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军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3)
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曹晓军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3)
摘要:通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能极大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身心,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与提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提高,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不断增强学生在锻炼的兴趣与爱好,为今后长期从事锻炼打下良好基础,使之终身受益。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很重要的一部分,之所以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尤为重要。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发表的关于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相关资料,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与探讨。
2.问卷调查法
向河北省、吉林省、山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市、天津市共计10所高校的大学生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0份,回收率为95.8%。
3.访谈法
对有关体育教育方面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与意见,并对访谈进行总结。
4.数理统计法
数据运用Excel2007进行统计。
5.逻辑分析法
本文运用了类比、归纳、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方法。
表1 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程度一览表
从表1来看,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的程度兴趣浓厚占39%,从中看出一部分学生的运动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但从数据来看,兴趣一般、不感兴趣各占46%和15%,从中看出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学生兴趣的激发很重要,一旦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与发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所以学校和教师要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下大力度,通过学校的广播多宣传体育健康知识,多组织体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定期开展体育艺术节。多发动学生,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他们终身体育观,积极的引导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爱好。组建兴趣小组互帮互助,定期的教师指导,定期开展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
表2 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一览表
从表2来看,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加强身体素质占58%、消遣娱乐占46%,从中看出学生对自身身体素质提高的意识有所加强,随着学生进入大学后,社会阅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体育意识也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愉悦身心的需求也有所提高。从数据来看相互交流占40%,学生从高中阶段进入到大学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也促使他们更多的进行交流活动,这样对他们个人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更好地适应社会。从数据来看,健美身体与减体重各占35%、29%,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进入大学后很注重自己的体型。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着身体发胖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合理科学的制定健身计划,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在运动强度的制定上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注意劳逸结合。学校要多开设体育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表3 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项目一览表
从表3来看,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项目,羽毛球项目和网球项目比较多,各占46%、43%。这两个项目很受广大学生的喜欢,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喜爱,学生参与的热情比较高。教师要多组织比赛,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更大的激发。从数据来看,篮球项目、足球项目各占41%、40%,学生参与多数是男大学生,在这方面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女大学来参与到这两个项目中来,促进项目的发展。从其他的项目来看比例不大,教师要在这方面下工夫,多与学生多沟通,与学生之间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多采用表扬激励的语言,多宣传体育知识,多组织相关的体育赛事。培养学生骨干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作用。建立公共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表4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限制性因素一览表
从表4数据来看,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限制性因素场地器材占52%,从中看出场地器材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业余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起到了限制,满足不了高校大学生的需求。之所以学校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体育器材与场地。从数据来看,体育活动的气氛不够和学校组织的赛事太少各占40%、30%。在这些方面教师要定期开展体育讲座,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教给学生正确的锻炼目的与方法,使学生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其朝着终身体育锻炼的方向发展。多组织体育赛事,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从数据来看缺乏指导因素占28%。学校要高度重视,积极地调动相关教师参与其中,来发挥教师的作用。从数据来看怕受伤因素占25%,在这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讲解体育保健知识、预防措施及应急情况的处理办法,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1.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太浓厚,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多指导,多组织学生培训。
2.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样化,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
3.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呈现多样化,教师多宣传体育知识,促进项目的全面发展。
4.场地器材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业余体育活动,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善体育场地与器材。要加强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多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加强体育教师的指导,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宣传,加强医务监督。
5.加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司锐,王鹏宇.“自主课”模式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南京市高校高年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3]赵晓莉.浅谈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J].河南体育科学,1998,
[4]李依军,孔祥武.论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5]陈玉萍.浅谈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J].文教资料,2006 (7).
[6]许文鑫.福建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7]许磊.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大学,2008.
[责任编辑张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05
作者简介:曹晓军,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