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生物高效课堂

2016-07-09 15:55张灵叶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导学案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张灵叶

摘 要:素质教育施行下,新课程改革是发展的方向,我们学校响应课改要求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先学后导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生物学科有着自己的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围绕怎样实现高效课堂,本文从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准备阶段、实施过程、课后反思三方面展开。

关键词:高效课堂;导学案;自主学习;讨论展示;归纳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35

生物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可以说,高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生物课堂教学面临的时间少了,但教学内容增加了,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呢?在我看来,实施高效课堂是势在必行,也是符合教育理论的。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高效课堂,据《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的解释, 其特点要靠提高课堂45分钟内师生教学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具体实施起来,就要求我们彻底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下时准备,课上则充分展示,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而教师则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其主要任务不再是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处理好了“教”与“导”的作用,就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学的艰辛和快乐,从而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同时油然而生出“我要学习”的欲望。

生物教学中,如何去实现高效课堂学习呢?结合自身的实践,我将高效课堂理解为课前准备、课上实施和课后反思三个阶段。

一、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

首先教师备课要有超前意识,要将学习目标,学习手段前置。以前都是在上每节课时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而如今要求我们要超周备课,要在熟练掌握教材基础上,借助集体备课的力量,集合备课组的智慧,针对学生实况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导学案,它引领着学生该如何预习好这节课。一篇完整的导学案应该有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知识链接、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当堂检测和学后反思等几个环节。我们一定要提前把导学案发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提前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课代表和小组长要起带头和监督作用,督促小组成员主动完成学案中该做的题目,然后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讨论研究那些较难的题目,并且要共同完成本小组分配的任务,并精心策划课上该如何展示。

二、课堂实施过程我们采用“5+25+10+5”四个环节的教学模式,严格控制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环节,上课前的5分钟,教师收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完成情况的统计,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规范指导。在此基础上,以巧妙的导入语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每节课中,导入语是关键。导入语就是开场白,是为了起引导和启发作用的。它就像磁石,能把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入语设计需要视教授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因素而定。

第二环节,讨论展示部分,大约25分钟。首先小组内根据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解决个体学习中的疑问,并针对导学案中“讨论探究”部分展开讨论,然后派代表将本组的任务板前展写组内讨论结果并展讲。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及时获取小组的讨论信息,给予一定的提示,并对课堂适时调控。不能一味地追求讨论形式的激烈,偏离了课堂的轨道。比如,有些学生趁此机会,讨论一些和本节课没有关系的话题,或偏离了题目的核心。有些学生根本不参与讨论题目,表面上“动”了起来,但实际上内心深处丝毫未动,即流于讨论的形式,貌合神离。为了避免此类情况,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点拨纠正偏离讨论内容的学生,使学生回归到问题的本质,真正做到人人参与讨论,人人都有收获,从而实现讨论的价值。

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和其他的学生并不是就没事可做了,而是要认真听取展讲同学的内容,吸取好的,对于有异议的在其展讲完后提出不同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思路,共同加以改正。如果学生的展示内容出现了偏差和错误,教师要及时制止,适时进行点拨,该讲则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的自由活动,并不是要求教师讲课越少越好。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需要讲解与补充,并适当的拓展延伸,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增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环节,归纳提升,当堂检测。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完了之后,利用10分钟的时间学生先把教师和学生讲的内容重新整理并进行系统总结,从而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然后完成导学案的当堂检测题。当堂检测题量不多,但题目设计要有“阶梯性”。

第四环节,利用5分钟发下一节课的导学案。此时教师要做好相关知识点的预习指导,确保学生的预习效果。

三、学生还要做好课后反思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哪些知识已经彻底明白了,哪些知识还存有疑问,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的解决。同时,一定要充分运用多元评价机制,每节课后都要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合理地调整学习方法,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与体会,它也存在着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去改进它,去完善它。总的来说,我认为高效课堂学习在生物学教育教改中势在必行,它不但能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途径。我们生物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充满信心地去迎接生物教学更为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导学案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