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思考

2016-07-09 11:07郭美含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改革思考

郭美含

摘 要: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教育部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式也提出《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并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艺术设计专业是以现实社会的市场需求为重要依托,将艺术美感融入现实生活之中的、即抽象又朴实的一门实践性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内在的实践性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的。因此,在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大背景下,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做好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背景;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220-01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1.生源素质影响教育质量。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积极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或不断扩招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使得报考艺术设计专业成为了许多学生迈入大学殿堂的捷径。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对考生的文化课要求较低,使得报考艺术设计专业分数要低于普通文科、理科的分数。许多高中生在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或想考入更好一点的大学的心态驱使下,不假思索匆忙转学艺术设计。如此一来,很多考生在根本不知到艺术设计为何物的情况下,在当时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市场暂时看好的诱惑下,稀里糊涂进入艺术设计专业的队伍之中。其中很多学生由于自身文化课知识薄弱、高中阶段没有很好的培养出自律学习的能力,或者由于本身对专业不感兴趣造成的对专业知识的认知不够,从而导致不能合理有效的学习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很多学生认为选修课的压力相对较小,且考试容易通过,因此在最大权限内选修选修课,放弃基本的专业实践课的学习,投机取巧,造成了“毕业等于失业”的局面,何谈艺术设计创新。

2.专业发展迅速与教学应对不足。由于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导致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已从十几年前的小学科,一跃发展为高等院校竞相设置的专业。面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高等院校无论是在教职人员的配备,还是在教育观念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与课程结构等方面,都没有准备充分。在学科理论体系有待建立、创新实践与教学资源配置的不足和不当的情况下,导致学生难于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新观念、新模式、新产品。

二、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思考

1.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宗旨的课程设置。课程不仅仅是用来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而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专业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技能培养的有效手段,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树立创新意识的课程观,其目标与过程都在于主体教师与主体学生的双向对象化的整体活动。其本质上是动态的、开放的、创造性的生成过程。在高等院校课程建设中,从一维的知识观、静止的方案观、片面的学习观向多维的实践观、动态的过程观、实时的师生互动观的转变,才能高效的培养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注重教师在创新培养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人才的培养依靠优质的教育,而教师是教育的成败关键所在。在当前创新创业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教师在主导作用,以灵活多变创新的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主动寻求指导与帮助。即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学“权威”模式上走下来, 转变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单纯、 单向知识的灌输者、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促进者与辅助者。

3.多维实践平台下创新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其要以实践教学为改革创新点。让学生们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通过实习实践,直接参与到现实需求的设计生产环节中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锻炼和培养严谨的设计分析、问题解决、实践创新的能力。以教师为指导,校内外实践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不同形式的资源,推进学、研、产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让学生直接深入到了社会具体创新设计实践之中,对设计、生产、实施、全程跟进,从而深刻了解最新的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与动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要优势人才。

4.注重艺术设计科交叉优势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交融结合,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品质特征。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对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很多毕业生无法快速适应工作。这其中有专业知识上的不够充足,也有角色转换适应能较弱的问题。然而最为普遍的就是对市场学、经济学、消费者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缺乏。除此之外,民间艺术,设计美学、以及正确解读流行文化,如摄影、音乐、电影、电视等中的设计元素,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身设计中来也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解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忽视文化素质学习的问题。

总之,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必须以艺术设计专业内在实践性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的,完善创新能力的课程设置、注重教师角色扮演、实施多维实践平台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交叉学科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

猜你喜欢
改革思考
关于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大理大学足球专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
关于国内贸易商贸流通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关于国内贸易商贸流通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对成本会计实训教材改革的思考
护生临床应用健康评估知识的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