重与对学科的喜爱展开主动而快乐的探究,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有创新的动力。

2.运用图文声像,展现教学魅力。展现语文所特有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关注与喜爱,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学科形成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单调而机械地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将语文课上成程序化的讲解课;而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图文声像来创设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这样的学习是快乐而主动的,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学生会展开一系列主动的思考与思维活动,才能自主地进行发现与创造。

二、巧妙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只是将书本知识经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失去了思考与思维的独立性,只是在机械地记忆知识,何谈创新。创新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要巧妙地运用提问手段,以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探究,在自主探究中来进行发现与创造,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创新的主人。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全面而深刻地把握,这样才能设计出富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探究,在探究中有更多新的发现。如在学习《祝福》一课时,我们可以提问: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这一问题令人深思,没有唯一的答案,更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在认真阅读与仔细思考的基础得出多种答案,有的说是柳妈,有的说是鲁四爷,有的说是她自己。在这样的教学中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不再是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阅读,独立的思考与主动的思维,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基础之上的自主探究。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质疑问难,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巴尔扎克说过:问号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地发现更多的问题,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提问,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与提问权,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精神,让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与教师,而是能够在自身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不同见解,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的突发事件,在刘兰芝被遣回家后不久焦仲卿必会接她回家,二人相守。有学生赞成,也有不少学生反对。赞成的学生说焦仲卿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必不会负了刘兰芝。而反对的学生则提出:焦仲卿对于母亲对刘兰芝的种种挑剔,只能长跪告母,而当母亲大怒时,他并没有反抗,而是“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这样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下,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认识到在封建家长制下焦仲卿对母亲的反抗、对爱情的追求是薄弱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题。如此教学不再是教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而是学生能够展开独立而自主的学习,能够形成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在充分的交流中达成共识,深化理解。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下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带着问题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展开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思考,形成不同见解与感受,这样的学习才是富有个性化与创造性的,才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多维发展,使学生成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松格.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外语文,2012(16).

[2]刘娥.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34).

[责任编辑张翼翔]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85

猜你喜欢
质疑兴趣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