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
微信上的一篇文章《三句话精评四大名著》,让我对教学中提问的艺术及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陷入了思考。
某教授为锻炼学生文字精练的能力,要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四大名著的内容。
第一个学生用“取到了”概括《西游记》;第二个学生用“家败了”概括《红楼梦》;第三个学生用“死光了”概括《水浒传》;最后一个学生用“统一了”概括《三国演义》。
教授觉得上述的回答虽然简洁明了,但不够深刻,又要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四大名著的内容。下面是四个学生的答案:《西游记》:诱惑与反诱惑的延伸。《红楼梦》:情和泪的交替。《水浒传》:义和忠的蜕变。《三国演义》:分与合的演义。
教授觉得上述回答缺乏尖锐性,因而要求学生用斗争的观点对四大名著作极品对比。学生答案如下:《西游记》:猴子被人驯伏。《红楼梦》:男人被女人驯伏。《水浒传》:好汉被官府驯伏。《三国演义》:和平被战争驯伏。
教授的提问从作品情节、人物、主题三个重要方面的简单概括后,慢慢提升问题的深刻性,逐步深入,学生的巧妙回答,令人叫绝。如果在教学中我们也能注意提问的艺术,避免一些误区,那么教学水平也会明显提升,离这样精妙的提问,绝妙的回答也非遥不可及。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问设计得好,能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确实实现素质教育。
教师应该有“提问意识”,把养成提问习惯,培养提问能力,提高提问水平,作为备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和环节。下面我就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提问中的一些误区和解决办法。
一、课堂提问中的误区
(一)提问的对象过于集中或相似。
教师提问对象总是那么几个同学,或总是同一类型。时间长了,总是不被叫到的同学就会产生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老师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我为什么还要上进呢?”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导致这个群体失去上进心。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可能是害怕上课被点到,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心理,学生从内心还是期望得到关注的,而在课堂上的关注就是被提问到。教师不应该将自己对于学生的个人看法带入教学中。
(二)不会聆听学生,给予了学生消极的反馈。
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后,只要是不符合答案,要么回复“嗯!好!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有谁再回答”,要么就直接就给予“你离题了”“你坐下再想想”“不对”等评价,之后让成绩更好的学生回答,直到满意为止,这些都是消极的反馈,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回复和反馈,学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昏昏然”,不知如何回答,或是有什么地方回答得不对,也不知道如何改进,因此提问对这些学生没有多少意义。更有甚者,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表现为坐立不安,或者是不耐烦甚至直接关注其他同学和其他事情,那么学生会认为自己说错了,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敷衍了事,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掘。
(三)课堂提问设计上,存在不少缺乏理性的缺陷。
没有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习惯,所提问题学生能否回答,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引用书本上的课后习题,或是某些杂志和教辅材料上的问题,所提问题之间缺乏逻辑性,“东拼西凑”,因此,让人感到课堂提问缺乏层次感和深入性,追问效果较差,这样的提问,根本不能启发学生,促进学习和思考能力水平的提升。
二、解决办法
(一)树立“学生意识”,分层设问,让更多学生参与。
教师备课时因为是以教材为重点的,所以,没有充分虑学情,没有从学生的因素加以考虑,忽略了学生感受,只是把他们当成了知识的“接收器”。从而,提问的难度较大,没有层次性,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实际,时间一长,都只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如果备课的时候有“学生意识”,分层次设置问题,那么教学效果会大为好转。
比如:在《兰亭集序》这篇课文教学中的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环节中,所提问题“兰亭盛会”将涉及六个方面:时间、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受。
对第1至第5个问题,可以让基础弱的同学回答,由于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很快,而且准确率高,让这些学生明白找“关键字、词、句”,第六个问题,让知识基础较强的同学回答感受。让学习能力更强的同学在此基础上回答两个延伸的问题: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有些学生仍然有些疑惑,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改问:这段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方法和内容?于是,不少学生举手了……
学生发言: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最后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这样一来,更多学生参与,更多学生感到思考问题有方向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率提高了。
(二)学会聆听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
课堂聆听学生的回答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有聆听的态度,即诚恳与肯定,另一方面要有聆听的技巧。
让教师看自己上课的录像,通过看录像,观看者会发现自己是否是一个好的聆听者,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你是否集中了注意力,是否对学生表现出了足够兴趣。当很多教师,甚至是有经验的教师看完录像后,他们都承认自己在课堂上的确没有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或是倾听回答的方法过于简单。
教师聆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比如:目光要与回答者平视交流,而且要有肯定、鼓励、坚信、微笑的表情,要让对方感觉到真诚和期待,感觉到尊重和关心。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能从教师的聆听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那么他的潜能就会得到开发。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所回答的内容和方法迅速作出判断,并给予相应的信息反馈。学生回答问题:“有什么?哪些疏忽了?哪些多余了?哪些不知道?哪些混淆了?这样回答的原因?如何对学生做评价?……”这些要素都要考虑。
(三)理性设计课堂提问。
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应该从“所提问题的回答对象是否有兴趣”、“解决该问题所需条件”、“思考该问题的思维顺序”等理性方面上考虑。
比如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就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
学生对这一假设问题很感兴趣,一部分有理有据地认为能,原因是焦仲卿是一个重情有义的男子,最后都可以为爱而死,难道不能为爱而活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原因是面对母亲对儿媳的挑剔,他只能长跪告母,当母“棰床大便怒”他只能“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在封建家长制下他对母亲的反抗和对幸福婚姻的追求力量很微弱,只能是潜意识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理解和认识。
对于文章的主旨一般很难一下子就分析明确,这个时候就需要设置一些小问题将主旨这一大问题具体化、细小化,便不会让学生感到无法思考。就要从所问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思维方式上下手,在分析《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主旨时,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
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情感?这三个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理性的提问给了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本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总之,如果教师能够改进提问的方式和内容,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课堂气氛将大为改观。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的思考和阅读能力的水平也会明显提高。长此以往,那位教授精心的设问,学生绝妙的回答,也会出现在课堂上。
参考文献:
[1]洪松舟,卢正茂.提问: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功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8(2)30-34.
[2]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和策略[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邵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1)39.
[4]吴德芳,夏玉兰.教师提问的八大技巧[J].教学与管理,20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