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6-07-13 09:18:44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曲晨晖
中国商论 2016年15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 曲晨晖



校企合作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 曲晨晖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原先的产品、营销等策略转变为现在的核心技术与人力资源储备竞争。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储备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当前发展需求,有效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企业学徒制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性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论述,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角度提出对现有人才培养策略的完善意见,以期使高职院校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企业发展与高职院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校企合作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1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方向,反之,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企业的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驱动效力,只有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才可以起到助推企业发展的作用,帮助企业在激励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可用之才,检验其成效的最便捷途径便是学生就业率。高校的持续扩招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同时,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关系颠倒,换言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现阶段,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就业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模式的分化,研究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断细分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经过高速发展,现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基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其脱颖而出的关键。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各有不同,但其趋利的核心因素无法改变。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根基,这点在人才招聘方面的表现是,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有一定实践操作基础的毕业生,更需要上岗即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用工模式,而忽略了对毕业生进行培训、社会教育等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的缺失与企业的趋利性,使毕业生在综合个人能力表现与企业需求能力具备方面出现了矛盾,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在学生在校期间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周期更短,开展时间更早,这样,在极大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也是企业获得更适合自身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使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储备战略中,占据先机。

2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许多高校在原有英语专业基础上设立商务英语专业,但由于培养理念、方式、手段、师资力量等诸多原因,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始终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企业的外向型发展是其突破发展桎梏的重要途径,国内市场一旦饱和,在缺乏全球化布局的前提下,企业发展必然受阻或者出现倒退。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企业间的往来也日渐频繁,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作为纽带将有利益关系的双方连接起来,并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但是实际上,外向型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缺失,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不仅要掌握良好的语言技能,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可帮助企业发展的商务英语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严要求、高标准地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难题,同时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定位不准确

因社会经济发展的旺盛需求,商务英语热将持续很长时间。基于这样的前提,许多学校因外在需求而开始商务英语课程,许多学生也因就业前景广泛而盲目乐观地在不加选择的情况下报考商务英语专业,忽略了商务英语课程本身的多学科融合性与地域性等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所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对跨文化商务交流中的经济、管理、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这种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徒有商务英语专业之名,而无商务英语专业本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其竞争力差是必然的。还有一种原因,就是高校有开展商务英语学科的硬件条件,即有完善的综合学科体系支撑,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及较为完善的教学环境,但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缺失,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徒有全面的理论知识体系,而无实际操作经验。导致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差,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不准确。

2.2教学模式落后

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都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商务英语脱胎于传统的英语专业,又融合了经济、管理等学科,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应与传统的语言类教学模式有所区别。商务英语具有明显的语料真实性、目的导向性、自我学习为中心的提点,传统教学理念中以语言、文学为主的课程体系与商务专业知识的相关性不够,使商务英语课程缺乏系统性且教学深度不足,导向性不强。如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实践性、可操作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存在对商务知识的掌握零散而僵化,很难形成知识体系。

2.3师资力量不足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复合型特性要求教师必然也要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但是现状却是语言文学出身的教师担任商务英语教师,其英语方面的专业技能无可挑剔,但涉及商务方面的领域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欠缺。教师整体水准低是制约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最大阻碍,两种知识结构的兼容性低使得掌握语言文学技能的教师商务知识、商务实践方面的知识积累较少,而商务领域有所建树的教师,其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结构又成为弱项。另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极其注重对其实践能力的训练,而教师本身缺乏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的经验,使其很难胜任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有效指导,不能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给予有效教导。这种现状的普遍存在,最终导致学生商务英语知识不全面,实践能力有限,所学的知识结构呈碎片状,不能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从而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处于劣势。

3 校企合作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复合型、实践性强等特点,在进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企业的有效参与对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极大的帮助。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也有利于企业高素质人力资源储备。校企合作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企业参与度、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等多种方式。

3.1提高企业参与度

校企合作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企业的参与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商务英语专业的特殊性使其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极高,理论知识的转化率是考量学生综合能力的标尺。企业不仅要在实践环节参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在教材选择、教材开发、课程体系设计等理论教学方面进行全方位参与。应用型人才建设体系的构建需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反向推导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增强所学课程的实际应用性,高校与企业应共同进行教材开发,以实现教材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校企双方要各自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如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企业的物质资源优势,从教学环境到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变革,使其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施理论与实践方法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招人难与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3.2实践能力递进

充分发挥企业资源、资金方面的优势力量,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使商务英语学习与实践操作接轨。首先,在教学初期,加入大量典型案例,用案例教学法加深学生对商务英语理论方面的理解;其次,在教学中期,进行情景模式设置等形式的教学方式,使理论知识逐渐向应用型转变;最后,在教学后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操作,使理论知识彻底转化为学生自身能力,并能熟练应用,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做出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实践能力的递进有其过程,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循序渐进教学中,使学生能完全掌握关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所有实践技能,并将之完全转化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

3.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老师更偏重与理论方面的知识传授,包括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其讲授范围停留在理论范畴,而实践操作方面的讲解甚少,或者说实践操作方面的讲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企业委派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员工负责学生实践操作方面的指导,是对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有效论证与有力补充。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知识的专业传授,在不断印证的过程中,使理论知识更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形成完整的商务英语知识结构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急功近利以就业率为目的而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使学生不能更好地掌握商务英语专业应有的技能。在这种前提下,企业的有效参与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的缺陷,理论知识能快更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对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但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企业需求视角下的合作人才培养,会使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存在许多局限性,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比例是高校与企业所必须重视的问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还有待完善,研究创新出适合企业、高校、学生三方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娜.校企合作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机制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

[2]李蕾.基于校企合作的商务英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4(11).

[3]杜艳红.校企合作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5(07).

[4]马嫣,刘宇.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9).

[5]郝美彦,王亚丽.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十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08).

[6]王建红,王琳,王俭.校企合作下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

[7]邢娣凤.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的路径选择[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8]韦名忠,龚永红.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途径探析——基于校企合作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4(05).

中图分类号:F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5(c)-183-02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20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31:43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3:28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