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是“生长”出来的

2016-07-10 10:46王烽
人民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长质量学校

王烽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指导思想。“提高教育质量”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教育发展的主题。这就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抓质量,又要“管办分离”,到底是“抓”还是“放”?

质量:教育发展的时代命题

本世纪前十年,教育最为深刻的转变就是,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转到了质量和内涵上。目前,我国已经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70.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6.5%。尽管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入园难,但从整体上看,我们已经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更多的人考虑的是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当教育机会有限时,考试选拔就成为甄选学生的公平有效的手段,教育质量的主导权就掌握在教育提供者手里。政府提供考试,学校按照考试成绩招生,学生为了在升学选拔竞争中胜出而学习,考试成绩也成为评價教师绩效、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考试竞争形成了学生成长的一个个阶梯,直至就业。这样,基础教育的主要社会功能就是人才选拔,家庭、学校、政府对教育质量的认识高度统一。当教育机会充足、学校成为被选择对象时,当人学门槛降低甚至考试取消时,基础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弱化,服务人的发展的功能回归,家庭与学校、政府之间对教育质量的认识就会产生分化,教育质量观趋向多元化。

然而,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我们并没有看到根本的改变。无论是政府部门、教师还是家长,仍然片面看重考试成绩,学校中仍然强调学生之间竞争而非合作。在一次调研中,我看到一个县里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非常重视期中考试,还把成绩排名贴到墙上,就跟陪同的县领导说“很多城市的小学已经取消了考试”。这位领导一脸惊讶:那还怎么教?即使是在取消了考试的城市,熟悉的学生家长在一起聊天,也经常问起“你家孩子得了几个A?”在教育机会如此充足的条件下,之所以存在这种落差,表面上缘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惯性影响,还有所谓“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实质上则是由于判断教育质量的依据没有变,通过考高分“上好学、找好工作”的链条更加牢固。那么,对于学校来说,提高教育质量是否等于提高学生升入“好学校”的比例?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提高教育质量是否等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如果有哪一所学校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不能升入好学校,如果有哪一个地方政府要减少优质学校,那他们就离关门不远了。然而,提高学生升入“好学校”比例,无疑会更强化应试,政府推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则等于又来一次“优质教育资源”意义上的“普九”。这样,教育质量就还是单纯追求考试分数的质量,尽管也有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素质”相辅助,背后却一样是残酷的竞争。这种竞争把孩子绑在应试的战车上,伤害了孩子身心发展。体育、艺术等本来应该轻松愉悦的教育也成为孩子的负担正因如此,国家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以高考改革引导学生个性化和选择性学习、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以优质高中名额合理分配、小升初九年一贯对口直升和学区化管理引导初中小学淡化应试竞争,为教师和学生松绑。在教育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的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破除忽视人的个性的“教育锦标主义”,让每一所学校在回归育人本位过程中办出特色,让每一个学生找到成长的从容和自信,受到适合的教育。

生长:教育质量的产生方式

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在带动教育质量由统一标准到个性化标准、由提供方标准到需求方标准、由外在标准向内化标准的转变。同时,原有的考试和评价提供的统一标准也更加多样化,其作用更趋向于保证基本的、底线的质量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用原来扩大规模的方式、注重资源配置的思路提高教育质量的做法已经变得粗糙和不再适用。教育本身正在成为更加细致、柔性、个性化的专业劳动。这种专业劳动的性质,要求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动力,而不是画一条明确的、较高水平的线来指挥所有教师和学生。在这个意义上,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学生健康成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教育质量是生长出来的。

教育质量的“生长性”特征,要求学校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倡学生中心,并非想陷入杜威与赫尔巴特两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争论,也并非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似是而非的命题中做出选择,而是在承认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保证学生达到基本教育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现实问题是,一个班少则三四十、多则七八十名学生,怎么能做到关注每一个呢?实际上,关注每一个学生并非绝对的要求,教师首先可以做到不以测验成绩给学生排名,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身上而不是强化高标准,不是更多关注学习优秀的学生。每一位校长和教师都要思考一个问题,孩子入学都是很聪明的孩子,怎么会在自己的学校变成了“差生”?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起点不同、心智成熟的速度不同,过早强调竞争是非常有害的。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也为教师关注每个学生提供了技术条件,网上学习、作业,网上交流平台都为教师关注每个学生提供了可能。

学校回归社区、教育回归生活,才能为教育质量提供生长的土壤。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脱离社区成为关门应试的工场,学生对于社区生活、地域文化缺乏了解和关心,教育失去了生活的温度和文化根基,导致公民素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家庭伦理等方面教育的缺失。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空心化的农村和城市老旧小区、人口快速集聚中的新建小区都缺乏成熟的社区生活。以孩子为纽带把家长调动起来,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能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创造教育质量生长的丰厚土壤。

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成长,才能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教育质量不是孩子的单方面成长所带来的。教师和家长一样,每天都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每天面对的孩子都不同。人不是从来就会做父母,每一位用心的家长都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孩子身上的人性之光对家长的感化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教师也是一样,如果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也会有跟家长一样的成长体验。有一位幼儿园园长在孩子们的毕业典礼上说:“感谢这些年孩子们给了我们这么多”“没有一件事情比起陪伴一个生命成长更伟大”,这两句话促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它使我们懂得了,教育的真谙就是在陪伴成长中唤醒孩子彼此心灵中的良善、智慧、美好,教师在每天的感悟中成长、修炼,从而把教育当作真正可以托付终身的事业。有些学校搭建教师、家长、学生活动平台,通过共同参与的阅读、戏剧等形式,对学生、教师和家长都能产生好的教育作用。

治理:教育质量的制度基础

提高教育质量,就要在满足国家和地方基本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引领,营造一个学校与社区和家庭密切配合、教师与学生和家长良性互动的教育新生态。这个教育新生态得以形成的制度基础,就是调整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实行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如果政府仍集“管办评”职能于一身,学校按照政策文件、领导指示、评价指标、建设项目办学,围绕上级部门的指令封闭运行,教育质量就只能体现在政府主導的指标上,学校之间为指标竞争,学生之间为成绩和所谓素质指标竞争,教育新生态和教育质量就无从谈起。

而治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就在于它变单一权威、科层制的传统管理为多元参与、扁平化的合作共治。好的教育治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共同目标下的多元参与和合作,需要有比较健全的教育法治、契约和规章厘清权责、规范秩序。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提出“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改革任务,为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供了根本依据。推进管办评分离,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是核心,政府转变职能是关键,社会参与监督和评价是重要支撑。处理好“抓质量”与“放权力”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推进“管办分离”,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制定教育和其他行政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界定清楚政府与学校的责任权力边界。

管办分离的核心是放权。建议创造条件,逐步向学校下放公用经费预算和使用权、教师使用和评价权、校长“组阁”权,同时将各部门对学校的评估检查事项统一归口到教育督导部门,减少对学校教学的干扰。江苏省镇江市、山东省青岛市在这方面已有探索。

放权还包括政府向社会放权,把一些不适合直接放到学校的行政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过去几年,山东省潍坊市、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等在学校之上建立有社会人士参与的学校管理组织,在政府和学校之间搭建了社会参与的平台。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重庆市綦江区等实行学区制管理也为转变政府职能找到了突破口。

二是推进“管评分离”,把社会评价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对学校进行宏观管理的手段,建立基本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明确教育督导部门与教育监测机构的关系,支持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开展诊断性评价和学校改进。应当强调的是,基本教育质量监测是对学校的底线要求,标准不应过高,否则就会强化学校“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状况。而学校自主开展的诊断和改进应当是个性化的,引导学校办出特色。目前,各种各样的教育评价日趋活跃,对于政府和学校委托社会机构开展的教育评价,要加强规范管理,避免利用评价把学校管得更死,避免评价伤害学校生态、强化学生之间的量化竞争,避免不科学的评价误人子弟,避免不正确使用评价结果干扰学校教学秩序。

三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居于教育治理的核心地位,在构建新教育生态的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是校长负责制,向学校放权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好校长。在推进校长职级制过程中,要探索改革校长遴选机制,建立后备校长培养机制,让“教育家”型校长脱颖而出。

目前很多地方正在进行校长职级制改革,从以往的经验看,将校长作为一个专业化的岗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否有必要建立一套独立的校长职级序列是值得讨论的。在同样层次的学校配置不同职级的校长,有可能造成学校之间的不平等。

现代学校制度框架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要遵循现代治理理念,利用好学校党支部、校长办公会、教师代表大会和工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提高学校自主、自律能力,合作构建提高教育质量的生态。

猜你喜欢
生长质量学校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生长在春天》
学校推介
睡个好觉
廉租户一跪,民生长叹息等5则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