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曦,洪倩,陈璐,朱珊,浮苗,陈步青
(1.金华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浙江 金华 321000;2. 金华市中心医院 小儿科,浙江 金华 321000)
甲强龙联合沙丁胺醇对哮喘患儿IL-1、IL-6免疫指标的影响分析
项曦1Δ,洪倩1,陈璐1,朱珊1,浮苗1,陈步青2
(1.金华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浙江 金华 321000;2. 金华市中心医院 小儿科,浙江 金华 321000)
目的 观察研究甲强龙联合沙丁胺醇对哮喘患儿IL-1、IL-6免疫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强龙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2组患儿IL-6、IL-1免疫指标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L-6、IL-1分别为(4.75±1.01 ng/L、7.24±1.01 pg/mL),均优于对照组(6.94±1.21 ng/L、10.21±1.03 pg/m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 甲强龙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患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甲强龙;沙丁胺醇;IL-1;IL-6;联合用药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是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气道高反应性、弥漫性可逆性呼吸道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控制不好,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对患儿的心理成长造成不良影响[1]。医学界对该疾病进行治了深入研究,现认为哮喘的发生与白介素等炎症介质及多种炎症细胞密切相关[2]。该疾病的治疗主要目的为控制炎症反应,解除支气管痉挛状态,抑制气管重塑[3]。常用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舒张剂,本文采用甲强龙与沙丁胺醇联合用药的方案对患儿哮喘进行治疗,并观察联合用药对患儿哮喘免疫指标的影响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小儿科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疗的确诊为哮喘的患儿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5~13.2岁,平均(7.8±1.5)岁,中度发作16例,重度发作24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6~13.1岁,平均(7.7±1.6)岁,中度发作17 例,重度发作23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诊断标准:参考2009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4]有关儿童哮喘诊断特点诊断为儿童哮喘疾病,具体包括:①接触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后出现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②双肺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③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④最大呼气流量每日变异率≥20%。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为儿童哮喘;②患儿家属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且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者;②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1.2.1 分组与治疗:对照组患而给予沙丁胺醇治疗(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33),初始剂量2.5 mg,第二次增加至每次剂量为5.0 mg,以后每次均为5.0 mg,3次/天,疗程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扬给予甲强龙治疗(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9,500 mg),每次5 mg/kg, 每8小时1次,分别加入5%葡萄糖100 mL 静脉滴注,连用5 d。
1.2.2 实验室检查及疗效评价:炎性介质检测: IL-1、IL-6均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采用晶美生物公司SST型酶标仪,试剂盒由晶美生物公司配套提供,规格:96T,批号:201400661),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咳嗽、喘息等症状消失,肺部喘鸣音、中细湿音消失;②有效:咳嗽、喘息等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喘鸣音、中细湿音明显减少;③无效:咳嗽、喘息等症状无改善,肺部喘鸣音、中细湿音无减少。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IL-1、IL-6水平分析 治疗前2组患儿IL-1、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L-6、I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组别 例数IL⁃6(ng/L)IL⁃1(pg/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11 85±1 896 94±1 2111 85±2 8010 21±1 03观察组4011 87±2 744 75±1 01∗11 89±2 827 24±1 01∗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ost-treatment
2.2 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总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70.0%(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ost-treatment
哮喘与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炎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密切相关,这些细胞会产生多种炎症因子,相关炎性介质的过量产生会引起一系列由炎症因子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5]。临床上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这些症状的根本原因是长期气道慢性炎症引起的支气管刺激敏感性的增高[6]。当患儿暴露于相应变应原或气道刺激环境时,诸多炎症细胞将释放白细胞介素、前列腺素、组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共同导致患儿出现气道平滑肌收缩、渗出、痉挛、粘膜水肿等情况[7]。一般治疗方法包括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全身或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等[8]。
本研究使用的甲强龙为常用糖皮质激素之一,该药物可以强烈抑制患儿的炎症反正,促进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和吸收增加,减少患儿支气管的水肿,缓解支气管痉挛,解除支气管气流受限[9]。沙丁胺醇为特异性选择性性β2受体激动剂,其能有效地抑制支气管组织炎症细胞释放组胺等致过敏性物质,能解除和预防支气管痉挛[10]。
IL-1是机体重要的炎性介质之一,该物质是一种热原质成分,也具有介导炎症的作用,研究发现,IL-1在细胞免疫激活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其可受各种刺激因子所诱导,在急性和慢性炎症的致病过程发挥重要作用[11]。文献报道[12],IL-1的释放与哮喘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于机体含量的变化与哮喘活动状态有一定关系。IL-6和IL-1一样参与炎症反应,其含量变化与哮喘疾病活动状态有一定关[13]。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甲强龙和沙丁胺醇后患儿IL-6、IL-1水平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大于单独应用沙丁胺醇,这说明糖皮质激素与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应用后能更强力的控制哮喘患儿的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沙丁胺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达87.5%,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甲强龙与沙丁胺醇联合使用后对患儿哮喘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加上。在实际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导致治疗中断的严重副反应,这说明糖皮质激素与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应用治疗患儿哮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甲强龙联合沙丁胺醇规律用药可以降低患儿支气管哮喘相关炎症因子的水平,能有效控制患儿症状,总体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 李增清, 钟纪茵, 李文仲,等. 小儿支气管哮喘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23(22):70-73.
[2]孙红霞, 王冰梅, 王雪松. 白介素-8与支气管哮喘之间关系的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1(6):496-498.
[3]雾化吸入, 支气管哮喘. 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2,6(36):138-138.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三)[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9,24(9):745-753.
[5]高宝安. 哮喘气道炎症与炎性细胞凋亡[J]. 山西医药杂志, 2002, 31(3):217-218.
[6]吴晓玲, 赵永利, 张巧平.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期60例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 2011,11(25):103.
[7]谢华, 何韶衡, 迟秀丽,等. 哮喘患者血浆类胰蛋白酶、IL-8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与类糜蛋白酶活性测定及相关性分析[J]. 医学争鸣, 2004, 25(16):1502-1505.
[8]殷凯生. 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J].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2009,8(4):1-2.
[9]李翠荣. 甲强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13(35):121-123.
[10]王秋红. 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哮喘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5(24):213-214.
[11]马青山, 付文永, 鲁继荣,等. 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IL-1、IL-6、IL-8的变化[J]. 临床儿科杂志, 2001, 19(1):7-8.
[12]文丹丹,罗飞,王敏. IL-1及其受体拮抗剂与支气管哮喘[J]. 生命科学,2013,1(14):36-39.
[13]彭经纬, 王敏. IL-6和支气管哮喘[J]. 当代医学, 2012, 18(1):29-30.
(编校:谭玲)
Effect of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salbutamol on IL-1, IL-6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XIANG Xi1Δ, HONG Qian1, CHEN Lu1, ZHU Shan1, FU Miao1, CHEN Bu-qing2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Jinhua Central Hospital, Jinhua 321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Jinhua Central Hospital, Jinhua 3210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salbutamol on IL-1, IL-6 in children with asthma.Methods8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salbutamol, The changes of IL-6 and IL-1 immune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ResultsIL-6, IL-1 were respectively (4.75±1.01 ng/L, 7.24±1.01 pg/mL) after treatment in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6.94±1.21 ng/L, 10.21±1.03 pg/mL)(P<0.05). After treatment, a therapeutically effectiv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5%,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0.0%(P<0.05).Conclusion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salbutamol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has goo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methylprednisolone; salbutamol; IL-1;IL-6; combination
项曦,通信作者,女,本科,检验技师,研究方向:检验,E-mail:xiangxi120120@sina.com。
R725.6
A
1005-1678(2016)01-0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