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锦文
(南沙鱼窝头第二中学 广东广州 511475)
农村中小学生应对校园性教育缺失的对策研究①
赖锦文
(南沙鱼窝头第二中学 广东广州 511475)
摘 要:性教育作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成长及其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校园性教育作为性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是我国一个相对敏感而滞步不前的教育课题。即使是性教育在进入中国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学校性教育仍然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而中小学校开展性教育受到社会的“过敏性”不理解和质疑,如果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难度将更加艰巨。该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农村中小学校园性教育缺失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生 应对 校园 性教育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广州市南沙、番禺、从化内20所中学、20所小学(六年级)共904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以这40所学校的校园性教育的实施情况为对象进行研究与分析。这40所学校分布在广州市的边远农村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研究方法
该文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以农村中小学校园性教育现状为对象进行研究与分析。
2.1 学生对性的认知程度
2.1.1 学生对自身性成熟的认知程度不足
在首次遗精或月经之前,仅有33.15%的同学对其有相关了解,而其中男生只有28%左右了解相关情况,与之相比,女生情况稍微好些,在初潮之前,有大约是38%的女生学习或者是接触到相关月经的知识。根据表1可见,大约有67%的学生对于月经也好,遗精也罢都是存在着“懵懂”的状态。通过对表1的初步解读,学生在首次遗精或月经时,仅有6.45%会感到喜悦,34%会感到惊慌。不容忽视的是仅有38%的学生对于初潮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无所谓”的心理状态其背后则是一种顺其自然发展,“坐等看云卷云疏”的“冷淡”心理,更是对自身身体漠不关心的体现。不难看出,高达53%的女学生面对初次月经之时,会出现“惊慌”的心理,即使母亲已经给其打过“预防针”,告诉她可能会来月经,或者是周边同学来过月经,对于月经有些许了解。然而,等到真正面对之时,却难免会出现这般的“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状况,心理上认定其是倒霉,邋遢的事。同样,男生在首次遗精之时,倘若没有相关的性知识储备,便会给其心理蒙上阴影。综上,我们也不难发现,青春期的学生面对自己发育之时,心理上的“包袱”还是比较大,普遍上还是一种消极心态对待。这充分反映出留守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对于青春期的性知识储备不够。首次月经或者是遗精,均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但是,本应该值得开心的事情,因为意味着“长大成人”,却仅有少部分人在欢呼。其背后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仍是,我国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不完善,导致他们在成长阶段面对自然的生理变化,产生出一种“逆反”“惊慌”的心理。性知识的缺乏,严重来讲,可能会对其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1.2学生缺乏对性教育中常识性名词的掌握
如学校普及性教育,学生应该掌握较多的性知识,对相关的性名词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对男女性的相关性名词掌握程度应该差不多。但从表2可看出,学生对性教育中常识性名词的了解不仅相当匮乏,而且学生对自身同性相关的名词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对异性的了解,这说明学生对性相关的常识性名词的了解与知识积累较多,出自于对自身的性知识的渴望因而导致对相应的知识更加关心。
2.1.3 学校教育未成为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主要渠道
表1 学生对自身性成熟的认知
表2 学生对性教育中常识性名词的了解情况表
表3 学生性知识获得途径情况表
由表3可见,男女生获得性知识的途径并不相同,男生获得途径的前两位分别是网络、影视录像(33.5%)和同学朋友(27.9%),而女生获得的主要途径是家庭教育(30.2%)和同学朋友(21.3%),这反映出男生在遇到性方面的未知问题的时候,比较倾向于自己通过网络、影视录像寻找答案,而女生则会寻求母亲的帮助,相比之下,男生会觉得在性方面比较难于跟父母沟通。同学朋友之间拥有相同的经历,相似的问题,沟通方面有共同语言,所以无论男生或女生都愿意从同学朋友中相互交流,获得相关信息。
2.2 学校性教育的开展现状
2.2.1 我国对学校性教育的相关要求及开展现状
1988年8月24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该《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性教育被正式纳入我国中学教育的内容①。纵观我国20年来由政府和行政部门发布的有关青少年性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从内容上看,关注更多的是计划生育和青春期教育,较少关注青少年的性安全;从操作上看,多是宏观指导,缺乏具体执行的策略,从对象上看,关注更多的是校内青少年,而对校外青少年的性教育涉及较少②。我国目前尚没有为青春期教育制定正规的课程标准,也没有正规的有关青春期教育的教材。只有部分学科如自然科学或生物中某些章节介绍了生殖系统,敷衍了事。许多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不重视也不大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对性教育也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知识。
2.2.2 被调查的学校性教育开课情况
针对学校性教育的开课情况,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后由图1所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校在开课方面基本没有专门的性教育课,就算是开设的,也只是生理卫生课,56.2%的学校将性教育相关的内容放到生物课、体育课等其他科目中,在讲到相关方面时,顺便带过。12.6%的学校会召开性教育相关的主题班会,但往往这种班会只是流于形式。约有25.4%的学生表示根本就没有接触到性教育相关的内容。
3.1 缺乏对性教育的科学认识
不少人(包括教师和家长)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总觉得有关性的话题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有教唆早恋之嫌。事实上,性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性质没有什么不同,它将告诉学生科学的性知识、性道德,并教育引导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到位的性教育,不是鼓励放纵,而是让孩子有健康的性价值观和性保护意识、能力。
3.2 学校、家长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的升学考试评价体系中,学校和家长都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并不关注对学生的公民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性教育和体育教育、心理教育一样,都在学校中处于被边缘的位置。许多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不重视也不大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对性教育也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知识。有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学习获得升学的高分,甚至出台“变态校规”,诸如禁止男生和女生单独相处,要求男生和女生交谈至少要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等等,这类校规不但反公民教育——侵犯学生作为公民的权利,也反性教育——没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还人为制造同学交往的紧张,让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而通常,教育者会给这些“规定”打上为学生好、关心学生成长的标签。
3.3 学校教育体系的政策和学科体系中缺少“性健康教育”
而对于学校来说,对学生最基本的教育应是公民教育,要把学生培养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由此应告诉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怎样保护自身的权利,以及对应这些权利所必须履行的公民责任。要给学生公民教育,学校就应该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不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活动中侵犯学生的权利。而围绕公民教育,“预防儿童性侵害”这类教育,也就自然纳入了正常的教育体系,不至于长时期缺位。
3.4 对校园性教育的开展途径的误解
目前中小学学生性健康教育普遍理解为校医院一个部门或者是校医们一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而不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系统性的教育工程来看待,这具有一定认识的片面性和实操的狭隘性。部分想开展校园性教育工作的学校,也因校园性教育开展的途径不清晰,多个学校部门如教导处、德育处、体育科等,性教育的开展跟这些部门都能扯上关系,但谁都不愿意接受,导致变成跟谁都没关系,最后不了了之。
图1 学校性教育开课情况
3.5 开展校园性教育经费短缺
经费短缺是农村校园性教育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但部分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仍然不足,此次调查的40所学校中有几所的教育经费仅仅够维持正常的教学。加上校园性教育工作跟学校的考核评估并没有直接关系,在没有专项经费的情况下,学校也不愿意往这方面花钱,所谓的校园性教育工作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3.6 缺乏性教育专业的人才
调查中发现,有开展生理卫生课的任课教师,基本都是生物老师、班主任或者其他科目的教师,他们在设计性教育的问题上,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只是敷衍了事或者是羞于启齿,这让该门课程基本形同虚设。嫌开设性教育课程麻烦,直接把该门课程砍掉。
4.1 构建校园“性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将“性健康教育”列入农村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纳入思想品德教育范畴。教育部门,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将具体制定性健康教育工作长期规划,构建校园性教育课程体系,引进和培养专业的性教育专业教师,真正把性教育变为一门课程,帮助农村学生培养正确的性道德观和法律观。
4.2 将性教育纳入到学校考核评估体系中
现在国内的中小学普遍实施应试教育,人力、财力、物力都集中在升学考试等与学校考核评估相关的项目上,要想构建校园性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并让其得到落实,必须要将性教育纳入到学校考核评估体系中,加强对校园性教育实施的管理与监督,实施校长负责制,负责落实校园性教育的开展,教育部门负责监督落实情况。
4.3 设置农村校园性教育专项经费
农村校园性教育的缺失,不仅阻碍了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国家应加大投入力度、并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可以从国家福利彩票的收入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到农村校园性教育中,同时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拨款的力度,明确其中的一定比例,作为校园性教育的专项经费。
4.4 制定性教育教材课程标准
国内性教育教材并无国家课程标准,因此各组织或单位在编写性教育教材的时候就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等问题。教材的编写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必须借助于科学的课程标准的指导。农村的性教育有其特殊性,目前现行的一些性教育教材经过多年实践,适用于城市的青少年,但却未必符合农村青少年的实际。因此,建议制定性教育教材课程标准,在此标准的要求下,编写适合农村青少年的校园性教育教材。
在农村中小学开展校园性教育工作,必须在解决人、财、物的基础上有一套完整的、可行的、可控的、可持续的实施方案和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相信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村中小学生性教育缺失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编.青春期指导[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引墨.那学期在雨中长大——中学生性问题深度访谈[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262-263.
[3]董惠娟.青少年性生理与性心理教育[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2.
[4]李丹.重庆贫困农村初中女童性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6.
[5]范翌.湖南省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9.
[6]魏彦红,刘瑞芳,任秀燕.农村中学生性健康需求现状及性教育策略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06(3):76-78.
[7]王海棠.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探索,2007(3):34-36.
注释
①刘文利.我国中学性教育的历史和发展[J].生物学通报,1991(5):30-32.
②朱广荣,季成叶,易伟,等.中国性教育政策回顾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5(3):1-15.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4(b)-0052-0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1.052
基金项目:①2013年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农村专项课题(2013B371)。
作者简介:赖锦文(1997—),男,广东河源人,体育学士,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